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心理学

了解心理学常见的误区

书名:这才是心理学

作者:基思·斯坦诺维奇

出版社: 

阅读日期: 

书摘/笔记: 

批注/感悟: 

不幸的是,大多数的心理学教科书只满足告诉大家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和知识,但从不说明为什么这些研究、发现和知识是值得我们关注和信任的。

          我们能在市面上,看到很多的书籍,通过一些简单的某个现象,某个个案,就及时给出了推论,告诉我们,因为…..,所以…..。这种逻辑的推理是站不住脚的。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批判能力

 其一是我们心理学的批判性思维习惯,也就是说,心理学不相信个人的智慧,更相信科学的方法,而科学方法的本质是证伪,即对我们的经验、常识和直觉,产生怀疑、挑战和批评。

          心理学也是一种科学,是经过科学的实证主义、可伪证主义、可重复性提炼出来的,公布大众的知识,是一门科学。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必然要遵循科学的标准,即研究的必须是实证可解的问题;方法上要遵循系统的实证主义;研究结论是公开知识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一定要遵循科学的标准,不是个人主义、个人体验、个人体验感觉、个案等

研究必须是实证可解的问题

方法上要遵循系统的˙实证主义

研究结论是公开知识

 。因为在复杂的社会中,人们对专家观点依赖始终存在,在获取知识时,对专家观点可信度的判断就变得尤为重要了。虽然这些批判性思维技巧可运用于各个学科或知识门类,但它们在心理学领域里尤其重要,因为此领域经常被大众媒体所歪曲。

          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专家也不一定是真的,要看专家最近的成绩说话,不要被大众媒体所误导

 公共性的、可检验的知识:可重复性和同行评审

          心理学的检验标准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内隐的有关行为的模型,这些模型影响着我们的互动以及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

          很容易产生认知偏差,我们的大脑倾向于,从最近的路径来获取答案,而不是决策,这样会导致有时候判断错误。

 。常识总是基于一些假设,而心理学对这些假设的经验基础进行检验

          常识、见解、未经证实的假设、猜想而已。都不是科学

 ,常常难免和诸多根深蒂固的文化信念发生冲突。心理学往往是“传递坏消息的信使”[1],宣告原本为人们所接受的世俗观念再无立足之地。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许多人不仅无视这些消息,还想消灭这些信使。

          心理学的本质,就是科学的方式来证明最终的一个结果,但是事与愿违,大多数都与我们的认知是有很大差距的。

 科学理论的表述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从中得出的预测有可能被表明是错误的。因此,对某理论的新证据进行评价,必须使新的数据具有证伪该理论的可能性。这项原则通常被称为“可证伪性标准”

          必须可以是可证伪的

因为它们似乎能对事情进行解释。事实上,它们都是在事后对所有事情进行解释的。

          这种想法很常见,把结果的发生联想某个关联的事件,从而由果推因,给出一个毫无根据的原因。

波普尔经常指出:“这些(不可证伪的)理论拥有巨大的心理吸引力,其秘密在于它们能够解释一切事情。预先知道无论什么事情发生,你都能理解它,不仅给你智力上的掌控感,而且,更重要的是,让你拥有应对这个世界所需的安全感。”

          可证伪的重要性

科学的本质就是“在公众面前犯错——在众目睽睽下犯错,以期他人能够帮助其修正这些错误

通过不断的修正,来达到越来越真实,有效

当我们的信仰与观察到的事实相冲突时,我们最好是调整信仰,而不是否认事实和坚持错误的想法,这样我们将会很少遇到一些个人和社会问题。

很多因素、认知偏差,我们的信息来源,从源头都是有问题的

拒绝接受,或者进行合理化的扭曲它

尽管操作主义形式多样,但是对于科学信息的使用者来说,用最宽广的思路去思考操作主义是最有效的。“操作主义”只是这样一种思想:科学理论里的概念必须立足于可观测事件,或与可观测事件相关联,而这些可观测事件是可以被测量的。将概念与可观测事件相联系的是概念的操作性定义,这使概念公开化了。操作性定义使得概念从个人化的感觉和直觉中分离出来,并且允许任何实施可测量操作的人对概念进行检验。

