高等数学(下)无穷级数

1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和性质

1.1 定义

1.1.1 无穷级数

设给定一个数列: u 1 , u 2 , u 3 u n ,

式子

u 1 + u 2 + u 3 + + u n + = n = 1 u n

称为(常数项)无穷级数,简称(常数项)级数,其中 u n 成为一般项或通项。

1.1.2 部分和

n 项的和为: S n = u 1 + u 2 + + u n ,称 S 1 , S 2 , S n 为部分和数列。

1.1.3 收敛

lim n S n = S , 称数列收敛, S 为级数的和,即:

n = 1 u n = S

lim n S n 不存在,称级数发散

1.2 性质

  • 线性性质

若级数 u n , v n 都收敛,则

( a u n ± b v n ) 也收敛,且 ( a u n ± b v n ) = a u n ± b v n

a , b 为常数

  • 级数中去掉、加上或改变有限项,敛散性不变

  • 级数加括号增强收敛性

  • 若级数收敛,则

lim n u n = 0

1.3 常见级数

1.3.1 几何级数

无穷级数

n = 0 a q n = a + a q + a q 2 + + a q n +

叫做等比级数(几何级数)

| q | < 1 时收敛, 当 | q | 1 时发散。

1.3.2 p级数

无穷级数

n = 0 1 n p = 1 + 1 n + 1 n 2 + + 1 n p +

叫做p级数

| q | > 1 时收敛, 当 | q | 1 时发散。

2 常数项级数的审敛法

2.1 正项级数

2.1.1 定义

如果级数的每一项都大于等于零,称级数 n = 1 u n 为正项级数

2.1.2 收敛

正数项级数收敛的充要条件是它的部分和数列{S _ n} 有界

2.2 正项级数的审敛法

2.2.1 比较审敛法

2.2.1.1 描述

n = 1 u n n = 1 v n 都是正项级数,且 u n v n ( n = 1 , 2 , 3 ) 。若级数 n = 1 v n 收敛,则 n = 1 u n 收敛,反之,若级数 n = 1 u n 发散, 则级数 n = 1 v n 发散。

2.2.1.2 极限形式

n = 1 u n n = 1 v n 都是正项级数,且

lim n u n v n = l

  • 0 < l < + ,则 n = 1 u n n = 1 v n ,同敛散。

  • l = 0 ,则当 n = 1 v n 收敛,有 n = 1 u n 也收敛。

  • l = + ,则当 n = 1 u n 发散,有 n = 1 v n 也发散。

2.2.1.3 记忆法

大的收敛,小的必收敛; 小的发散,大的必发散。

2.2.2 比值审敛法

n = 1 u n 是正项级数,如果

lim n u n + 1 u n = ρ

则当

  • ρ < 1 时级数收敛

  • ρ = 1 时级数不定

  • ρ > 1 时级数发散

2.2.3 根式审敛法

n = 1 u n 是正项级数,如果

lim n u n n = ρ

则当

  • ρ < 1 时级数收敛

  • ρ = 1 时级数不定

  • ρ > 1 时级数发散

2.2.4 极限审敛法

利用与 p 级数的比较审敛法可以获得

  • lim n n u n = l , 当 l > 0 l = + 时,则级数 n = 1 u n 发散。

  • lim n n p u n = l , 当 0 l < + 时,则级数 n = 1 u n 收敛。

2.3 交错级数

2.3.1 定义

n = 1 ( 1 ) n 1 u n n = 1 ( 1 ) n u n (正负交替出现的级数)

