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之堆的精简要点总结

优先队列

  • 普通队列:先进先出;后进后出
  • 优先队列:出队顺序和入队顺序无关;和优先级相关

实现

生活中一般使用二叉堆,及该堆是一个完全二叉树,而堆又可以分为最大堆,最小堆,最大索引堆,最小索引堆。最大(最小)堆具有删除堆顶节点和插入节点两个功能,而除上述两个功能外,最大(最小)索引堆本身具有可以修改节点的特点。

  1. 堆化:因为堆满足完全二叉树的条件,所以新插入的节点应在堆底的末位后一位,之后对该节点从下到上的堆化,一般直接与其父节点作比,大于则交换,直到无需交换,使其满足最大堆(最小堆)的条件。
  2. 删除堆顶节点:将堆顶节点拿出即将最大(最小)值拿出,是利用堆特性重要的一步,一般将堆顶节点拿出后,使用堆底末位节点进行补位,然后从堆顶自上而下进行堆化,可以保证完全二叉树的性质,又可以保证父节点元素大于(小于)子节点元素。
  3. 索引堆:由于元素的形式不同所占内存不同,如果采用只对索引堆化的形式,则减小操作内存,避免大量的内存读写操作,索引堆由:索引数组,元素数组,反索引数组组成。元素数组只用于存储元素,索引数组体现形式为堆,即堆化过程只是针对索引数组,这两者可以保证可以通过索引修改元素,同时保持最大(最小)堆的特性。反索引数组用于在修改元素数组中的元素之后,获取该元素索引在堆(索引数组)中的位置,进而执行堆化操作保证其堆的特性。

二叉堆

用数组存储二叉堆

//从1开始索引
parent (i) = i/2
left child (i) = 2*i
right child (i) = 2*i+1

//从0开始索引
parent (i) = (i-1)/2
left child (i) = 2*i+1
right child (i) = 2*i+2

性能对比

入队 出队
普通数组 O(1) O(n)
顺序数组 O(n) O(1)
O(lgn) O(lgn)

堆排序

堆排序则是建立在堆这个数据结构之上的一种排序算法,该算法需要对原数组进行堆化,然后依次取堆顶元素(最大值或最小值)以达到排序的目的。比较经典的是原地堆排序,及讲取出堆顶元素的操作换为直接交换堆顶元素和堆底末位元素,并执行自上而下的堆化操作。所以排序时间=堆化操作+排序操作,为 n n 次入队和出队操作,时间复杂度为 O ( n l o g n ) O(nlogn)

发布了31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42 · 访问量 1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Flame_alone/article/details/104253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