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管理挑战>> 归纳6 自我管理

今天,人必须学习自我管理。

因此,知识工作者面对完全新的挑战:
  一、我是谁?我的长处何在?我做事的方法为何?
  二、我归属何处?
  三、我的贡献是什么?
  四、对关系负责。
  五、管理下半生。

长处何在?

  数十年前,大多数人知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长处,根本无关紧要。一个人的工作与职业,出生时就已经注定了:农夫之子长大了做农夫,工匠之子长大成工匠,一个人如果不能继承父业,他就有辱天赋使命。但是现在,人可以选择要做的事,因此必须知己所长,才能知所归属。
  发现自己长处,只有惟一的方法,就是利用回馈分析法。这个方法是:每当做出重大决策或采取重要行动时,事先写下你所预期的结果。9到12个月之后,再以实际成果与当初的预期相互比较。

       

       运用回馈分析法之后,接下来应该:
  一、专注于你的长处。做你所擅长的工作,让长处得以发挥。
  二、加强你的长处。回馈分析法会指出,你在哪一方面需要改进技巧,或需要吸收新知,也会显示你在哪一方面的知识已经落伍了。我们可以借此了解该吸收哪一方面的知识或哪一方面的技能,以免被时代淘汰。
  三、找出任何由于知识上的傲慢而造成的严重无知,然后设法克服。许多学有专精的人,往往对其他领域的知识嗤之以鼻。
  例如,第一流的工程师常以人际关系的门外汉自居,并且沾沾自喜。相对地,人力资源工作者则经常以不懂基础会计学或计算方法而自傲。事实上,为了充分发挥长处,你应该设法去获得各种必要的能力与知识。

  另一个重点是,改正不良习惯:任何会妨碍绩效表现的习惯。这种习惯可以通过回馈分析法来发现。
  例如,伟大企划案所以会失败,是由于没有落实执行。许多绝顶聪明的人都以为,光靠想法就能移山填海,事实上,移山要靠推土机,而想法要用来指导推土机工作。许多企划人员以为,企划完成就表示工作大功告成,事实上,这只是"工作"的起点。他必须去找别人来实行,向别人解释计划,还要视情况做调整,最后再决定计划何时该告一段落。

  这种将预期与结果相互比较的做法,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显示出哪些是你不该做的事。在许多领域,我们往往缺乏天分,毫无才干或能力,就连勉强做到"马马虎虎"都不容易,所以应该避免这些领域的工作与任务。

  对于无能为力的领域,就不必再徒耗心力,试图改进。毕竟,从"毫无能力"进步到"马马虎虎"所需耗费的精力,远比从"一流表现"进步到'卓越境界"所需的功夫更多。大多数人,并不了解这一点,他们总是费尽心力,想让一个"毫无能力"的人变成"马马虎虎".事实上这些资源、时间,应该用来一个"表现一流"的人进步到"登峰造极".一个人的精力一定要用在自己所擅长的方面。

  我做事的方法为何?
  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他们到底怎样完成一件工作。相反,大多数人根本没有察觉到,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方法做事,并有不同的表现。因此他们常常以不适合他们的方式工作。
  会有这么多人搞不清楚他们如何完成一件工作,主因是,学生同一种方法完成作业。同时,老师面对众多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找出每个学生的独特之处。此外,老师还必须坚持,每位学生都必须在相同时间内、用相同方法完成相同的作业。因此每个人进人职场之后,也只会用同一种方式完成一件工作。教育领域也许是新科技能够产生最大影响的地方,必须设法让老师发觉,每一位学生如何学习,然后鼓励他以适合他的方式完成工作。

       就像人的长处一样,每个人的方式也不同。一个人的个性不管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早在进人职场之前,便大势已定。因而一个人在工作上表现如何,就如一个人擅长什么或不擅长什么,大致上也没有太多改变的余地。表现的方法可以略加调整,但是不太可能彻底改变。

       回馈分析可以指出,在这个人的工作表现中,有一点不顺畅,但无法找出原因。不过,通常也不难发现原因何在。只要有几年工作经验,就能够很快地发觉"我的工作表现如何",几种极平常的个性上的不同,就会影响一个人的表现。阅读者,还是倾听者?
  很少人知道,人在个性特质上有"阅读者"与"倾听者"的分别,晓得自己属于哪一种的人更少。
  艾森豪威尔担任欧洲盟军总司令时,一直是媒体宠儿。能够参加他的记者招待会,被视为无上光荣:艾森豪威尔将军对于记者所问的问题,永远展现掌握全局的威力。无论是情况的描述,或是政策的解释,他都能够用两三句交代清楚。可是10年之后,艾森豪威尔做了总统,那些当初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的记者,却满腹怨言:他的回答总是不得要领,而且常在不相干的主题上煤蝶不休。

