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勇莽成长岁月: 职场初期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flyforfreedom2008/article/details/90670798

技术人成长,却不仅仅是技术上,其中很重要的一面是心智的成长,心智的成长跟个人的思考习惯相关,思考习惯又和一个人的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性格又主要是由成长环境和教育铸就的。

我不仅聊过自己的少年时代:

我的野蛮成长岁月-少年时代

也聊过自己的大学时代:

我的不羁成长岁月-大学时代

如果你都看过了,是不是颇有“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味道呢?大学之后,顺其自然地,我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因职业生涯比较长,今天我只先聊聊职场初期,我那勇莽而纠结的成长岁月。

那时候,大学生活被我唾为不堪回首,但是对即将到来的职场生活,我还是充满了期待,并曾经在一些文章中用这段话来描述了大学毕业时的复杂心情:“窗外是眩蓝的天空,一只孤鸿高翔在碧空,正振翅着冲向云霄,它是那样的渴望温暖,要飞往靠近太阳的地方,翅膀下面狂风的呼嚎,奏成一支沉重的叹曲”。看吧,即便回首向来萧瑟处唯有一声长叹,也不妨碍我对未来有更美好的憧憬。

先回到毕业找工作的日子吧。

大四第一个学期,很多公司到我们学校开展校招工作,我也过去看了一些软件开发的职位并投了简历,已经不记得当时怎么写的简历了。很快地,就接到了一家公司的电话,说简历筛选已通过,通知我去参加公司统一的校招笔试,职位是其软件出口事业部的开发工程师。参加笔试时,感觉有些题目答得不太好,回校后也不抱什么希望。但没过几天,又接到电话了,告知我已经通过笔试,需要过去再面试一轮。反正最后,我拿到了offer,时间是当年的10月份,大四上学期才开始不久。

就这样,我的第一次求职经历几乎没有任何波折,而且是在离毕业还有较长一段时间的时候,就早早定了下来。记得当时给的月薪是3k,不过在十多年前,尤其是对我这样在北京上学期间一年生活费大约也就3k的穷小子来说,已是受宠若惊。所以在大四剩下的时间里,我再也没有尝试去应聘其它公司的工作,也不知道我其实可以进行更多的选择,贫穷,可能真的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然而要说明的是,我并不鼓励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挑挑拣拣、这山望着那山高,而是在稍微有选择权时,能做出相对适合自己的选择。我当时限于自己的处境和想象力的贫乏,并没有去想过自己还有什么更适合的选择,而让我现在能进行这一反思的原因,估计是因为这份工作后来也成为我职业生涯中最短暂的一份。

话说这第一份工作,其实我表现得还不错,和同时期入职的其它应届生相比,我因为在学校里就有比较多的编程经验,因此上手很快,领导对我也比较重视,经常给我分派相对有难度的工作任务。在内部培训会上,我因为回答了C语言和汇编语言之间差别的一个问题,然后某总经理当场跟旁听的人事说你先记下这位同学的姓名,到时候培训考核给他满分。当时公司有个内部系统,鼓励大家发表技术文章,虽然初出茅庐,我也贡献了两篇,其中一篇是关于C++之父访谈的文章,我对C++之父的话语进行了一些翻译和延伸表达,另一篇是对.NET中间语言、通用语言运行时CLR相关技术的一个剖析。作为刚毕业的学生,极少数人会关注这种相对有深度和大局的问题,因此,项目的直接领导看到这两篇文章后,对我有些刮目相看,跟其它人说我的技术功底好,有大局观。

自夸完毕后,我说下为什么自己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萌生离职的念头并迅速离职吧。第一件事是调薪的问题,其实这个事情我并没有非常确定是否属实,只是听说。听说一起入职的,有两三个人涨了薪水,而我们觉得,这两三个人上班时间经常出去抽烟消磨,技术也不好,不知道为什么就给他们涨薪了,然后唯一能找到的理由就是,他们是D员。这件事引起了我们几个同时期入职员工的心理波动。另外一件事,纯粹是我个人的主观感受了。我看到有一年工作经验的老组员准备离职,说会薪水翻倍,也就是6k。在我看来,当时自己的技术不比他差,如果还从刚才说的深度和大局上来对比的话,会更有优势。这时候,之前拿到offer时,3k的薪水让我受宠若惊的感受早已消失无踪影,我马上考虑着自己是否应该离职谋求更高薪酬的职位。

现在回想起来,我有那样的反应,其实当时现实的压力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大学的助学贷款我只申请到了三年,也就是大一的学费还是欠学校的,毕业时我的毕业证被学校扣了下来。前几个月的收入我拿去补交了欠下的学费以便拿到毕业证,接着又开始面临还助学贷款的事了。又因为老家的房子已经被乡政府鉴定为危房,解决办法是我父母搬到已经废弃的乡村教室里住,其实那间教室也基本是危房了,只是情况稍微好一点点。因此,我又急需给父母在老家盖个房子,好让他们住得安心一些。如此种种,让我下定决心,要找个薪水翻倍的工作。

很快地,我进入到某国际巨头公司的中国研发集团工作,薪水翻倍的愿望实现了,也暂时安心了一段时间。

在那里,我接触到了公司的一些内部系统,比如UI自动化测试系统,这些都是公司没有对外发布的产品。喜欢探个究竟的我把这些系统都翻个底朝天,各种反编译工具都使用上了。这样一段时间以后,工作上的事情对我来说,是比较轻松的,于是我购买了很多技术书籍,每天下班后继续学习,然后还在QQ签名上这样写着:

研究编译器、调试器、链接器、加载器,器器精通之日,偶成大器也!

