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北京大学 孟涓涓 第四章

第四章 社会性偏好

4.1 利他与公平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人是自私的,只在乎自己的利益。

行为经济学会发现在一次性的交往中(本章所谈的都是在一次性的交往中,你不知道他是谁,他也不知道你是谁,以后你们也不会与其再交往。),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还在乎他,去帮助他的话,这就是纯粹的一种社会性偏好。

在这种非常干净的实验室环境中,你不知道对方是谁的情况下, 大部分人显示出了一定的利他倾向。

行为经济学中著名的“独裁者游戏”--->用来衡量人的利他主义程度。

利他主义倾向在实际中一般和人们的捐款行为联系在一起。

行为经济学中著名的“最后通牒游戏”----->用来衡量人对不公平的厌恶程度,即人为了追求公平愿意牺牲多少自己的利益。

市场化程度越高的社会,对不公平厌恶的程度越高。

  • 现实的影响:

公共政策:个人所得税,医疗保险。 

人们对价格公平与否是非常敏感的,如果你要涨价消费者会认为这个不公平,因此就不购买你的产品。

因为人们对不公平的损失的厌恶,会认为如果你工作了那么长时间,还给你低工资的话,这是一种不公平的。

4.2 信任和互惠

平均第一个分配者会分配五块钱给第二位接受者,而第二位接受者乘以三之后,他平均返回的钱大概是四块多钱。

平均来讲分配者们都是非常信任第二位接受者的,但是第二位接受者平均来讲辜负了分配者的信任,甚至没有把足够的五块钱还给他。

行为经济学中著名的“信任游戏”----->可以量化人们信任他人和被信任的程度,而且由于选择涉及到真实的收益,因而更加准确。

信任在实际中可能是随着社会距离而有所改变的。

信任与被信任:信任更多来自于追求回报的预期,而被信任程度则是对这种预期的回报。

信任游戏中分给对方的钱,可能同时包含利他成分,也同时包含所谓求回报的信任成分。

通过实验发现利他和信任是一半一半。 

 互惠机制确实有可能使你产生努力工作的倾向,但这种倾向可能是短暂的。(互惠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

 一点点的善意就可以激发这种互惠行为,而如果你付出太多的话,反而可能使你自己的成本上升,而使得整个互惠机制所带来的利润变小。

4.3 社会形象

社会形象:就是我希望在其他人心里留下好的印象。

人很多时候表现出来的善意和互惠行为,更多是出于社会形象的考虑。

 我希望自己给对方留一个好印象,那如果是对方留的印象很差的话,我会受到一个效用的损失。我关心这种所谓的社会形象。

 行为动机不一样的话,行为选择也是不一样的。

实验结果显示很大一部分人的捐款是源于这种社会压力,而不是真心实意的想对对方好。

表明有一部分人是真心实意想捐款,因此他捐的数额总是很大,而且他也会留在家里来回答你的募捐。但是有一部分人捐款的时候可能是出于社会压力的考虑,他就象征性的捐一点小数额,这部分人就会避开交互的情境。因此小额捐款的频率也随之下降。

社会压力不但取决于是否跟你有一个交互,而且取决于募捐的项目到底跟我有没有更大的相关性。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sinat_35483329/article/details/8989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