  其中的原因在于,艾森豪威尔显然未曾认识到,他是阅读者而非倾听者。当他做盟军总司令时,幕僚会在记者会前半个小时,把记者所有的问题以书面写好,交给他过目,所以他能够掌握全局。艾森豪威尔当选总统之后,举行自由发问的记者会。结果,他根本听不懂记者在问什么。

  阅读者很难成为优秀的倾听者,反之亦然。勉强的结果,往往无法有所表现。我如何学习?
  想要了解自己如何表现,第二个重点是要掌握自己的学习方法。

       许多一流作家的在校学习成绩都很差。上学对他们而言,有如苦刑折磨。他们与其他学生的差别在于,作家通常无法借倾听与阅读来学习。他们要从写作中学习,偏偏学校不用这种方法,成绩自然不好。

  学习的方法很多。有的人用写作来学习。有人以抄写来学习。 

        史隆,通常在一些小型会议中决定公司的经营大计。会议一结束,史隆会立刻回到办公室,并且花好几个小时写一封信,给某一位参与会议的同事。信里面详述会议中所讨论的主要议题、召集会议的原因、会议中达成的结论、会议中已经提出而尚未解决的问题等等。为什么要这样做?史隆解释:"如果我不在会议结束后,马上将整个会议的过程回想一次,并且把它写下来。24小时之内我一定会忘记。"
  一位企业负责人,则是用说话来学习。他每个礼拜固定召集所有高层主管到他的办公室,对着他们讲上两三个钟头的话。通常他会拿政策性的议题开讲,每个议题都要以三种不同角度来讨论。他很少询问其他人的意见,只需要有听众听他讲话,这是他学习的方式。用讲话来学习,其实并非罕见,优秀的法庭辩护律师与医疗诊断专家都用这种方法来学习。

       接下来还要再问自己的是:"我适合与人共事,还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如果你与别人共事顺利,那么你必须再问:"在什么关系下共事?"
  有人适合担任部下。有人适合担任团队成员,有人适合做顾问。有些人具有担任教练与辅导者的天赋。
  有些人在压力下充分发挥,有些人只能在安定平稳的环境下工作。另外,你愿为鸡首,或为牛后?几乎每个人只适合一种环境。因此有些人在大型公司,如通用电器或花旗银行表现优异,到了小公司却一败涂地。

       你要问自己:"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在这伦理道德的测试上,每个人都可用一个简单的原则("对镜自照").
  最值得尊敬的政治家,就是本世纪初德国的驻英大使。他的前途一片光明,注定要担任更高的职务——不是德国首相,起码是外相。但是1906年,他却突然辞职。
  另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是:"我究竟是作为决策者,还是作为顾问较能发挥,并有所表现?"许多人担任顾问的角色得心应手,却无法承受做决策的负担与压力。相对地,也有许多人需要顾问来协助他们思考,然后才能做出决策,勇敢自信地付诸行动。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组织中的第二号人物,一旦接任最高主管的位置,往往不能胜任。最高主管的位置,需要的角色是决策者。强势决策者习惯挑选亲信担任第二序位职务,这个人扮演顾问的角色很杰出,但是做老大就不行了。尽管他很清楚要做什么决策,但就是无法承担实际决定的责任。
  切莫忘记:不要试图改变你自己,因为成功的机会很小。相反地,你应该努力改善你擅长的工作方式。还有,不要去尝试自己无法表现,或者只能勉强表现的工作。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对镜自照",就是问问你自己:"每天早晨,当我对镜自照,我希望看到的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道德",换个方式来说,就是一个很清楚的价值观,不论你在什么机构工作,都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是道德只是价值观体系的一部分。在一个机构里,组织的价值观如果与个人价值观不相容,这个人注定要遭遇挫折与失败。
  以一位成功的人力资源主管为例。她在原公司被购并之后,转任新公司,并被调升到她最擅长的职位,工作之一就是物色重要职位的人选。她向来主张,公司应该先从内部选拔,再向外界征才。但是新公司坚持先由外界找起,以便带来新血。两方面产生了基本观点上的不相容。无关政策,而是价值观的差异,代表了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的两种观点,以及企业?培养员工"这件事的不同观点。几年的挫折之后,她顾不得自己财务上的损失,毅然辞职。
  同样的问题,也可能发生在一家药厂。医药研发的方向,究竟要选择持续渐进的小型改良,还是不定期、昂贵而高风险的产品突破,基本上是两种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一方认为药厂的贡献在于帮助医生行医,另一方则以从事科学发现作为贡献的重点。
  企业经营应该追求短期成效或长期发展,同样也是价值观的问题。财务分析师一向认为两者可以兼顾。此中困难,企业家最清楚。当然,企业必须创造短期成效。但在任何涉及短期成效与长期发展之间的取舍,仍然是一种价值观的判断。
  组织与人一样,都必须有价值观。为了在组织中效力,并有所表现,个人价值观必须与组织价值观相容——不必完全一样,却必须近似至足以共存。