我还编写了个小的程序,这程序随着我电脑开机启动,然后在屏幕上来回滚动显示:

人生最伟大的目标是行动,当你下定决心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为你让路!

然而我并不满足于技术上的学习,我明白还有太多的东西自己一无所知,于是开始去接触和了解更多的东西,渐渐地,也对这种朝九晚六的生活多了一些厌倦。我已经记不清楚,是从哪里第一次看到的《赢在中国》创业真人秀节目,这个节目让我连续看了三季都不厌倦,并且全部下载到电脑里,反复地看。题外话,这节目的主持人王利芬,可能也是因为接触的创业者和大佬们太多,在最后一季节目结束后,也终于坐不出,从央视辞职,创办了优米网,至今已有十年。据说她先是创办了电商类的公司,然后求助于马云,马云不看好,劝她关掉了,优米网是第二个项目。

此后,我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北京夏季的夜晚,干燥闷热,我总是一个人窝在租住的几平米隔板房间里,手里握着一罐啤酒,观看更多的创业节目。你懂的,每到节目中比较激动的环节,总免不了要灌上几口,常常是心潮澎湃到半夜两点才睡觉。这些创业节目,我认为当时确实给我开阔了眼界,但也有可能是造成各种错觉,让我的眼光早早高于自己的能力。

那一年,马云做了一个演讲,大意是不做电子商务,五年后你们都会后悔。我也暗暗在想,是不是应该听马总一次?反正,最后在各种冲动和纠结中,我写了一封激情洋溢的英文辞职邮件,邮件名是:辞职告别信-唯有感恩的心。当时还发布到了QQ空间,所以现在还能找到:

这封邮件中,我还幽默地表示,写这么一封长信是因为我从小对文学有浓厚的兴趣并且想让大伙在繁忙中多歇一会儿。我还说,大概一个月前,我在半梦半醒中听到上帝对我说:Never never never give up!(永远永远不要放弃),就和马云当年去教堂,牧师对他说的话是一样一样的。

就这样,我没有找新的工作,就离职了,因为助学贷款已经还完,老家的房子也已经盖了一层,暂时没有很大的经济压力。然而真正出来后,我又有点不知道从何开始的感觉,很多想法在没开始实施的时候,就被自己否决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自己的见识浮于表面,经不起推敲。那段时间,上一份工作的一位同事也辞职和别人合伙创业了,这位同事和我同年毕业,工作不过两年多。他想邀请我加入他们队伍,而我认为软件外包这种模式没有什么新意,不看好而拒绝了。我只记得马总说的,电子商务才是未来,并且只想在这个方向发展。

一个多月后,我和大学一室友在北京二环的阜成门那里开了一家特产店,卖内蒙和新疆等地的特产。这只是我们的起点,我们当时有更大的想法,就是要做食品追溯系统,而这个店让我们先得以维持生活,并起到多接触和了解市场的作用。

那时候,中粮集团在搞全产业链,宣称从农田到餐桌,每一个环节都可追溯。我们觉得在他们还没有搞起来的时候,先弄出这样一套系统,说不定能被收购呢,因此,我们甚至还萌生先去中粮偷师学艺的想法。那段时间,我们在店里卖东西,同时也经营淘宝店,有空的时候,就进行我们自己网站的开发。这期间,上家公司的一个项目组组长曾跟我联系,说有一个岗位可能比较适合我,薪水是之前的差不多两倍。我犹豫了几天,还是拒绝了,我貌似觉得自己已经走在创业的不归路上……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北京二环的店租很贵,因此利润很少,只能维持生活的样子,为了节省房租,我直接住在店里,那个寒冬,我的两个手背都冻得发紫肿胀。我有时也在想,生活上的苦我已经经历太多,难道我还需要用这种苦来磨练意志吗?或许这种苦是毫无意义的,我有点动摇。同时我们也觉得,做这种追溯系统,不是我们两个初出茅庐的两个技术人员能搞定的,就算是能开发出来,用户又在哪里呢?

那段时间,我们感到很迷茫,经常两个人一起到一位60多岁的退伍军人住的小民房里喝茶,这老头子信佛,我们则寻找解脱的智慧……

这一晃十年过去了,很多细节已经想不起来,但最终是,我们的网站没有开发完,就觉得做不下去了,我们决定把店铺转让,我同学在北京再找份工作,而我对留在北京已心灰意冷,决定南下深圳,因为深圳不仅离我老家近,更何况,据说它是创业者的天堂,而我创心未死。在离开北京的头一天夜晚,我在人人网空间发了臧天佑《心的祈祷》里面的几句歌词:

我知道天涯路漫漫

我还要去海角遥遥

我知道失去的是什么

我又启程却不是寻找

……

故事远没有结束,且听下回分解。

原文地址:技术人成长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flyforfreedom2008/article/details/90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