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文化专有词泰译研究(选题缘由)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二)

小说《雍正皇帝•九王夺嫡》的故事内容主要发生在清康熙后期,清朝已经入关五十多年,清朝皇室也接受了许多汉族的文化,特别是儒家的文化;但同时还保留着一些满族原有的文化,例如尚武、八旗制度等。小说中反映了清初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服饰、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具体如下:

政治方面,康熙是清朝一个十分英明的皇帝,很小的时候就登基,为了能将权利集中到自己的手上,十二岁就诛除权奸鳌拜。掌握了朝局的他更是不得了,将矛头对准了各地的藩王,打败了藩王,国家的权利就都握在了他的手上。后来他又去亲征噶尔丹,让清朝的天下再也不用受到外部的威胁。就像小说中所说:

“他精算术、会书画、能天文、通外语,八岁登极,十五岁庙谟独运智擒鳌拜,十九岁乾纲独断,决意撤藩,六下江南,三征西域,征台湾,靖东北,修明政治,疏浚河运,开博学鸿词科,一网打尽天下英雄——是个文略武功直追唐宗宋祖,全挂子本事的一位皇帝!”

到了康熙的后期,可能是由于年纪大了,人也比较糊涂了些,开始出现了吏治腐败和九子夺嫡的事件。例如,当时地方官抽取“火耗”(税赋银熔铸的损耗)补贴,京官靠地方官孝敬“炭敬,冰敬”,其实就是合法贿赂。再有就是官员向府库大量借贷,无力偿还。

经济方面,康熙亲政之后,废除了八旗贵族圈地(การรวบรวมผืนนา)的特权。并从康熙五十一年(1711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免天下钱粮。下令

“凡遇蠲免之年,免业主七分,佃户三分。”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廷决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丁税额数作为定额,以后新增人丁,不收丁税。这就叫做

“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清初,黄河多次泛滥成灾,在河南、安徽一带经常决口,也影响了漕运。对此,康熙帝选派靳辅为河道总督,又对治河专家陈湟,委以重任。经过十年(1677年—1687年)的辛苦经营,终于使黄河、淮河各归故道。

宗教和文化方面,康熙受孝庄的影响,再加上满族皇室对佛教的信奉,对佛教采取支持的态度,特别是蒙古和西藏地区,最终形成四大活佛制度。道教作为本土宗教在中原汉人的生活中也不可或缺。同时,康熙还积极学习天文、算术等西学,天主教可以合法传播。在文化方面,康熙对程朱理学推崇备至,奉为官方学说。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1976146 查看本文章

服饰方面,比较有特色的是清代的文官补子,是官员地位、品级高低的标志。清代文官补子绣禽鸟,武官补子绣猛兽。清代《钦定大清会典图》规定:

“文一品官补服绣鹤,文二品官补服绣锦鸡,文三品官补服绣孔雀,文四品官补服绣雁,文五品官补服绣白鹇,文六品官补服绣绣鸂鶒纹,文八品官补服绣鹌鹑,文九品官补服绣练雀。”

清代男子的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此风在康熙后期雍正时期最为流行,妇女服饰在清代可谓满、汉服饰并存。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俗称“把子头”),脚踩“花盆底”旗鞋。汉族妇女在康熙 、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水泻长裙。

文学艺术方面,最大的成就是编撰了《康熙字典》,刊刻了《圣训》。最为人们称道的,就是山东蒲松龄创作的文言文短篇小说《聊斋志异》,郭沫若赞蒲留仙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诗词方面,清初最有名的诗歌是遗民的作品,以气节高尚而被后世敬仰的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桐城派,其代表人物是方苞、刘大櫆、姚鼐,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

笔者在研究《雍正皇帝》中的文化专有词的翻译策略时,发现这部小说反映了一些文化方面的议题,例如典章制度、宫廷建筑、饮食、服饰、礼仪、乐律,以及勾栏瓦舍、寺庙、堂肆、市井、乡野、客旅、古渡,直至阿哥逐鹿、女伶歌姬等等。因此,在这部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文化专有词,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讨论。

总之,因为《雍正皇帝》中出现的上述文化议题,使得这部小说适合用来研究分析译者在翻译文化专有词时使用的策略。笔者希望此次研究能够对未来文化专有词的泰语翻译起到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singdo123/article/details/109218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