  价值观冲突时,何去何从?
  一个人的长处与他的表现,多半是一致的,但是,一个人的长处与他的价值观之间,有时却会出现冲突:一个人最擅长的事情,不见得是他觉得最有意义的事。如此一来,他的工作也许便不值得投人毕生精力。
  让我以自己为例。多年以前,我也曾经面临价值观与自己长处之间的抉择。30年代中期,我在伦敦从事投资银行业,我很擅长此道,表现绝佳。但是我不认为资产管理的工作是一种贡献。我领悟到,自己最重视的是人。一生致力,最后做个世上最有钱的人,对我毫无意义。尽管当时仍在经济大萧条时期,我家无恒产,也没有新的工作在等我,我还是决定辞职,结果这是正确的抉择。


  我归属何处?
  前面的几个问题,应该能让一个人,决定自己归属何处?但这并不是大多数人在初入职场时能决定的问题。
  大多数人往往要到二十好几,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到了这个年纪,至少应该知道长处是什么,如何表现,价值观是什么。然后才能决定他们的归属。再不然,他们至少也要能够决定,自己不该涉足什么样的工作领域。比方说,知道自己无法在大型组织内有所表现的人,或者是知道自己并非决策者的人,就不应该再考虑这些选择。知道自己的长处、做事的方式、价值观,才能理解自己,也才能有把握地承诺一个机会,担任某项任务。同时,也正因为了解自己,我们才能够说:"是的,我愿意做这件事,但是我认为这件事应该这样做……我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你能够期望我达成的是……我需要的时间是……"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人".
  成功的事业,不是靠规划得来的。当一个人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工作方法和价值观,做好准备来掌握机会时,事业自然开始发展。知道何去何从的人,即使资质平凡,也能有杰出表现。应是最终的检验标准。

       "我的贡献是什么"代表将知识转化为行动,这个问题的真谛是"我想贡献什么"以及"我应该贡献什么".
  长久以来,大多数人从来不需要问:"我的贡献是什么?"传统上,要做什么,不是职业本身的要求,就是老板对你的要求。直到最近,大多数人仍在做别人告诉他该做的事。
     大家开始问自己:"我想要做什么?"当时流行的回答是:"爱做什么,就做什么。"
  但是,很少人能"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并能有所贡献,又能自我实现。我们必须学习先问自己:"我的贡献应该是什么?"只有找到这个答案时,才看:"这与我的长处相合吗?这是我想做的吗?我觉得这会有挑战和报酬吗广要决定"我应该贡献什么"这个问题,必须也要问:"我可以在何处和如何发挥影响力?"
  找到这个答案,必须先考虑几个因素:第一,成效必须具有困难度与挑战性,也必须具有"延伸性"。但同时,成效也必须是能力可及的——设定遥不可及的目标,并非具有雄心,而是没有自知之明。第二,成效应该有其意义,应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第三,成效应该是明显可见,而且可以衡量的。

      以一位新上任医院院长为例。这是一家素负盛名的大型医院,但是声誉逐渐式微。新院长决定,他的贡献是要在两年之内,让医院在某项重要领域上,建立起卓越的标准。他选定院内庞大散漫的急诊室为目标,重新思考对急诊室的要求是什么?衡量成效的标准是什么?规定每个送进来的病人必须在60秒之内,受到合格护士的照顾。12个月内,这家医院的急诊室就成为全美国的典范,医院也在两年之内脱胎换骨,成功转型。
  对于"我的贡献应该是什么"的决定,必须在三个因素之间取得平衡。包括:"目前情况的要求是什么?"其次是:"我如何运用我的长处、我的工作方式、我的价值观,来完成这些必须完成的工作?"最后则是:"必须达到什么样的成果,才能有所不同?"经由这三个问题带出来的就是行动计划:做什么?从何处着手?如何开始?目标是什么?在多长的时间内完成?
  今天,我们对自己想做什么才真正可以有所选择。以往的工作不是由命运就是由老板替你决定了,而"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并不是真正的自由。因为那种不期待有什么结果的心态,并不能有所贡献,只有当我们问"我应当贡献什么"时,才是真正的自由,因为随之而来的,有不可分的责任。

