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三十年》九、价格改革(上)——价格双轨制

改革开放从开始以来遇到的最大的一次挫折,物价闯关失败。什么是物价闯关?为什么一路高歌的改革开放在1988年的时候当面对这次物价改革会折戟沉沙?
按照吴晓波在《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这本书中的观点,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1993年,第二个阶段从1993年到现在。之前和大家聊的都是这里所说的第一阶段的事情。这一个阶段是国家由命令型计划经济,国家管制每一个生产细胞,到逐渐放开,承认市场经济是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主的一段过程。这一段过程是中央权利逐渐瓦解,民间逐渐放活的一个过程。
另外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两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被动改革,“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还有那句很重要的话不知道同学们是否记得,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被自下而上的力量和需求推动的过程,只不过以从上而下的政策改革追认的方式呈现而已。所以他是一个被动的改革。
第二个特点是中国的改革是一个渐进的改革,摸着石头过河。怎么个渐进法呢?
80年代到90年代的改革开放有三个重要的着力点。第一个叫地,第二个叫财,第三个叫税。地财税,我们今天就说前两个。
首先是土地,我们之前说过,中国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就是土地,58年搞人民公社,使农民失去了生产积极性。为了要解决全国人民吃饭的问题,就要提高生产的积极性,那么最极端的办法是什么呢?回归土地私有化,对吧?但是中国的改革的特点是渐进式改革,所以没有搞土地私有化,我们搞了家庭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搞包产到户。 邓小平对包产到户予以坚决的支持,多次口头承诺“联产承包责任制50年不变”。 但是 以承包制的方式把土地“还”给农民,是一次不彻底的土地改革,它没有触及土地性质 ,一直到今天也是如此。包产到户带来的两个重大积极因素,在之前说过的了,再啰嗦下。第一个是解决了全国人民的粮食问题,在整个改革开放跌宕起伏的过程没有发生过粮食危机,这全部都得益于它。第二个影响是使得大量的人口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这些人加入到其他行业之中,我国的民营企业的根源是追溯到这个地方来的。
今天主要要说的是第二个问题,财。那我们怎么渐进的改革价格呢?因为中国长期处于是短缺经济,所以不得已通过票据来控制老百姓的需求,当改革开放以后就把票据放开,回归市场经济那第一步就是物价改革,这个问题就一下子放到了我们的面前,要让市场来决定每一个商品的价格。但是当市场决定价格的时候,出现的一大难题就是谁有能力谁就能拿到商品。这直接造成了体制外的民营企业和体制内的国有企业针对资源的争夺。面对资源争夺,因为国有企业的产权不清晰的原因,所以跟无缝不钻的民营公司相比,国有企业争夺生产资料的主动性和能力显然要弱得多,那么一旦民间利益集团和国有利益集团发生冲突的时候,中央始终都是把屁股坐到国有企业一边的。于是, 80年代初, 国务院的智囊们便创造性地想出了一个渐进的改革办法,价格双轨制。1985年年初,国家宣布取消对企业计划外自销产品价格的限制,宣告生产资料的“价格双轨制”正式形成。
“价格双轨制”是指同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制度。 放调结合我们就说是个双规,一个轨是调一个轨是放,放调结合,双规推进,两条腿走路。调轨是国家掌控的“计划内价格”,针对国有企业。放轨是市场化的“计划外价格”,针对民营企业。这样一来,民营企业的成本远远高于国有企业。 当时制定价格双轨制的初衷,一方面是在资源的争夺中保护国有企业。另一方面考虑是减少改革的风险,避免价格完全放开之后发生剧烈变化引起的强烈社会震荡。确保经济是有序的、稳定的进行发展。那么在计划外部分呢?依靠市场的的调节作用引导计划内部分资源的流向还可以刺激生产,缓解供需矛盾。意思就是说你国企完成了计划内生产任务之后,就可以把剩余的生产力投入到计划外的产品生产上,产品卖到计划外,流入市场。民营企业还可以对这些产品继续做下游配套。于是国有企业生产力得到提升,民营企业也有好处。所以其实在当时看来,价格双轨制是发展和稳定并重的一项价格改革制度,它的积极作用在当时肯定是主要的。