操纵主义,可以测量,而不是泛泛宏观的长篇大论

概念的操作性定义要想有用,必须同时具备信度和效度。

可以测量、观察并且可以被重复的操作,结果一致

除非我亲眼看到别人在特定情况下亲自做了或说了什么,否则无法对别人作出判断……实证主义的方法是一种调和差异的方式。如果拒绝这一方式,那么处理争论的唯一方式就是面红耳赤地争辩了

心理学以可观测的行为为主

如果这么做的那些人不指明他们所提供的所谓证据其实也适用于大量其他可能的解释,那他们就是在误导公众。简言之,针对某个现象的孤证具有高度的误导性。安慰剂效应的例子将更清晰具体地阐释这一论点

安慰剂效应、个案,需要采取手段来进行排除,防止产生虚假的效果

因此,人们倾向于利用更容易获得的、能够用来解决问题或做出决策的信息。对可获得性造成强烈影响的一个因素,就是信息的鲜活性。问题在于,再没有比发自内心的个人见证更鲜活、更引人注目的了,这都是一些已经发生的事或者是真实的事。个人见证的鲜活性常常令其他一些更可靠的信息黯然失色

信息的鲜活性

媒体制造的鲜活性效应,使得我们的风险认知发生了紊乱。

用一些信息来误导我们,制造假象

避孕方法的例子很容易让我们理解这一章的主旨:有相关,并不意味着必然有因果关系。

相关是推不出因果关系的

选择性偏差非常容易出现的原因。“选择性偏差”这个术语指的是特定主体和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当不同生理、行为、心理特点的人们选择不同类型的环境时,就有可能出现选择性偏差。选择性偏差造成环境特征和行为—生物特征之间的虚假相关

类似于我们做问卷调查的时候,样本取的差距太大,因此结果也就不真实

零和”游戏——一个人的收益是另一个人的损失——常常反映了我们如何讨论那些容易引发情绪的话题。

看看一些公众号,总是采用非黑即白的理论,来误导我们,把我们带到情绪里面

,那就是知识不需要完全确定后才是有用的——即便某些知识不能预测个体的具体情况,但如果能对群体的总体趋势有预测能力,也是非常有益的

概率是很有用的

赌徒谬误

每一个概率事件都是随机的,相互独立的。历史的结果不会影响到现在的结果

人们有解释偶然事件的倾向,这一现象在心理学的研究中称为错觉相关。当人们相信两个事件在通常情况下应该同时发生时,就会认为自己频繁地看到了同时发生的现象,甚至当这两个事件的同时出现是随机的,并不比任何其他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频率更高时也是如此。简言之,即使是面对随机事件,人们也倾向于看到他们所期望的关联。他们在原本没有结构的地方看到了结构(

人们总是想去找关联,想看到他们所期望看到的

试图去解释偶然事件的倾向可能源于我们深切地渴望相信自己是可以控制这些事件的。心理学家已经对所谓“控制错觉”(illusionofcontrol)现象进行了研究,这一现象指的是人们有一种倾向,愿意相信个人能力可以影响偶然事件的结果(Matute,Yarritu,&Vadillo,2011)

控制错觉

本书总结 &收获 

通过通俗的读这本书让自己的批判能力又一次的得到了提高,增强自己的批判能力。

现在来回顾下,我们常见的思维上的漏洞:

  • 1.非黑即白

  • 2.以偏概全

  • 3.区群谬误

  • 4.因果倒置

  • 5.充分和必要条件混淆

  • 6.赌徒谬误

  • 7.推理绝对化

  • 8.强加因果关系

  • 9.机械类比

  • 10.核心概念混淆

因此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思考对方的论据,作者的观点是由什么来支持的,避免陷入到讲故事的误区中,顺从了作者的观点。

另外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所属的科学,就是通过实证主义等方法进行检测的,而不是像市面上的各种心理学书籍,毫无根据的猜测和关联、感觉和想象得出的一个毫无价值的结论。

他山之石: 

摘录相关精彩书评…


发布了372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349 · 访问量 94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HOUCHAOQIANG/article/details/92387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