       为关系负责任
  管理自己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为你的关系负责。关系的责任,可从两个部分来看。
  第一部分先要认识,每个人都是与你一样的个体,所以你必须了解共事者的长处、做事方法与价值观。听起来很容易,然而认真听进去的人却很少。
  举个常见的例子,某人在第一个职位上习惯写报告,因为当时的上司是个阅读者。换成倾听者型的上司之后,他继续写报告,报告不受重视,上司渐渐觉得这个人愚笨、无能又懒惰,注定他的失败厄运。假如这个人认真研究新上司,分析新上司的做事方式,本可避免这样的下场。
  你的上司也是人,同样有权利按照最适合他们的方式工作。观察、了解他们的工作方法,探询"上司的长处是什么,他如何工作并获致成效","他的价值观是什么",然后调整自己,让上司能按他的方法更有效地工作,正是部属的责任,也是"管理上司"的秘诀所在。
  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应用在同事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方式,每个人也都有权按自己的方式工作。重要的是他们的表现,以及他们的价值观,不是他们的工作方式。提高"效率"的第一个秘诀就是;了解与自己共事的人,了解自己的上游工作者的长处、工作方式、价值观,并善加运用。工作上的关系,建立在"人"上的基础、与"工作"上的基础同样重要。
  第二个部分,是要负起沟通的责任。在思考了"我的长处是什么,我的工作方式是什么,我的价值观是什么,我的贡献应该是什么"等问题之后,接下来必须问:"谁必须知道这些?谁的工作必须依赖我?我的工作又必须依赖谁?"同时让他们知道以上问题的答案。
  每次我担任顾问工作,最先听到的问题都是个性上的冲突。这些冲突所以发生,都是因为不了解别人在做什么、如何工作、专注于什么贡献、期待什么成效。而不了解的原因,则是由于大家从来不关心,自然也没有人来告诉他。
  与其说这是因为人的愚笨,倒不如说这是因为历史上由来已久并没有这种需要。

       事实上,知识工作者应该要求跟他一起工作的人,调整他们的行为,配合知识工作者的长处与工作方式。而他所得到的回馈总会是正面、肯定的。
  今天,组织的基础不再是权力,而是信赖。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并不必然表示互相喜爱,而是代表互相了解。因此,为关系负责,绝对有其必要。

管理你的下半生

       个人的工作生涯将比组织的生涯更长。这将带来全新的挑战——"下半生要做什么?"
  我们不能期待30岁时任职的公司,在我们60岁时仍然存在。同样,四五十年从事相同的工作,对一个人来说也太久了,他会退步、感到厌烦、丧失所有工作中的乐趣,成为自己以及周遭所有人的负担。
  今天,大部分的人都与他人共同工作,分担不同职务与责任。例如一位营销副总裁,熟悉销售工作,但是对于定价、广告、包装等从来没有做过的工作,可能一窍不通。所以负责这些工作的人,必须让这位副总裁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工作理由、工作方法,以及预期目标。
  如果副总裁对这些高级知识工作者的工作不了解,错并不在他,而在这些人本身,因为他们没有尽到对副总裁的责任。相对地,这位副总裁的责任,就是要让所有的共事者了解他对营销的看法,他的目标。他的工作方法、他对自己与对其他人的期待。

      *************************************************************************************************************************
  即使是完全了解"工作关系"重要性的人,通常也不会告诉他们的同事,同时也不会问他们。因为他们害怕被认为冒昧、愚笨。他们错了!任何人向他的同事说:"我最擅长……我的工作方法是……我的价值观是……我想专注的贡献是……我所期待的结果是…?所得到的回报总是:"这真是太有帮助了!你怎么不早告诉我。"

       *************************************************************************************************************************

       企业主管频传中年危机,原因多半都是厌烦。大多数主管活到了45岁,早已攀上事业生涯的高峰。20年来的反复磨炼,让他们在工作上驾轻就熟,但是同样的工作已不再意味着学习、贡献、挑战与满足,而以后却还有20多年的路要走。所以,重视自我管理的人,会逐渐走上开创第二事业之路。(或许过于熟悉的事物,如果没有更大的发展,就会逐渐失去兴趣)

     