但是“双轨制”带有鲜明的计划经济特征,它在抑制价格暴涨、通货膨胀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却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困扰民营企业成长的根本性难题。因为价格双轨制在资源的争夺问题上,保护了国营企业,民营企业要拿到生产资料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江苏著名的乡镇企业无锡红豆集团的周耀庭回忆说,“红豆集团发展起来,国家从来没有给过一公斤的柴油,一公斤的棉纱,从来没有任何计划内的原料。1985年、1986年前后,纺织企业原料极其紧张,不少工厂都断餐了,我们企业做外贸没有棉纱,想到无锡市的部门去争取一些。回答当然是没有,因为你们是乡镇企业,不可能给一公斤棉纱。周耀庭说,国营企业是老大哥,我们乡镇企业是小弟弟,小弟弟向老大哥学习,能不能让纺织公司给我们一点儿棉纱?部门的干部回答我说:你乡镇企业是小弟弟吗?称不上的。”
这段对话让周耀庭铭骨难忘,他说,“国营企业是老大哥,乡镇企业不是小弟弟,乡镇企业是私生子。那个时候,我们乡镇企业得到的是私生子般的待遇。”
“私生子”的说法,难听了一点,但却是一个明摆着的事实。为了严格执行双轨制,保护体制内的国营企业,1985年3月,国务院还发出一个严厉的禁令:重要生产资料和紧俏耐用消费品的批发业务,只能由国营单位经营,不准套购就地转手加价倒卖,不准倒卖计划供应票证,不准任意提价,不准以任何形式索取额外收入,对投机倒把者,要坚决制止严厉打击。
如此明确而峻厉的禁令,能吓着一些胆小的,却不能丝毫遏制那些背景强硬的冒险者,相反,倒使冒险的利润空间变得越来越大。后来发生的现实便是,“价格双轨制”直接滋养了“倒爷经济”的繁荣,“倒爷”这些人可能七大姑八大姨在政府部门或者国营企业里面是某某领导,就按国家计划价格将紧俏生产资料买进,又按照市场价格将之卖出,赚取差价。中国的权贵资本,就从此刻开始形成。
有这样一个例子:国营的内蒙古赤峰公司从一家铝矿以每吨3700元的计划内价格购得500吨铝锭,然后以每吨6500元的价格就地倒卖给民营的广东公司,后者再将之倒卖三次,价格提高到每吨7000元,最后仍由国营金属材料公司买回,调拨给国营的赤峰公司。铝锭原地不动,从中倒腾的倒爷们赚了个盆满钵满,国营的公司无一例外地都成了买单人。
所以,大大出乎决策者的预料的是,价格双轨制马上演变成了一场疯狂的游戏。这些“法眼通天”的倒爷们四面出击,利用价格差价,倒买倒卖。民间开始流传民谚:“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在暴利的驱使下,使得各种国家统一配置资源以各种形式、各种渠道流向市场,国家指令性计划彻底失去了严肃性。在执行“价格双轨制”的年份里,国家统一配置的资源从来没有完成向国家供货的合同,那些规规矩矩、遵守国家调控计划的国营企业反倒成为最大的受害者。价格双轨制竟然意外的成为了民营企业,迅速拿到原材料的一个途径。双轨制从一开始制约民营企业的发展,因为拿不到生产资料,后来“倒爷”阶层的出现把整个盘子都倒过来了,反而使得中国的民营企业高速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得益于价格双轨制的倒爷阶层,竟然是压垮计划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
面对这样的结果,一位当年倡议双轨制的经济学家后来苦笑说:“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对于“价格双轨制”的历史评价,经济学界存在争议。有的人认为“双轨制”造成了大面积的权力寻租,贪污腐败现象。而张五常老爷子则认为这是一个“成功”的做法,理由是如果不实行双轨制,就只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计划经济单轨;一是按照休克疗法直接进入市场经济单轨。计划经济没有效率,已是确凿的事实;但是后者却会造成很大混乱,而且事实上引起了很多困难。原因首先在于,市场开放以后,原有经济格局并不能马上改变,大量的国有企业仍然存在垄断,那么垄断者会利用其特权抬高价格,造成市场混乱;其次,市场一开放,原来经济当中的很多经济链条就会断开,使经济增长剧烈下滑。相比之下,双轨制一方面保留了计划价格,同时放开一部分市场。虽然确实滋生了很多贪污的机会,但是这种制度让民营经济得到了发展的机会,可以在“双轨制”的游戏规则下快速成长。
今天看来,关于“双轨制”的争论反映出在一个有着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历史的国家推行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任何一场改革都要付出代价。常常困扰我们的是,既要维系国家的稳定,又要激活市场最基本的细胞——企业,而多种所有制的企业组织在一次次经济热浪中又不可避免地混杂在一起,对于决策者来说,如何循序渐进的进行市场化改革本质上是一门平衡的艺术。尽管政策出台会引起经济的一时波动,但幸运的是,中国从此再也没有走回头路。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changwoo/p/9818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