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_spark二—RDD

spark内存计算框架

1. RDD是什么

  • RDD(Resilient Distributed Dataset)叫做弹性 分布式 数据集,是Spark中最基本的数据抽象,它代表一个不可变、可分区、里面的元素可并行计算的集合.
    • Dataset: 就是一个集合,存储很多数据.
    • Distributed:它内部的元素进行了分布式存储,方便于后期进行分布式计算.
    • Resilient: 表示弹性,rdd的数据是可以保存在内存或者是磁盘中.

2. RDD的五大属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1)A list of partitions
    • 一个分区列表,数据集的基本组成单位。

这里表示一个rdd有很多分区,每一个分区内部是包含了该rdd的部分数据, spark中任务是以task线程的方式运行, 一个分区就对应一个task线程。

用户可以在创建RDD时指定RDD的分区个数,如果没有指定,那么就会采用默认值。
val rdd=sparkContext.textFile("/words.txt")
如果该文件的block块个数小于等于2,这里生产的RDD分区数就为2
如果该文件的block块个数大于2,这里生产的RDD分区数就与block块个数保持一致

  • (2)A function for computing each split
    • 一个计算每个分区的函数

Spark中RDD的计算是以分区为单位的,每个RDD都会实现compute计算函数以达到这个目的.

  • (3)A list of dependencies on other RDDs
    • 一个rdd会依赖于其他多个rdd

这里就涉及到rdd与rdd之间的依赖关系,spark任务的容错机制就是根据这个特性(血统)而来。

  • (4)Optionally, a Partitioner for key-value RDDs (e.g. to say that the RDD is hash-partitioned)
    • 一个Partitioner,即RDD的分区函数(可选项)

当前Spark中实现了两种类型的分区函数,
一个是基于哈希HashPartitioner,(key.hashcode % 分区数= 分区号)

另外一个是基于范围的RangePartitioner。只有对于key-value的RDD,并且产生shuffle,才会有Partitioner, 非key-value的RDD的Parititioner的值是None。

  • (5)Optionally, a list of preferred locations to compute each split on (e.g. block locations for an HDFS file)
    • 一个列表,存储每个Partition的优先位置(可选项)

这里涉及到数据的本地性,数据块位置最优。 spark任务在调度的时候会优先考虑存有数据的节点开启计算任务,减少数据的网络传输,提升计算效率。

3. 基于spark的单词统计程序剖析rdd的五大属性

  • 需求

HDFS上有一个大小为300M的文件,通过spark实现文件单词统计,最后把结果数据保存到HDFS上

  • 代码

    sc.textFile("/words.txt")
    .flatMap(_.split(" "))
    .map((_,1))
    .reduceByKey(_+_)
    .saveAsTextFile("/out")
    
  • 流程分析
    rdd的五大属性.png

4. RDD的创建方式

  • 1、通过已经存在的scala集合去构建

    val rdd1=sc.parallelize(List(1,2,3,4,5))
    val rdd2=sc.parallelize(Array("hadoop","hive","spark"))
    val rdd3=sc.makeRDD(List(1,2,3,4))
    
  • 2、加载外部的数据源去构建

    val rdd1=sc.textFile("/words.txt")
    
  • 3、从已经存在的rdd进行转换生成一个新的rdd

    val rdd2=rdd1.flatMap(_.split(" "))
    val rdd3=rdd2.map((_,1))
    

5. RDD的算子分类

  • 1、transformation(转换)
    • 根据已经存在的rdd转换生成一个新的rdd, 它是延迟加载,它不会立即执行
    • 例如
      • map / flatMap / reduceByKey 等
  • 2、action (动作)
    • 它会真正触发任务的运行
      • 将rdd的计算的结果数据返回给Driver端,或者是保存结果数据到外部存储介质中
    • 例如
      • collect / saveAsTextFile 等

