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

       2018年恰好是改革开放的四十周年,最近热播的《大江大河》将拍摄视角聚焦于个人(学生、个体经济)、乡镇、国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革,故事情节仿佛就是《平凡的世界》、《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和《激荡三十年》的混合,也是改革进程中宏观和微观层面上的现实。

       作为个人应该庆幸这个时代的包容开放相对平等的社会环境,作为知识分子,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对待自己、亲友、家庭、工作、社会的态度都应该值得重新思考。

       1978年的改革自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实践后打开闸门,从此翻腾的巨浪便日渐裹挟着封闭压抑的中国走进现代化、全球化的浪潮之中,而走过了四十载春秋的中国改革也已进入深水区,前行的道路愈加艰难。

       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都是清一色的国营企业,他们在国家母亲的无微不至的呵护下日渐臃肿,尾大不掉。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低下,公社化的经济生产方式使得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不高,私下搞一点副业更是在开历史倒车的行为。改革伊始顶层设计层面也是不甚明晰,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走错了就赶紧补救回头,继续摸索。而到了乡镇这一中国最基本的政治单位时更是成为投机倒把钻空子的滥觞。“投机倒把”虽然是一个贬义词,但在那个上下求索的年代无疑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各路神通,也启发了改革领导层的改革思路。

       中国民族企业脱胎于集体企业,一些精明强干的集体企业领导人或者一技之长的个体户早就嗅到有利可图的契机,率先脱离体制的枷锁进行雇佣劳动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引进研发方面的改革试验,利用政策法规的不完善和信息的不对称抓住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赚的人生的第一桶金,有的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或平地青云扶摇直上,或成就不朽商业神话;有的鼠目寸光,贪婪骄横,或身死名灭,或泯然众人。

      显然,早期的民族企业的发家史并不是很光彩,或多或少的都利用国营企业、集体企业的公有性质获得一些优质稀缺资源或者信息,在随后的扩张发展过程中又利用机巧的商业金融手法闪转腾挪将产权不够明晰的国营企业、乡镇集体企业转变为股份制企业甚至是私人企业。 

      还是那句话,改革都是自下而上的倒逼过程!而今天的倒逼过程何时开启?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To_be_to_thought/article/details/85096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