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检测概述

1.目标检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除了图像分类之外,目标检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目标可能出现在图像的任何位置。

b.目标有各种不同的大小。
c.目标可能有各种不同的形状。
如果用矩形框来定义目标,则矩形有不同的宽高比。由于目标的宽高比不同,因此采用经典的滑动窗口+图像缩放的方案解决通用目标检测问题的成本太高。

2.目标检测相关算法:

DPM算法:先提取DPM人工特征,再用latentSVM分类。这种特征提取方式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首先,DPM特征计算复杂,计算速度慢;其次,人工特征对于旋转、拉伸、视角变化的物体检测效果差。

AlexNet:有5个卷积层(前五个)和3个全连接层(后三个),作者发现移除任意一层都会降低最终的效果。

OverFeat

主要的亮点是:

a.共享卷基层用于多任务学习(提取候选框)。
b.全卷积网络思想。
c.在特征层进行滑窗操作(Sliding Window)避免大量重复运算,这也是后来的系列算法不断沿用和改进的经典做法。
几个明显的缺陷:

a.采用了多尺度贪婪的划窗策略,导致计算量还是很大
b.由于当时并没有太优秀的backbone网络,共享特征层的表征能力不是太强,没有考虑多尺度特征融合, 对小目标效果差,整体的检测效果不尽如人意。ILSVRC 2013数据集上的mAP(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检测准确率)为24.3%。

说明:多尺度融合实际上就是说并不是只从最后的feature map来进行回归分类,而是添加了中间feature map的信息,中间部分的同样进行回归分类,和最后的feature map回归分类比较之后综合确定(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也就是说多尺度是指conv中不同尺寸的feature map
如果只考虑最后的feature map结果比较粗糙,所以考虑加入更多前层的细节信息,这就融合了多个尺度的信息

****

  经典的卷积神经网络有一个问题是它只能接受固定大小的输入图像,这是因为第一个全连接层和它之前的卷积层之间的权重矩阵大小是固定的,而卷积层本身对输入图像的大小并没有限制。而在做目标检测时,卷积网络面临的输入候选区域图像大小尺寸是不固定的。全卷积网络(FCN)可以支持任意大小图片输入。如果在最后一个卷积层和第一个全连接层之间做一些处理,将不同大小的图像变为固定大小的全连接层输入也可以解决问题。

R-CNN:不采用滑动窗口方案

R-CNN检测时的主要步骤为:

1.使用Selective Search算法从待检测图像中提取2000个左右的区域候选框,这些候选框可能包含要检测的目标。

2.把所有侯选框缩放成固定大小(原文采用227×227)。

3.用DCNN提取每个候选框的特征,得到固定长度的特征向量。

4.把特征向量送入SVM进行分类得到类别信息,送入全连接网络进行回归得到对应位置坐标信息。

简单来说,RCNN使用以下四步实现目标检测: 

a. 在图像中确定约1000-2000个候选框 

b. 对于每个候选框内图像块,使用深度网络提取特征 

c. 对候选框中提取出的特征,使用分类器判别是否属于一个特定类 

d. 对于属于某一特征的候选框,用回归器进一步调整其位置

缺点:

1.重复计算。R-CNN虽然不再是穷举,但通过Proposal(Selective Search)的方案依然有两千个左右的候选框,这些候选框都需要单独经过backbone网络提取特征,计算量依然很大,候选框之间会有重叠,因此有不少其实是重复计算。

2.训练测试不简洁。候选区域提取、特征提取、分类、回归都是分开操作,中间数据还需要单独保存。

3.速度慢。前面的缺点最终导致R-CNN出奇的慢,GPU上处理一张图片需要十几秒,CPU上则需要更长时间。

4.输入的图片Patch必须强制缩放成固定大小(原文采用227×227),使用crop/warp归一化,会造成物体形变,导致检测性能下降。

SPPNet:将提取候选框特征向量的操作转移到卷积后的特征图上进行

SPPNet引入了Spatial Pyramid pooling层,对卷积特征图像进行空间金字塔采样获得固定长度的输出,可对特征层任意长宽比和尺度区域进行特征提取。具体做法是对特征图像区域进行固定数量的网格划分,对不同宽高的图像,每个网格的高度和宽度是不规定的,对划分的每个网格进行池化,这样就可以得到固定长度的输出。
Fast RCNN:

