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产品思维》之28看产品的三个视角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 https://blog.csdn.net/leekwen/article/details/88948763

概述

中观套路

什么叫中观?就是套路,是系统的认知框架,是一种认知的方法论!

第二模块之后的内容,有大量的套路:用户画像、痛点和痒点、整体流程图、用户体验地图和服务蓝图。

书店里有很多讲套路的书:用户需求、产品策略、功能定义、流程图制作、产品原型制作、项目管理、数据分析、产品运营……

大公司是学习套路的好地方。

一家公司能系统培养某一类人,说明这家公司在这个领域有与众不同的套路。

比如:联想出销售、腾讯出产品经理、阿里出运营、百度出技术。

所以大学毕业去大公司是有价值的,因为套路有价值。套路像武功招数一样,是前人总结的有效经验。

比如用户体验,如果你不懂用户画像、用户体验地图、用户体验这些套路性动作,按照自己的模糊感觉做,也许也能接近用户

体验的完整。

但练好套路可以自我排查问题,便于和团队沟通。

除非你打算在大公司呆一辈子,否则最好不要超过5年。

为什么?

因为大公司教你套路,同时也会深深地把你角色化,让你只能作为系统的一个角色,习惯系统内的生存。

创业企业也不要迷信大公司的套路,最典型的就是从腾讯挖个产品经理,创业者就觉得可以把自己的产品交给他。

甚至与这个产品经理PK的时候,还不自信,觉得对方是大公司出来的更专业。

因为,靠套路成不了高手。

招式套路都是前人总结的经验方法,有了套路你就知道事情应该怎样做效率会高。

有时候看到高明的招式,我们会很兴奋,但用下来发现,完全发挥不了应有的威力,那是因为只有招式成不了高手。

套路可以让你更有章法地展现自己,更容易搞定面试官,成为系统内按指令行事的公司中层。

但是如果你想依靠这门手艺,自立门户,博得名利,那么你面对的是整个市场的竞争与用户的分流。

你每时每刻,都需要面对每一个细节的取舍。

没有人告诉你“可以了”,没人告诉你对与错,甚至用户给你的反馈都是混杂的。

你如何做出每一个微小的决策,持续迭代,持续优化?

微观体感

要成为能够自我决策的好手,我们就需要产品经理能力的第二个维度:微观体感。

每一个微小的动作选择叠加起来,就是你拿出来的产品,就是你活出来的样子。

那么日常中,我们做每一个细小选择,靠的是什么?靠微观体感,就是真实地感知每一个微小瞬间。

前面的课程很多是讲微观体感的,尤其是开篇的第一模块。

产品是一种被动的艺术。

一个产品只能在被动中,默默把握每一个微小的主动机会,在每一个接触的瞬间,每一次的交互里,让用户顺畅地深入下来。

用户动力不足,要放弃这个产品,你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最挑剔的人,其实就是最有防御意识的人。如果产品突然碰触用户的某个意识神经,让用户产生防御,那流失的几率就会加大。

用普通人的视角来看,鸡蛋都一样。

但要是成为一个伟大的画家,就要不断练习,在最不容易建立观察的地方,建立每一个微小处的觉察。

  • 反思什么样的设计才能让用户满足?
  • 复盘用户是否产生了防御心?
  • 为什么会在这里卡顿?
  • 产品应该怎么做才自然?

达芬奇画蛋和小野二郎的寿司的例子,都说明:

通过大量的思考、大量的时间都是去建立细微的微观体感建立长在自己身上的真实感官,眨眼之间的好恶判断。

很多爱好者、发烧友是有微观体感的,他们需要补中观的套路,才能够有系统、有层次地释放他的感受。

这些微观体感来自哪里?

不是套路招式,只能是长年累月的刻意练习,每天都在感悟一件事情,你的微观体感就会建立起来!

比如打篮球的手感和球感,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而在大公司也好,看书纸上谈兵也好,拥有了中观套路的人,一定要补微观体感。否则,说起来都对,做事却都不到位。

如果能够同时拥有微观体感和中观套路,那就是一个产品好手了。

如果只有中观套路招式,没有微观体验,那结果就是说起来都对,做起来都错。

宏观能力

那什么是宏观能力?就是打大仗的能力。

你说锤子手机的微观体感和中观套路如何?很好啊。比起小米手机,差在宏观能力。

你说易到用车当时的用户体验和口碑如何?很好啊。比起滴滴,差在宏观能力。

在这套课里的点线面体、创新模式都是宏观能力。

几家定位相似、体验相似的产品,靠优化用户体验,其实是无法终结战争的。

大仗拼胜负,靠的是宏观能力。

总结:

练好套路,在大公司做到中层没问题。要想自己为结果负责,开门立户创业,必须有长在自己身上的微观体感。

没有微观体感,靠套路判断,就是自欺欺人。但打大仗,做顶级高手,其实宏观能力也要强。

很多人喜欢干货,其实喜欢的是方法,可以直接操作,但是你知道那么多的方法真的用上了么?

