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一】绪论

(一)经典物理不能解决的问题

1.黑体辐射

  黑体辐射的能量密度与辐射的波长相关,可以写成:

\[ρ(E)=f(\lambda) \]

  不少物理学家对其定量公式作了分析,但或多或少出现了问题,最后由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假设才得以解决:

\[E=hv=\frac{hc}{\lambda} \]

相关学者 理论 与实验数据比较
维恩 Wien 热力学 长波部分误差较大
瑞利 Rayleigh
金斯 Jeans
经典电动力学
统计物理学
"紫外灾难"
普朗克 Planck 能量子假设 与实验符合较好

2.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Einstein)首先提出了光量子论,认为光子具有粒子性。光量子的能量与普朗克的能量子相同。当电子吸收光量子时:

\[E_e=\frac{1}{2} m_e v_e^2=hv-W_0 \]

  其中W0为逸出功,只有光量子能量大于该值才产生光电流而与光强无关

  后来康普顿compton)散射实验也证明了这个结论:当光子与电子碰撞后,动量下降,从而能量下降,由此频率下降,波长边长:

\[p\downarrow\overset{E=m_0^2v^4+p^2c^2}{\implies}E\downarrow\overset{E=hv}{\implies}v\downarrow\overset{\lambda=\frac{c}{v}}{\implies}\lambda\uparrow \]

3.氢原子光谱

  氢原子光谱的波长并非连续谱,而是遵循如下的公式:

\[v=R_\infin(\frac{1}{n'^2}-\frac{1}{n^2}) \space \space\space\space n'=n+i \space\space n,i\in Z^+ \]

  其中R为里德堡常数:

\[R_\infin=\frac{m_e e_s^4}{4\pi \hbar^3 c}\space\space[e_s=\frac{e}{\sqrt{4\pi\varepsilon_0}}] \]

  玻尔提出了轨道量子化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在这个条件下电子将在特定轨道运行,且通过跃迁放出特定波长的光子:

\[\vec{L}=\oint\vec{p} d \vec{r}=mh \space\space m\in Z \\ \space \\ v=\frac{|E_n-E_m|}{h} \]

  后来索末菲Sommerfeld)将这个量子化条件进一步总结为:

\[\oint p d q =(n+\frac{1}{2})h\space\space n\in Z^+ \]

  其中p为广义动量,q为广义坐标。

(二)微粒的波粒二象性

  德布罗意De Brogile)提出了物质波的概念:除光以外,微粒也有波粒二象性,其波形式为自由粒子平面波

\[\Psi=e^{\frac{i}{\hbar}(\vec{p}\cdot\vec{r}-E\cdot t)} \]

  其德布罗意波长为:

\[\lambda=\frac{h}{p}=\frac{h}{\sqrt{2mE}}(非相对论) \]

  例如被电压U加速的电子,有:

\[\lambda=\frac{h}{\sqrt{2m_e eU}}=\frac{12.26}{\sqrt{U}} \space\space\space\space \sqrt{V}\cdot\text{\AA} \]

  当U大约为150V时,波长约为1Å,相当于晶格常数的量级。后来戴维孙Davission)和革末Germer)利用电子衍射实验证明了电子具有波动性。(另外还有TompsonReid,前者和戴维孙因此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奖)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Rita-Raz-Litt/p/QM-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