6. RDD常见的算子操作说明

6.1 transformation算子

转换 含义
map(func) 返回一个新的RDD,该RDD由每一个输入元素经过func函数转换后组成
filter(func) 返回一个新的RDD,该RDD由经过func函数计算后返回值为true的输入元素组成
flatMap(func) 类似于map,但是每一个输入元素可以被映射为0或多个输出元素(所以func应该返回一个序列,而不是单一元素)
mapPartitions(func) 类似于map,但独立地在RDD的每一个分片上运行,因此在类型为T的RDD上运行时,func的函数类型必须是Iterator[T] => Iterator[U]
mapPartitionsWithIndex(func) 类似于mapPartitions,但func带有一个整数参数表示分片的索引值,因此在类型为T的RDD上运行时,func的函数类型必须是(Int, Interator[T]) => Iterator[U]
union(otherDataset) 对源RDD和参数RDD求并集后返回一个新的RDD
intersection(otherDataset) 对源RDD和参数RDD求交集后返回一个新的RDD
distinct([numTasks])) 对源RDD进行去重后返回一个新的RDD
groupByKey([numTasks]) 在一个(K,V)的RDD上调用,返回一个(K, Iterator[V])的RDD
reduceByKey(func, [numTasks]) 在一个(K,V)的RDD上调用,返回一个(K,V)的RDD,使用指定的reduce函数,将相同key的值聚合到一起,与groupByKey类似,reduce任务的个数可以通过第二个可选的参数来设置
sortByKey([ascending], [numTasks]) 在一个(K,V)的RDD上调用,K必须实现Ordered接口,返回一个按照key进行排序的(K,V)的RDD
sortBy(func,[ascending], [numTasks]) 与sortByKey类似,但是更灵活
join(otherDataset, [numTasks]) 在类型为(K,V)和(K,W)的RDD上调用,返回一个相同key对应的所有元素对在一起的(K,(V,W))的RDD
cogroup(otherDataset, [numTasks]) 在类型为(K,V)和(K,W)的RDD上调用,返回一个(K,(Iterable,Iterable))类型的RDD
coalesce(numPartitions) 减少 RDD 的分区数到指定值。
repartition(numPartitions) 重新给 RDD 分区
repartitionAndSortWithinPartitions(partitioner) 重新给 RDD 分区,并且每个分区内以记录的 key 排序

6.2 action算子

动作 含义
reduce(func) reduce将RDD中元素前两个传给输入函数,产生一个新的return值,新产生的return值与RDD中下一个元素(第三个元素)组成两个元素,再被传给输入函数,直到最后只有一个值为止。
collect() 在驱动程序中,以数组的形式返回数据集的所有元素
count() 返回RDD的元素个数
first() 返回RDD的第一个元素(类似于take(1))
take(n) 返回一个由数据集的前n个元素组成的数组
takeOrdered(n, [ordering]) 返回自然顺序或者自定义顺序的前 n 个元素
saveAsTextFile(path) 将数据集的元素以textfile的形式保存到HDFS文件系统或者其他支持的文件系统,对于每个元素,Spark将会调用toString方法,将它装换为文件中的文本
saveAsSequenceFile(path) 将数据集中的元素以Hadoop sequencefile的格式保存到指定的目录下,可以使HDFS或者其他Hadoop支持的文件系统。
saveAsObjectFile(path) 将数据集的元素,以 Java 序列化的方式保存到指定的目录下
countByKey() 针对(K,V)类型的RDD,返回一个(K,Int)的map,表示每一个key对应的元素个数。
foreach(func) 在数据集的每一个元素上,运行函数func
foreachPartition(func) 在数据集的每一个分区上,运行函数func

7. RDD常用的算子操作演示

  • 为了方便前期的测试和学习,可以使用spark-shell进行演示

    spark-shell --master local[2]
    

7.1 map

val rdd1 = sc.parallelize(List(5, 6, 4, 7, 3, 8, 2, 9, 1, 10))

//把rdd1中每一个元素乘以10
rdd1.map(_*10).collect

7.2 filter

val rdd1 = sc.parallelize(List(5, 6, 4, 7, 3, 8, 2, 9, 1, 10))

//把rdd1中大于5的元素进行过滤
rdd1.filter(x => x >5).collect

7.3 flatMap

val rdd1 = sc.parallelize(Array("a b c", "d e f", "h i j"))
//获取rdd1中元素的每一个字母
rdd1.flatMap(_.split(" ")).collect

7.4 intersection、union

val rdd1 = sc.parallelize(List(5, 6, 4, 3))
val rdd2 = sc.parallelize(List(1, 2, 3, 4))
//求交集
rdd1.intersection(rdd2).collect