你知道睡前关掉手机读十几分钟的书利于睡眠,真的做到了么?

所以重要观点要说明原理,而且一定要有原理,这是一个说服过程。

只有套路,却没有实践,就不会有足够的细节决断能力。

这个被称为“知识瘫痪”,知识学习很快乐,但能力爬坡却需要时间。

长篇大论简单,付诸实践却需要持续地经历并且获得实际反馈。

有一句话我想分享给你:

今天的最好结果,就是明天的最低标准!

如何实现这句话?模板。那模板是什么?其实就是中观能力,就是套路。

很多人都懂得用套路,但我想不是很多人都知道套路怎么来的,

套路其实就是画200多遍鸡蛋,找出它的细微差别,把最好的那个鸡蛋的绘制方法反复练习。

这个细微差别怎么来,一方面有效记录,另一方面是多对比。

利用你上一次最好的结果,作为下次的标准,每次提升一点,从而慢慢地提升自己的微观体感。

可以通过最简单的方法:对比来培养自己的微观体感。

如果你本来是用坏的呢,当你用好的时候,或者你看到好的,你就没有任何很大的触动。

但是如果你用最好的,你再用不好的,你会很明显的感觉到不舒服。

这也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下面给你讲个故事:

国学大师王国维的名字,很多人都熟悉,尤其是他的作品让人拍案叫绝。

尽管王国维是国学大师,在文化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不过他在某些领域就跟普通人一样了,

比如鉴宝方面,他反而比不上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关于王国维和溥仪之间,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故事。

据说王国维有一次去古董店,淘到一个宝贝古董,是一只玉壶,看起来非常精美,古董店老板说是唐朝的,

而且还说李世民曾经用这个玉壶来泡茶喝,王国维觉得玉壶不错,便花十两银子买下来收藏在家。

有一次溥仪到王国维家里做客,为了炫耀自己的收藏,王国维便把那一只玉壶拿出来,给溥仪看看,

并向溥仪介绍说,这是唐朝的玉器,李世民曾用来喝茶,本以为溥仪会对这只玉壶夸赞几句,没想到溥仪看过后脸色有点尴尬。

最终溥仪把玉壶拿在手中,稍微把玩了一阵,便委婉的说了一句:“你这古董好像跟我家里的不太一样呢。”

溥仪虽然没把话挑明,不过很明显是意思是:“这古董是假的,老王啊,你上当啊!”

面对溥仪的质疑,王国维有些不信,这个溥仪实在有太敷衍了,就那样随便看了一眼,怎么就能知道是真是假呢?

但对方毕竟是“皇上”,而自己是“臣子”,肯定不能跟他吵,然而心中却不甘。

这只玉壶毕竟花了王国维十两银子,听到溥仪这样说,他第二天便到街上找大师鉴定一下,

这下又花了一两银子鉴定费,最终才确定,这玉壶真是赝品,看来溥仪鉴宝的眼光真是毒辣得很。

所谓的细节决定成败,虽然有点夸张,但是有时候,在某个方面却是事实啊!

中观能力其实是个做抽象的能力。

在你刚开始学习一个技能的时候,一定要找一个高的起点来做,而不是自己去琢磨,再从微观积累经验到中观;

要从中观开始,这样才会更快地去入门,然后成为高手。

但同时我也想强调,有些东西你必须从微观自己去找规律。

就比如说我的花树图,我就是从微观开始的,包括颜色体系等等,都是我一点一点建立的。

我从设计原则,还有其他方面,比如逻辑的一些知识,我把它们抽象在花树图里。

其实这也是学习方法上的一个差别:你是要模仿呢,还是要创造呢?

比如说你学英语的时候,刚开始你可能会去想语法为什么会这样?如何组织语法更好?

这是完全没必要的,你只需要是模仿就行了,英语发展了几千年需要你去创造去改变吗?

你只需要去适应,然后去用就行了,不需要去麻烦找微观的差别。

中观算是比较容易找到的,因为写中观的书很多,如何沟通、如何幽默、如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但是真正微观的东西是你在实践中才能获得的。

希望你能多记录,多从中观入手获得微观体验,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方法。

把今天的最好结果作为明天的最低标准,在微观和中观上做一个很好的权衡和过渡。

宏观呢,我觉得可以认为是中观的中观,做更大的抽象。

是让自己站在“面”和“体”的角度来看待那个“点”,以“面”或“体”来打击“点”的时候,成功的把握度会比较大!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eekwen/article/details/88948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