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商业公司利用开源项目的成功要素研究 阅读笔记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qq_32768743/article/details/8882139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开源软件与开源运动

开源软件的起源可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兴起的自由软件运动。1969年,美国贝尔实验室推出免费的Unix操作系统,人们可以自由查看、修改和传播Unix系统的源代码,这使得它迅速成为大学和研究机构等组织中非常流行的系统。但后来,AT&T公司开始将Unix系统专有化,并拒绝开放Unix的源代码。这引起了人们的普遍不满,许多人对封锁软件源代码的做法进行了激烈地批评。1984年美国软件工程师Richards Tallman 发表了著名的《GNU宣言》,向传统的商业软件宣战。他发起GNU计划,发布通用公共许可证GPL(General Public License),建立了影响深远的“Copy left”规则。1991年芬兰一个叫Linus Torvalds的大学生采用GPL许可证的方式发表了一个类似于Unix操作系统的Linux内核。因为Linux是个自由和免费的操作系统,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编程爱好者的眼光。这些软件技术高手对Linux进行改进并为它编写各种应用程序,自由软件运动因此而蓬勃发展。

自由软件运动追求的目标是,抵制传统著作权对自由分享源代码和软件技术的限制,实现软件和知识的全人类共享。以Richards Tallman为代表的自由软件社群坚持着带有政治意味的“自由”:他们认为软件不应成为私有财产,专有软件使用户不能修改和分享,违反人人互助的社会道德观。但是,最初的自由软件运动与商业行为划清界线,只是通过接受赞助以及提供服务来赢得自身的运营费用,这不符合当前社会的基本经济模式,也限制了自由软件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自由软件社群内部也在GPL这种激烈的反著作权做法上产生分歧。随着自由软件进入商业领域,开源软件的概念被提了出来。

1997年2月3号,在美国加州召开的一个自由软件战略研讨会上,人们首次正式提出了“开放源代码(Open Source)”的概念。参与会议的程序员们尝试寻找一种新方式,推行自由软件的自由与信息精神,同时缓解了商业专有软件对自由软件的敌视。

1998年,美国的Eric S.Raymond与Bruce Perens 发起成立了开放源代码首创行动组织(简称OSIA)I361。OSIA对“开放源代码”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并将Open Source Initiative和OSI申请为证明商标。使用OSIA证明商标的软件可以获得开源软件界的认可。

开源软件是自由软件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开源软件与自由软件存在密切的联系。OSIA创始人、技术专家EricS.Raymond认为,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开放源代码软件则更加注重与商业的融合,而自由软件将“自由”的精神放在首位。OSIA另一位创始人Bruce Perens认为,开源软件在技术层面强调源代码公开的重要性,而自由软件在思想层面强调自由使用的重要性。

Raymond在其《开放源代码的FAQ》中指出[9]:“开放源代码软件是自由软件的营销手段。它是对自由软件的支持,更倾向于注重实际效果而不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大肆宣扬。成功的主体并没有改变,失败的态度和象征主义却变了。”实际上,在本文中并不区别开源软件与自由软件的细微差别,而是将它们笼统的称为开源软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32768743/article/details/8882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