//求并集
rdd1.union(rdd2).collect

7.5 distinct

val rdd1 = sc.parallelize(List(1,1,2,3,3,4,5,6,7))
//去重
rdd1.distinct

7.6 join、groupByKey

val rdd1 = sc.parallelize(List(("tom", 1), ("jerry", 3), ("kitty", 2)))
val rdd2 = sc.parallelize(List(("jerry", 2), ("tom", 1), ("shuke", 2)))
//求join
val rdd3 = rdd1.join(rdd2)
rdd3.collect
//求并集
val rdd4 = rdd1 union rdd2
rdd4.groupByKey.collect

7.7 cogroup

val rdd1 = sc.parallelize(List(("tom", 1), ("tom", 2), ("jerry", 3), ("kitty", 2)))
val rdd2 = sc.parallelize(List(("jerry", 2), ("tom", 1), ("jim", 2)))
//分组
val rdd3 = rdd1.cogroup(rdd2)
rdd3.collect

7.8 reduce

val rdd1 = sc.parallelize(List(1, 2, 3, 4, 5))

//reduce聚合
val rdd2 = rdd1.reduce(_ + _)
rdd2.collect

val rdd3 = sc.parallelize(List("1","2","3","4","5"))
rdd3.reduce(_+_)

这里可能会出现多个不同的结果,由于元素在不同的分区中,每一个分区都是一个独立的task线程去运行。这些task运行有先后关系

7.9 reduceByKey、sortByKey

val rdd1 = sc.parallelize(List(("tom", 1), ("jerry", 3), ("kitty", 2),  ("shuke", 1)))
val rdd2 = sc.parallelize(List(("jerry", 2), ("tom", 3), ("shuke", 2), ("kitty", 5)))
val rdd3 = rdd1.union(rdd2)

//按key进行聚合
val rdd4 = rdd3.reduceByKey(_ + _)
rdd4.collect

//按value的降序排序
val rdd5 = rdd4.map(t => (t._2, t._1)).sortByKey(false).map(t => (t._2, t._1))
rdd5.collect

7.10 repartition、coalesce

val rdd1 = sc.parallelize(1 to 10,3)
//打印rdd1的分区数
rdd1.partitions.size

//利用repartition改变rdd1分区数
//减少分区
rdd1.repartition(2).partitions.size

//增加分区
rdd1.repartition(4).partitions.size

//利用coalesce改变rdd1分区数
//减少分区
rdd1.coalesce(2).partitions.size


//repartition:  重新分区, 有shuffle
//coalesce:     合并分区 / 减少分区 	默认不shuffle   
//默认 coalesce 不能扩大分区数量。除非添加true的参数,或者使用repartition。

//适用场景:
    //1、如果要shuffle,都用 repartition
    //2、不需要shuffle,仅仅是做分区的合并,coalesce
    //3、repartition常用于扩大分区。

7.11 map、mapPartitions 、mapPartitionsWithIndex

val rdd1=sc.parallelize(1 to 10,5)
rdd1.map(x => x*10)).collect
rdd1.mapPartitions(iter => iter.map(x=>x*10)).collect

//index表示分区号  可以获取得到每一个元素属于哪一个分区
rdd1.mapPartitionsWithIndex((index,iter)=>iter.map(x=>(index,x)))

map:用于遍历RDD,将函数f应用于每一个元素,返回新的RDD(transformation算子)。
mapPartitions:用于遍历操作RDD中的每一个分区,返回生成一个新的RDD(transformation算子)。

总结:
如果在映射的过程中需要频繁创建额外的对象,使用mapPartitions要比map高效
比如,将RDD中的所有数据通过JDBC连接写入数据库,
如果使用map函数,可能要为每一个元素都创建一个connection,这样开销很大,
如果使用mapPartitions,那么只需要针对每一个分区建立一个connection。

7.12 foreach、foreachPartition

val rdd1 = sc.parallelize(List(5, 6, 4, 7, 3, 8, 2, 9, 1, 10))

//foreach实现对rdd1里的每一个元素乘10然后打印输出
rdd1.foreach(x=>println(x * 10))

//foreachPartition实现对rdd1里的每一个元素乘10然后打印输出
rdd1.foreachPartition(iter => iter.foreach(x=>println(x * 10)))

foreach:用于遍历RDD,将函数f应用于每一个元素,无返回值(action算子)。
foreachPartition: 用于遍历操作RDD中的每一个分区。无返回值(action算子)。


总结:
一般使用mapPartitions或者foreachPartition算子比map和foreach更加高效,推荐使用。
发布了70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25 · 访问量 6378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TU_JCN/article/details/103735098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