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心理学上的自我界限(学习记录)

本我、自我与超我

在心理动力论中,本我、自我与超我是由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之结构理论所提出,精神的三大部分。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相关概念,以解释意识和潜意识的形成和相互关系。“本我”(完全潜意识,不受主观意识的控制)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

本我

本我:是在无意识形态下的思想,代表思绪的原始程序。它的能量是来自“最大的储水池”(the great reservoir)。只有本我是一与生俱来的人格。它是人最为原始的、属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生气、性欲(英语:libido)等;此字为弗洛伊德根据乔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的作品所建。

本我为与生俱来的,亦为人格结构的基础,日后自我及超我即是以本我为基础而发展。本我只遵循一个原则——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而不关心社会的规则,意为追求个体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饱足与性欲的满足,以及避免痛苦或不愉快。

它不能忍受任何挫折,就像一个被溺爱的小孩子,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弗洛伊德认为,享乐原则的影响最大化是在人的婴幼儿时期,也是本我思想表现最突出的时候。本我没有对错判断力,也有想自我破坏的欲望。

意涵:仅注意人类生物需要的满足,透过社会化的过程,把人类的“本我”加以限制驯服。

自我

心理学上的自我:这个概念是许多心理学学派所建构的关键概念,虽然各派的用法不尽相同,但大致上共通是指个人有意识的部分。

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自我用现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暂时中止了快乐原则。由此,个体学会区分心灵中的思想与围绕着个体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环境中进行调节,如延迟享乐。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

另一易混淆的概念是自性(self),则包括无意识。心理学上关于自我的研究的方法上十分复杂,并常牵涉到哲学中的形而上学。

意涵:个人的生物欲望和社会规范之间相互协调折衷,所表现出来的“自我”。

超我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道德原则支配,想要完美,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超我是父亲形象与文化规范的符号同化,由于对客体的冲突,超我倾向于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对立场,而对“自我”带有侵略性。

超我以道德心的形式运作,维持个体的道德感、回避禁忌,而令到自我左右为难。超我的形成发生在恋母情结的崩解时期,是一种对父亲形象的内化认同,由于小男孩无法成功地维持母亲成为其爱恋的客体,对父亲可能对其的阉割报复或惩罚产生阉割情结(castration anxiety),进而转为认同父亲。

意涵:因应社会文化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期待,形成“超我”的动力。

本我、自我、超我的关系

本我,自我,超我构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从它们之间的联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几乎是永久对立的,为了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自我需要进行调节。

若个人承受的来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时,自我就会帮助启动防御机制,并称为心理防卫机制 或自我防卫机制。防御机制有:压抑、否认、退行、抵消、投射、升华等等。

现实原则内涵

亦称“唯实原则”,精神分析学派用语。自我活动遵循力求快乐,但受现实制约的原则。个体要维持生存,但必须受现实条件的限制,自我遵从现实原则,协调本能与现实的关系,延迟紧张释放、欲望满足,保持与环境的和谐。

弗洛伊德的现实原则

弗洛伊德提出的适于自我的精神功能活动原则。他认为,现实原则是伴随和扶助自我发展的。本我内的各种本能冲动从一开始到它们发展的终结都追求快乐目的, 自我最初也为此而奋斗。

但不久之后自我便懂得要对本我的快乐原则进行矫正, 以避免遭受不必要的痛苦或外界的惩罚。从而自我便不再为快乐原则所左右,而受制于现实原则。现实原则帮助自我延迟紧张的释放和欲望的满足,直到现实中有适当的、可供利用的目标、环境条件允许时为止。

现实原则的发展不是要取代快乐原则,恰恰相反,现实原则归根到底也是以快乐为目的的。不过由于虑及客观现实,而暂时地延缓了本我的需要。

弗洛伊德把受本能支配寻求快乐视为“快乐原则”,目的在于追求最大的快乐和最小的痛苦;把服从现实制约称为“现实原则”。本能代表的仅仅是自我,它遵循快乐原则,要满足自己的原始生物欲望,寻求快乐。

可是它要受到遵守现实原则的自我约束,一旦本我不能满足,超我还能产生升华作用。当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冲突的时候,本能被迫接受一种压制性管制。

认识心理学上所谓的“自我界限”

不妨以婴儿的成长为例。婴儿出生最初七个月,还无法分辨自我和外部世界的界限。当他在地板上爬来爬去的时候,感觉整个世界都跟着一起移动;他感觉饥肠辘辘时,以为整个世界与他一块儿挨饿;他看见母亲活动身体,以为自己也跟着母亲一同活动;母亲哼唱起摇篮曲,他以为那是他自己的声音。在新生婴儿的感觉里,在一切移动和固定的事物之间,在他和周围的人群之间,在单个个体和整个世界之间,没有任何界限和差别。

随着婴儿慢慢成长,认识和经验不断增加,于是发现他和世界不是一回事。他感觉饥饿,母亲不见得立刻出现,并给他饮水喂食;他想玩耍时,母亲未必能及时配合,与他一起玩简单的游戏。他的意愿和母亲的行为,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在这种情况下,婴儿的“自我”产生,自我意识开始出现。

通常,婴儿的自我意识能否健康发展,取决于同母亲的关系是否融洽。婴儿失去母亲的爱,或母亲患有严重的性格缺陷,就会使婴儿和母亲的关系遭到干扰,随着婴儿长成儿童直至成年人,其自我意识就会出现障碍。当婴儿意识到他的愿望是他自己的,而不是周围世界的愿望,他就开始在自己和世界之间做出区分。

他想活动的时候,他的胳膊甚至先于眼睛活动,可是童床和天花板却没有活动,于是婴儿知道,他的胳膊和他的愿望紧密相连,因此胳膊是他的“财产”,而不是别的东西,更不是别人的胳膊。

在出生第一年,我们作为婴儿,就知道了一些基本常识:我们是谁,我们不是谁;我们是什么,我们不是什么。出生一年后,我们就清楚地知道:这是我的胳膊、我的脚、我的头、我的舌头、我的眼睛,甚至我的视角、我的声音、我的想法、我的肚子疼、我的感觉……此时,我们已能区别出自己和外在世界更多的不同,能够认识到身材的大小、体能的局限性,这样的认知就是所谓的“自我界限”

自我界限,故名思意就是自我的边界。自我边界,就是一道区分自己和非自己的一条界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图,自我边界就是圆圈,他的功能就是区分圆里和圆外,使其成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就像皮肤对于人体而言。

只有清楚的了解自我界限,才能与别人保持清楚的界限而又不显得疏离和孤高。

认识自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是我们从未放弃。

资料大部分来自维基百科,本文是学习记录,毕竟遗忘会让所有的投入都白白浪费。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44721831/article/details/105879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