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测试:自顶向下测试&自底向上测试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ValDC_Morning/article/details/78750328

本博客主要内容:
自顶向下测试和自底向上测试的优缺点;
软件开发周期流程;
不同的测试方法针对不同的测试阶段

一、
自顶向下测试:
优点:
1、如果主要的缺陷发生在程序的顶层将非常有利
2、一旦引入I/O功能,提交测试或更容易
3、早期的程序框架可以进行演示,并可激发积极性
缺点:
1、必须开发桩模块
2、桩模块要比最初表现的更复杂
3、在引入I/O功能之前,向桩模块中引入测试用例比较困难
4、创建测试环境可能很困难,甚至无法实现
5、观察测试输出很困难
6、使人误解设计和测试可以交迭进行
7、会导致特定模块测试的完成延后

自底向上测试
1、如果主要的缺陷发生在程序的底层将非常有利
2、测试环境比较容易建立
3、观察测试输出比较容易
缺点:
1、必须开发驱动模块
2、直到最后一个模块添加进去,程序从才形成一个整体

执行测试:
当测试用例造成模块输出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不匹配的情况时,可能存在:要么该模块存在错误,要么预期结不正确(测试用例不正确)。为了将这种混乱降低到最小程度,应在测试执行之前对测试用例集进行审核或检查(即对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二、
软件开发周期,过程的流程:
1、将软件最终用户的要求转换为一系列书面的需求。
2、通过评估可行性与成本、消除相抵触的用户需求、建立优先级和平衡关系,将用户需求转换为具体目标。
3、将目标转换为一个准确的 产品规格说明,将产品视为一个黑盒,仅考虑接口以及与最终用户的交互。“外部规格说明”
4、如果该产品是一个系统,如操作系统、飞行空盒子系统等,而不仅仅是一个程序(编译器、公子程序、字处理 程序等),那么下一个步骤就是程序设计。该步骤将系统分割为单独的程序,部件或者子系统,并定义它们的接口。
5、通过定义每个模块的功能、模块的层次结构以及模块之间的接口,来设计程序或程序集合的结构。
6、设计一份准确的规格说明,定义每个模块的接口与功能。
7、经过一个或者更多的子步骤,将模块接口规格说明转换为每个模块的源代码算法。

point:
{
需求规格定义了为什么要开发程序
目标定义了程序要做什么,以及做的怎么样
外部规格说明定义了程序对用户的准确表现
与后续阶段相关的文档越来越详细地规定了程序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

最终用户–>需求–>目标–>外部规格说明–>系统设计–>程序结构设计–>模块接口规格说明–>代码

三、
对不同的开发阶段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
模块测试的目的是发现程序模块规格说明之间的不一致
功能测试是为了证明程序未能符合其外部规格说明
系统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软件产品与其初始目标不一致
这种结构的好处是避免了没有效果的多余测试,并使我们不会遗漏大量的错误类型。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ValDC_Morning/article/details/78750328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