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统计》连续型随机变量:分布与数字特征

楔子

在上一篇里,介绍了离散型随机变量。但实际上,取值于连续区域的随机变量的应用领域也是十分普遍的。比如汽车行驶的速度、设备连续正常运行的时间等,这些在实际应用中都非常广泛,连续型随机变量能够刻画一些离散型随机变量无法描述的问题。

概率密度函数

我们说离散型随机变量对应的取值个数是可数的,它的分布列对应概率质量函数PMF;而连续性随机变量对应的取值数量则往往是不可数的,而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则对应概率密度函数PDF,这两者的概念是完全相对应的。我们可以说该随机变量对应的分布列,也可以说该随机变量对应的概率函数(根据离散或连续,可以是质量或密度)

我们回顾一下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

通过将三个事件所对应的概率值进行相加,就能得到这个事件集合所对应的总的概率:P(X∈S) = Px(1) + Px(2) + Px(3)

而连续型随机变量和离散型随机变量最明显的不同点是,连续型随机变量的个数是无限的、不可数的,不是像这样直接简单相加,而是在实轴的区间范围内,对概率密度函数进行积分运算。

这里,我们要对概率密度函数的特殊性进行强调:

  • 第一:实数轴上单个点的概率密度函数 PDF,其值不是概率,而是概率律,因此他的取值是可以大于 1 的。
  • 第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我们一般讨论的是在一个区域内取值的概率,而不是某个单点的概率值。实际上,在连续区间内讨论单个点是没有意义的。

连续型随机变量在一个区间内取值的概率,我们可以通过求积分来计算解决。例如上图中,随机变量在区间[a, b]内的概率即为:

也就是图中阴影区间内的面积。因此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上面的第二条结论,也就是说我们关注的不是单个点而是一个取值区间的概率计算。

  • 当x=a时,P(a≤X≤a) = 0,因此即便区间两边相等也无所谓
  • 同理P(a≤ X ≤b) = P(a≤ X <b) = P(a< X ≤b) = P(a< X <b)

同样的,我们继续进行类比,连续型随机变量概率的非负性和归一性体现在:

非负性:对一切的x都有fX(x) > 0

归一化:P(-∞ ≤ X ≤ +∞) = 1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千万不要到了这个连续型的新场景下就慌了手脚。在离散型随机变量中,我们通过分布列,求得加权的均值,即获得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即:每一个可能的取值乘上对应的概率再相加

那么在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场景下,我们死抠定义,期望 E[X] 的核心定义是大量独立重复试验中,随机变量 X 取值的平均数(可不是直接将可能的取值加起来再除以总数,而是像我们上面说的那样,可能的取值乘上对应的概率、再分别相加,要考虑到权重在里面。),那么我们此时将分布列替换成概率密度函数 PDF,求和替换成求积分就可以了,即:

方差也是一样,扣定义:方差是随机变量到期望的距离的平方期望

关于方差可能比较绕,我们先不考虑随机变量、而是考虑一组数字10 20 30 40,我们说这一组值的方差就等于每一个值到平均值距离的平方然后再相加、除以总个数。现在换成离散型随机变量,那么把平均值换成期望,先计算每一个值到期望距离的平方,然后不要相加、除以总个数,而是各自乘上对应的概率然后直接相加即可,因为要考虑到权重。那么对于连续型就是把概率质量函数换成概率密度函数即可,所以说方差是随机变量到期望的距离的平方期望

然后我们来看几个非常重要的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实际举例

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是连续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中的一种,你几乎能在各行各业中看到他的身影,自然界中某地多年统计的年降雪量、人类社会中比如某地高三男生平均身高、教育领域中的某地区高考成绩、信号系统中的噪音信号等,大量自然、社会现象均按正态形式分布。

正态分布中有两个参数,一个是随机变量的均值 μ,另一个是随机变量的标准差 σ,他的概率密度函数 PDF 为:

当我们指定不同的均值和标准差参数后,就能得到不同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曲线,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曲线形状都是类似的,他们都是关于均值 μ 对称的钟形曲线,概率密度曲线在离开均值区域后,呈现出快速的下降形态。另外,当均值 μ=0,标准差 σ=1 时,我们称之为标准正态分布。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cipy.stats import norm
import plotly.graph_objs as go

x = np.linspace(-10, 10, 1000)
normal_1 = norm(loc=0, scale=1).pdf(x)
normal_2 = norm(loc=1, scale=2).pdf(x)
normal_3 = norm(loc=-1, scale=2).pdf(x)

trace1 = go.Scatter(x=x,
                    y=normal_1,
                    line={"width": 4, "color": "green"},
                    name="均值为0、方差为1")

trace2 = go.Scatter(x=x,
                    y=normal_2,
                    line={"width": 4, "color": "yellow"},
                    name="均值为1、方差为2")

trace3 = go.Scatter(x=x,
                    y=normal_3,
                    line={"width": 4, "color": "red"},
                    name="均值为-1、方差为2")

fig = go.Figure(data=[trace1, trace2, trace3], layout={"template": "plotly_dark"})
fig.show()

我们看到对于正太分布来讲,平均值就是曲线顶点的x轴坐标。平均值增大,那么曲线会向右移动、反之向左移动。方差越大则是曲线越瘦高,越小则曲线越矮胖。

指数分布

我们再来看看我们要讲的第二种连续型随机变量,指数随机变量。指数随机变量的用处非常广泛,他一般用来表征直到某件事情发生为止所用的时间。

比如,从现在你观察的时间开始算起,一台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终止还剩的时间、一个灯泡直到用坏了还剩的时间、陨石掉入地球沙漠还需要的时间等。

指数随机变量 X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其中,指数分布的参数是 λ,且必须满足 λ>0,指数分布的图形特征是当随机变量 X 超过某个值时,概率随着这个值的增加而呈指数递减。讨论指数分布的概率特性时,我们一般着重注意三个方面的内容:

  • 第一个:随机变量 X 超过某个指定值 a 的概率,当然此处需要满足 a≥0。依照定义,我们有:

  • 第二个:随机变量 X 位于区间 [a,b] 内的概率,实际上也很简单:

  • 第三个:也就是整个指数分布的数字特征,同时也包含参数 λ 的物理含义。我们在这里可以通过期望和方差的定义,直接用积分求得,这里就不多赘述,直接拿出结论:E[X] = 1 / λ、V[X] = 1 / λ^2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traditional/p/12588052.html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