       今天,大部分工作者都是知识工作者,知识工作者做了40年相同的工作之后,会因为缺乏挑战性和一成不变而感到厌烦。因此,管理自己,日益需要为自己的下半辈子预做准备。

  发展第二事业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实际去开创一个新事业。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跳槽,例如,大型企业某个事业部的财务长辞职担任中型医院的财务长。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完全转换跑道,换一个行业去做。例如,企业主管转任政府公职或去念神学,或者,做了20年的中层经理人放弃原有事业去念法律,成为小镇律师。         

       第二种规划下半生的方法,是发展平行的工作。有许多经营原来事业相当成功的人,以全职、兼职或顾问等方式,继续留在本行,同时另外兼任一份平行工作,通常是为某个非营利性机构,每周工作若干小时。例如,负责教会管理工作,或者担任本地女童军协会会长。他们也可能经营某个受虐妇女收容中心,或在图书馆担任儿童书籍管理员,担任学校董事等等。

  第三种方法,就是所谓的社会创业。这些人同样把原本的事业经营得非常成功,也热爱现有工作,但是工作不再带来挑战,所以他们虽然继续从事原有工作,投入的时间却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他们再创事业,多半是非营利机构。

      例如布福特,他一手创立的电视公司,多年来经营得非常成功,后来他创立了一个同样很成功的非营利性机构,如今他又要另外成立一个机构,专门指导社会创业家,如何在经营原有事业之外,同时管理自己的非营利性组织。

  想要管理下半生,有一个先决条件:必须及早准备。你必须在进人之前,早已有所动作。我所认识的社会创业家,都是在原有事业尚未发展至高峰之前,就已经开始为心中选定的第二事业奠定基础。及早发展第二种人生兴趣,还有另外一个理由。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有时难免会遭遇重大的挫折。

  能干的工程师在42岁时,错失晋升机会;优秀的大学教授在42岁时,发现自己争取不到知名学府的聘书。工作挫折之外,可能还有家庭悲剧:婚姻破裂、痛失子女……在这些时刻,第二种人生兴趣,便可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比方,工作上受挫的工程师,也许会在教会司库的工作上找到成就感。家庭破碎的人,也许会从外界活动中发现社区就是一个大家庭。

        知识社会,是一个崇尚成功的社会。期待人人都会成功只是幻想。对大多数人来说,能够避免失败,已属不易。有人成功,必然就有人失败。正因为如此,重要的是要让每个人都能找到一方可以有所贡献。发挥影响力的人生领域,使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人生有意义,有分量。换句话说,开创人生的第二领域,不论是开创第二事业、平行事业或者社会事业,都可为自己带来成为一个领导者、受到他人尊敬、成为成功人士的机会。

   

 自我管理的革命
  事实上,自我管理要靠个人做出极大的努力。每个知识工作者在管理自己时,必须以企业最高主管的心态来思考与行动。
  自我管理也需要我们在许多想法和观念来个彻底的转变。更进一步来看,从体力工作者转变为自我管理的知识工作者,也给社会结构带来了严重挑战。以往的社会,认为有两件事是理所当然:第一,组织比员工长寿;第二,大多数员工不敢有所异动。今天正好相反。知识工作者的事业生涯比组织的平均寿命要长,而且他们可以来去自如。在美国,人员的流动司空见惯。但是,即使在流动性高的美国,"员工比组织长寿屈此要为自己的下半生做准备",也是一个新现象,很多人都没有准备好。在其他发达国家,人员不流动才是正规,这代表了"稳定".
  在德国,直到最近,一个人到了16岁,职业和终生已大致确定。如果在10岁还没有进中学,以后就别想上大学了。见习生涯如果选定了从事技工或银行职员,也从此决定了终生职业生涯。一般说来,从一个职业转换到另外一个职业是匪夷所思的。
  面对最大挑战,并且最不容易改变的将是日本。日本的成功,一向是基于整个组织的稳定——组织里的成员,终身都不改变职业和雇主。这样的例子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因此,在日本的组织里,组织一向管理个人,个人别无选择。
  我衷心盼望日本可以找到一种方式,一方面保存社会的和谐同时在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知识工作者有流动性。这样的模式不仅将是日本的成功,也会为现今的社会带来一种新典范。但这样做的日本,将是与今天大不相同的日本。
  其他发达国家亦然,能够管理自己的知识工作者,就会使整个社会转型,带来新的面貌。
  本书特意只讨论有关管理方面的挑战。但是在本书中所讨论的,影响所及,却远超过管理的范围,也远超出个人和他的事业生涯。本书真正关注的是:
  我们社会的未来。

      

猜你喜欢

转载自542255641.iteye.com/blog/2286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