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经济学》一、破窗谬误与“战祸之福”

    经济学所研究的并非是单纯的钱,它是研究陌生人之间协作规律的一门学问。
    我们所有人现在都是生存在一个由陌生人组成的大规模协作的现代社会中,但是我们人类从远古蛮荒时期所带来的思维模式,却是一直在依靠自己的直觉去理解眼前世界。那么当用直觉面对如此复杂的现代社会的时候,我们正处在无知而不自知的状态当中。
    所以说,经济学,虽然不需要学到很精深的地步,但是必须要去了解一些,就算我们不以经济学为职业,但是我们也应该去了解一些经济学的理性思维方式,学习经济学的智慧。这可以让我们眼中的世界立即焕然一新,在现代社会中做一个明白人,摆脱被自己直觉的控制,了解经济社会运行的规律,对这个由海量陌生人紧密连接的社会,作出恰如其分的反应和更理智的决定。
    仅仅凭借自己的直觉思维,是无法正确的理解如此复杂的现代社会的。如果您不相信我刚才说的话,那我说几个观点给您,您判断一下看看。
  • 新的机器会抢走就业。
  • 抬高关税能保护本国的民族产业。
  • 鼓励出口,抑制进口,国家会变得更加富裕。
  • 制定最低工资标准能够保护穷人的利益。
  • 房价管制是政府应该去做的事情。
    您对以上的观点如何看呢?如果您认同我说的这几个观点的话,那么恭喜您。现代社会的复杂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你的理解范围,您应该学习一点经济学了。刚才我说的这些,其实就是保护穷人、维护公平、人人都有工作和多挣外国人的钱,但是这些直觉上无比正确的起点,却最终导向了错误的结局。
    以上的这些观点,都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这本《一课经济学》当中所驳斥的谬误。这是一本畅销了70年的经济学入门书籍,作者是美国经济学家亨利.黑兹利特。这本书从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时候问世,一直到现在70多年的时间中被再版了41次。那些赞誉并推荐过他的经济学大师,哈耶克、弗里德曼早已离世。但是这本书却依然生命力勃发。
    甚至有人说, 如果你这一辈子只读的一本经济学著作的话,那么就是这本《一课经济学》。这本书和以往的经济学著作完全不同,他抛弃了经济学课堂上那些复杂的概念、定义和公式,把经济学中的思考方式,经济学中的智慧给提炼出来。
破窗谬误
    第一个话题,破窗谬误。这里的破窗谬误可不是心理学所说的破窗效应。破窗效应的意思是一栋建筑有一些窗子被打破了,如果不及时修缮的话,就会有更多的窗户遭到破坏。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面墙上出现了一些涂鸦没有及时的清洗,那么很快墙上就会布满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条街道地上丢了些垃圾,如果没有清扫,垃圾越积越多,那么最终人们经过这里的时候,会视若理所应当的就把垃圾顺手丢在地上。
    这个现象呢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之所以我要单独解释一下,是因为之前聊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很多同学把这个概念和我接下来要说的话题混为一谈。
    那我们今天的经济学故事,就从一扇被打破的橱窗说起。
    话说你是有一个店铺的老板,你的铺面有很漂亮的玻璃橱窗。有一天跑来一个小孩拿一个石头“咣”把你的橱窗给砸了,孩子跑了没抓到,现在那怎么办?你只有重新买一块玻璃装上,花了1000块钱,真是贵,损失惨重。
    这个时候,街坊四邻就过来安慰你了,就有人说,你看啊,你现在表面上是损失了1000块钱,但是这1000块钱是用来买了玻璃,钱给了玻璃店老板,你就等于是推动了玻璃业的发展,玻璃店老板有钱了又会把钱花到别的店铺这样你就间接推动了所有行业的发展。最终整个社会都发展起来了,带来了各个行业的发展机会。你不是因此也是受益了吗?
    如果你的玻璃一直不坏的话,那么玻璃店就会倒闭啊,而玻璃店倒闭了玻璃店老板也就没有钱再去买其他行业的东西,那么所有的行业都会不景气,整个社会都不好了,你也就跟着吃亏了。所以你的玻璃被砸了也是一件好事,就不用难过了。怎么样?是不是很有道理?
