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光》第三章读书笔记

第三章——垄耕种植法和科举


综述:中国在工业革命之前统治世界的原因有四:物质生产,科技水平,生活水平,政治体制是否利于文明发展


第一节——水利、垄耕种植法和农具

1.首先想要种好粮食,灌溉是第一步。中国从战国开始兴修水利工程为农业发展打下基础,最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使得自然条件极差的四川成为后来的天府之国。

2.接着聪明的中国农民发明了垄耕种植法,简单来说就是将庄稼种在一排一排的垄上,垄与垄之间有沟。这样庄稼之间不会互相影响,可以各自充分吸收营养,大大提高产量。

3.农具的使用也使劳动效率大大提高,犁,马套等农具将人从大量劳作中解放出来。

先进的农业技术带了两个好处:养活了更多人,人口是早期文明的必要条件。农业技术提高效率,将人们从劳作解放出来,这样就有更多人从事手工业,商业,艺术,宗教等活动,推动文明发展。


第二节——先进的选官制度

政治体制和文官制度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人类早期的文明大多数是专制制度,这种政治制度导致管理阶层越来越脱离民众,无法使国家进步。世界上只有古希腊和罗马的民主制,以及中国的科举制度打开了民众参与政治的途径。

科举制度最开始是隋炀帝杨坚开创的,后被宋太祖赵匡胤推崇。其实这里仔细想想利弊,赵匡胤是害怕武将造反,才重用文臣。

科举制度的好处,其一是绝对公平的,为寻常百姓提供平等机会。其二是不考文采考的是治国之道,通过科举选出来的都是治国能才,保证了中华文明在一千多年里可持续发展。但弊端也有,到了唐朝,这几乎成了读书人唯一的选择,思想也都局限在孔孟之道,创造力被大大限制,以至于到了近代无法适应世界格局的变化,追不上世界的发展。最后逐渐消亡。


第三节——宋代——幸福的农业社会巅峰

开头一点小知识:唐代长安城内有南北大街11条和东西大街14条,其中朱雀大街宽150米,共划成110个坊(所谓“坊间”就是这样来的)

人们谈起强汉盛唐时一股自豪感便油然而生,谈起宋朝便总感到怅然。其实可以不用这样想,宋朝的经济发展可以说是空前的。

最直观的证明是北宋的税收达到了5000万两白银,远超唐朝。其体现在发达的农业,工业和工商业。

宋朝疆域面积比唐朝小很多,但是开垦土地面积却比唐朝多很多,北宋时每年运往汴梁的粮食达到600万石,是唐朝的两倍。宋代产铁之多,超过了英法工业革命初期的总和,造船业兴起,温州等地每年造船600搜以上,使得对外贸易十分发达,海军力量日益强大。宋代商店的开设不再受坊的局限,加上海上贸易发达,经济发展迅速。

经济发展带来的就是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人均GDP在450美元左右,相当于中国1949年的水平。这一节后面大多是对宋代繁华的描述。相关书籍《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

发布了38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3 · 访问量 1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40167974/article/details/80819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