2.4 交错级数的审敛法

2.4.1 莱布尼兹审敛法

如果交错级数 n = 1 ( 1 ) n 1 u n 满足条件:

u n u n + 1 ( n = 1 , 2 , 3 , )

lim n u n = 0

则级数收敛,且其和 s u 1 ,其余项 r n 的绝对值 | r n | u n + 1

2.5 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n = 1 u n 为任意项级数

| n = 1 u n | ,收敛,则称其为绝对收敛

| n = 1 u n | 发散,但 n = 1 u n 收敛,则称其为条件收敛。

绝对收敛必收敛。

3 函数项级数的基本概念

3.1 定义

称形如 n = 0 u n ( x ) = u 1 ( x ) + u 2 ( x ) + + u n ( x ) + 的级数为函数项级数。

3.2 收敛点与发散点

x 0 I , n = 1 u n ( x 0 ) 收敛,称 x 0 为函数项级数的收敛点

x 0 I , n = 1 u n ( x 0 ) 发散,称 x 0 为函数项级数的发散点

3.3 收敛域

收敛点的全体

3.4 和函数

n = 1 u n ( x 0 ) 收敛,则 n = 1 u n = s ( x ) ,称 s ( x ) 为和函数。

4 幂级数

4.1 定义

形如

n = 0 a n ( x x 0 ) n = a 0 + a 1 ( x x 0 ) + a 2 ( x x 0 ) 2 + + a n ( x x 0 ) n +

的无穷级数。

4.2 幂级数收敛定理——阿贝尔定理

4.2.1 描述

如果幂级数 n = 0 a n x n x = x 0 ( x 0 ) 时收敛,则对满足不等式 | x | < | x 0 | 的一切 x ,幂级数都收敛,并且是绝对收敛。

如果幂级数 n = 0 a n x n x = x 0 ( x 0 ) 时发散,则对满足不等式 | x | > | x 0 | 的一切 x ,幂级数都发散。

4.2.2 注

  • 幂级数的收敛域在发散域的内部

  • 幂级数的收敛域为区间

  • 存在正数 R ,使 n = 0 a n x n ( R , R ) 内收敛,且绝对收敛。

  • 收敛半径:R

  • 收敛区间 : ( R , R )
  • 收敛域:收敛区间 收敛端点

4.3 收敛半径与收敛域的计算

4.3.1 收敛半径R的求法

n = 0 a n x n 的系数 a n 满足 lim n | a n + 1 a n | = ρ ,或 lim n | a n | n = ρ , ( ρ 为正常数或 + ),那么他的收敛半径为:

  • 0 < ρ < + ,有 R = 1 ρ

  • ρ = 0 ,有 R = +

  • ρ = + ,有 R = 0

4.3.2 求幂级数收敛域的基本步骤

求出收敛半径 R

判别常数项级数 n = 0 a n R n , n = 0 a n ( R ) n 的收敛性。

4.4 幂级数的性质

n = 0 a n x n , n = 0 b n x n 的收敛半径分别为 R 1 , R 2 ,其和函数分别为 s 1 ( x ) , s 2 ( x ) ,又设 R = m i n ( R 1 , R 2 ) ,则有以下运算性质:

4.4.1 加减法

n = 0 a n x n ± n = 0 b n x n = n = 0 ( a n ± b n ) x n = s 1 ( x ) ± s 2 ( x )

其收敛半径为 R

4.4.2 乘法

( n = 0 a n x n ) ( n = 0 b n x n ) = s 1 ( x ) s 2 ( x )

其收敛半径为 R

4.4.3 逐项求导

s ( x ) = ( n = 0 a n x n ) = n = 1 n a n x n 1

且收敛半径不变,但端点的敛散性可能会变。

4.4.4 逐项求积

0 x s ( x ) d x = 0 x ( n = 0 a n x n ) d x = n = 0 a n n + 1 x n + 1

且收敛半径不变,但端点的敛散性可能会变。

5 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5.1 泰勒级数

f ( x ) = f ( x 0 ) + f ( 1 ) ( x 0 ) ( x x 0 ) + f ( 2 ) ( x 0 ) ( x x 0 ) 2 2 ! + + f ( n ) ( x 0 ) ( x x 0 ) n n ! + = n = 0 f ( n ) ( x 0 ) ( x x 0 ) n n !

5.2 麦克劳林级数

当泰勒级数取 x 0 = 0 时,称级数为麦克劳林级数:

f ( x ) = f ( 0 ) + f ( 1 ) ( 0 ) x + f ( 2 ) ( 0 ) x 2 2 ! + + f ( n ) ( 0 ) x n n ! + = n = 0 f ( n ) ( 0 ) x n n !