但是,这是黑兹利特给我们上的第一课,这就是破窗谬误。
    为什么?如果这套说法成立的话那么这个该被打屁股的小孩,不就成了推动整个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大恩人了吗?那我们不应该等到这个小屁孩来砸我们的玻璃,而是应该自己动手把自己的玻璃砸了来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喽?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谬论,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只看到玻璃被砸了之后付给玻璃店老板的1000元钱,的确是推动了玻璃业的发展。而我们看不见的是本来这1000元钱你可能是要拿来买食品、买衣服、买新手机的。
你本来现在是可以拥有明亮橱窗的同时还是买一件新衣服的,你只有不买衣服,拿钱来买玻璃了。 所以我们只看到了玻璃业的得到,而忽略了其他行业的损失。我们只看到了这1000块钱对玻璃业的经济促进作用而忽略了其他行业受到的损害。这一加一减总的来说,砸玻璃这一件事情并不能起到促进经济的作用,最多最多算是一种对于财富的转移。
    当我们脑补出了那些看不见的损失之后,这就是一个很容易想明白的道理,但是很多的经济学者都常常犯这种低级的错误。你别不信我们来看破窗谬论换上一件马甲之后,您是否还认得他。
战祸之福
    太多的人都不屑于谈论砸玻璃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但是却醉心于说“巨大的破坏行为能让人受益无穷”的理论,这里的巨大的破坏指的就是战争。
    我们先来听听战争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观点,他们是怎么说的:
    首先,是所谓的需求堵塞理论,说战争过后存在这巨大的社会需求。人们需要食物、需要水、需要衣物,这些生活必需品都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大量的房屋、公路、桥梁遭到破坏,城市需要重建。在这样巨大的需求面前,供给方就不存在产品滞销的问题,意思就是你无论生产出什么都可以卖出去,都可以直接转变成为财富的增长。这样不就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吗?
    其次呢,在被战火洗礼之后,人们吃的也没有、穿的也没有、住的地方也没有,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激发出了人们的生产力,人们由于想尽快过上正常的生活使的他们努力的工作。所以从人的工作效率以提高,不就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了吗?
    最后,他们找到了战争促进经济发展的活生生的例子,就是德国和日本。说之所以在二战之后的德国和日本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就是因为相比于其他国家,他们拥有更多的“战后优势”,因为他们的老旧工厂在战争时被完全摧毁,得以更换更现代化的厂房和设备,生产率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同时成本也得以降低。所以在二战后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飞速。
    一般来说关于战争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说法都基于以上三点,听起来也是相当的有道理。但是仔细的想一想你就发现不对了。我们只要动用下自己的常识,就可以一一的破除这三点谬误。
    首先,所谓的“需求阻塞”理论。战争后的巨大生活需求是否能促进经济发展。我们想啊,如果说巨大需求就能促进经济发展的话,那么现在全世界哪里的需求最多?非洲啊,那里很多地方的人民缺少食物、缺少衣服、缺少医疗药品、缺少安全住房,人们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被病痛肆意折磨的生活。
    那里明显是拥有巨大的需求,但是那里的经济发达吗?并没有啊,那这是为什么?这里引入一个概念,我们要分清楚什么是需求,什么是需要。
    战火所摧毁的东西越多,当地就变得越贫困,那么当地的需要就会越多。但是这叫做需要,有效的经济需求光靠需要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相当的购买力才行。
    所以,非洲对产品的实际需要是远远高于我们中国的,但是它的购买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创造商机的能力却是远远低于中国的。意思就是说炸鸡、可乐、iphone、跑车和豪宅这些都是好东西啊,我都想要,我都有需求啊,但是我没有钱买!
    当你有钱买的时候这些才叫需求,没有钱买的时候只能是需要。而需要是不能推动经济发展的。
    其次呢,所谓的战后激发人们的工作效率一说,就更加的不值一驳了。因为动用我们的常识,想想作为一个家庭来说,如果你希望你和你的家人更加努力的工作,过上更好的生活,你会采取烧掉自己的房子方法来激励自己吗?这怎么可能呢?
    所以说,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是伤害、是灾难的东西,那么对于由无数个人和家庭所组成的国家来说也同样是伤害和灾难。
    最后一点,是所谓的战后优势。说旧的工厂被摧毁后得以引进了新的厂房、新的设备、新的技术使得生产成降低本和生产效率提高,从而快速推进经济发展的说法。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战后优势”的话,那么,美国大可以立即、马上拆除全国所有工厂,就可以一举消除日本和德国的战后领先优势。那么在顺着这个道理往下说,我是一个厂主,今年新建了一个工厂,第二年就成旧的了。那么为了推动经济发展我应该在第二年就果断把我去年建里工厂炸了再建。这样一说是不是马上就违背了我们的常识?
    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厂房和设备都是有折旧的嘛,比如说我有一个厂房,价值100万,10年折旧。第二年的时候我的厂房资产90万,第三年资产80万。一直到第十年的时候我的厂房资产才为0。如果第十年这个时候来一个炸弹“咣”给我炸了,那谢谢你啊,我不用自己拆了,省了拆除费直接盖新的了。但是刚盖好第一年的时候来一个炸弹“咣”给我炸了,那我是100万全赔啊,我还会谢谢你给我带来了什么“战后优势”吗?
    所以,通过上述的三点剖析,我们也清晰的认识到“战祸之福”也是一个谬误罢了。在这期节目当中,我们引入了一个概念: 需求和供给其实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是从两个角度观察到的同一样东西。供给会创造需求,因为归根结底供给就是需求。当战争摧毁了多少生产力的时候,它同时也摧毁相同的实际购买力。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changwoo/p/9815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