5.3 泰勒收敛定理

设函数 f ( x ) 在点 x 0 的某一邻域内具有各阶导数,则 f ( x ) 在该邻域内可展开为泰勒级数的充要条件是

lim n R n ( x ) = 0

5.4 函数幂级数的唯一性

如果函数可展开为幂级数,则展开式是唯一的。

5.5 计算法

5.5.1 直接法

利用泰勒展开式成立的条件检验其是否存在

利用泰勒展开式直接写出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

5.5.2 间接法

利用已知的幂级数展开式,通过幂级数的运算法计算

e x = n = 0 1 n ! x n , ( < x < + )

sin x = k = 0 ( 1 ) k ( 2 k + 1 ) ! x 2 k + 1 , ( < x < + )

1 1 + x = n = 0 ( 1 ) n x n , ( 1 < x < + 1 )

ln ( 1 + x ) = n = 1 ( 1 ) n 1 n x n , ( 1 < x + 1 )

cos x = k = 0 ( 1 ) k ( 2 k ) ! x 2 k , ( < x < + )

6 三角函数系的正交性

三角函数系

1 , cos x , sin x , cos 2 x , sin 2 x cos n x , sin n x ,

在区间 [ π , π ] 上正交,就是指在三角函数系中任意两个不同的两个函数的乘积在 [ π , π ] 上的积分等于零,即满足

π π sin m x sin n x d x = { 0 , m n π , m = n

π π cos m x cos n x d x = { 0 , m n π , m = n

π π sin m x cos n x d x = 0 , π π cos n x d x = π π sin n x d x = 0

其中 m , n 都是正整数。

7 傅里叶级数

7.1 描述

f ( x ) a 0 2 + n = 1 ( a n cos n x + b n sin n x )

其中

a n = 1 π π π f ( x ) cos n x d x

b n = 1 π π π f ( x ) sin n x d x

7.2 傅里叶级数的收敛定理(狄利克雷充分条件)

f ( x ) 是周期为 2 π 的周期函数,如果它满足

  • 在一个周期内连续或只有有限个第一类间断点

  • 在一个周期内至多只有有限个极值点

f ( x ) 的傅里叶级数收敛,并且

x f ( x ) 的连续点时,级数收敛于 f ( x )

x f ( x ) 的间断点时,级数收敛于 1 2 [ f ( x ) + f ( x + ) ]

7.3 周期延拓

将只在区间 [ π , π ] 上有定义且满足收敛定理的条件,我们可以将其在定义域外补充它的定义,使它拓广成一个周期为 2 π 的周期函数 φ ( x ) ,然后就可以将 φ ( x ) 展开为傅里叶级数,最后将其限制在 [ π , π ] 内,此时 φ ( x ) f ( x )

7.4 正弦级数和余弦级数

奇函数的傅里叶级数是只含有正弦项的正弦级数

偶函数的傅里叶级数是只含有余弦项的余弦级数

7.5 奇延拓与偶延拓

设函数 f ( x ) 定义在 [ 0 , π ] 上且满足收敛定理的条件

7.5.1 奇延拓

F ( x ) = { f ( x ) , 0 < x π 0 , x = 0 f ( x ) , π < x < 0

可以获得 f ( x ) 的正弦级数展开式

7.5.2 偶延拓

F ( x ) = { f ( x ) , 0 x π f ( x ) , π < x < 0

可以获得 f ( x ) 的余弦级数展开式

7.6 一般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

设周期为 2 l 的周期函数 f ( x ) 满足收敛定理的条件,则它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为

f ( x ) a 0 2 + n = 1 ( a n cos n π x l + b n sin n π x l ) ( x C )

其中

a n = 1 l l l f ( x ) cos n π x l d x

b n = 1 l l l f ( x ) sin n π x l d x

C = { x | f ( x ) = 1 2 [ f ( x ) + f ( x + ) ] }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inxilinxilinxi/article/details/80920953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