其主要创新是RoI Pooling 层,它将不同大小候选框的卷积特征图统一采样成固定大小的特征。roi_pool层将每个候选区域均匀分成M×N块,对每块进行max pooling。将特征图上大小不一的候选区域转变为大小统一的数据,送入下一层。 

方法解决了RCNN方法三个问题:

问题一:测试时速度慢 
RCNN一张图像内候选框之间大量重叠,提取特征操作冗余。 
本文将整张图像归一化后直接送入深度网络。在邻接时,才加入候选框信息,在末尾的少数几层处理每个候选框。

问题二:训练时速度慢 
原因同上。 
在训练时,本文先将一张图像送入网络,紧接着送入从这幅图像上提取出的候选区域。这些候选区域的前几层特征不需要再重复计算。

问题三:训练所需空间大 
RCNN中独立的分类器和回归器需要大量特征作为训练样本。 
本文把类别判断和位置精调统一用深度网络实现,不再需要额外存储。

Faster RCNN:faster RCNN可以简单地看做“区域生成网络+fast RCNN“的系统

目标检测的四个基本步骤(候选区域生成,特征提取,分类,位置精修)终于被统一到一个深度网络框架之内。所有计算没有重复,完全在GPU中完成,大大提高了运行速度。

在整个faster RCNN算法中,有三种尺度: 

原图尺度:原始输入的大小。不受任何限制,不影响性能。 

归一化尺度:输入特征提取网络的大小,在测试时设置,源码中opts.test_scale=600。anchor在这个尺度上设定。这个参数和anchor的相对大小决定了想要检测的目标范围。 

网络输入尺度:输入特征检测网络的大小,在训练时设置,源码中为224*224。

R-FCN

R-FCN沿用了 Faster RCNN 的框架结构,不同的是在Faster R-CNN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位置敏感得分图,将RoI-wise subnetwork消灭了,直接在位置敏感得分图上利用ROI Pooling进行信息采样融合分类和位置信息。

Mask R-CNN

Faster R-CNN在做下采样和RoI Pooling时都对特征图大小做了取整操作,这种做法对于分类任务基本没有影响,但对检测任务会有一定影响,对语义分割这种像素级任务的精度影响则更为严重。为此,作者对网络中涉及特征图尺寸变化的环节都不使用取整操作,而是通过双线性差值填补非整数位置的像素。这使得下游特征图向上游映射时没有位置误差,不仅提升了目标检测效果,还使得算法能满足语义分割任务的精度要求。

YOLO系列:

YOLO舍去了候选框提取分支(Proposal阶段),直接将特征提取、候选框回归和分类在同一个无分支的卷积网络中完成,使得网络结构变得简单,检测速度较Faster R-CNN也有近10倍的提升。

算法将待检测图像缩放到统一尺寸,为了检测不同位置的目标,将图像等分成的网格,如果某个目标的中心落在一个网格单元中,此网格单元就负责预测该目标。
SSD

SSD对YOLO进行了改进,达到了和两阶段方法相当的精度,同时又保持了较快的运行速度。SSD也采用了网格划分的思想,和Faster RCNN不同的是它将所有的操作整合在一个卷积网络中完成。为了检测不同尺度的目标,SSD对不同卷积层的特征图像进行滑窗扫描;

在前面的卷积层输出的特征图像中检测小的目标,在后面的卷积层输出的特征图像中检测大的目标。

它的主要特点是:

基于多尺度特征图像的检测:在多个尺度的卷积特征图上进行预测,以检测不同大小的目标,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小目标物体的检测精度。

  • 借鉴了Faster R-CNN中的Anchor boxes思想,在不同尺度的特征图上采样候选区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检测的召回率以及小目标的检测效果。
  • FPN:

    多尺度特征融合

    FPN(Feature Pyramid Network)方法同时利用低层特征高分辨率和高层特征的高语义信息,通过融合这些不同层的特征达到提升预测的效果的作用。FPN中预测是在每个融合后的特征层上单独进行的,这和常规的特征融合方式有所不同。

    目前主流检测框架有4种使用特征的形式:

    1. 图像金字塔。即将图像缩放到不同的大小,然后不同大小的图像生成对应的特征。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增加了时间成本。有些算法会在检测时采用这种图像金字塔的方案。

    单一尺度特征层。即仅采用网络最后一层卷积层的特征

    SPPNet,Fast RCNN,Faster RCNN采用这种方式,即仅采用网络最后一层卷积层的特征。

  • SSD采用这种多尺度特征融合的方式,但是没有上采样过程,即从网络不同层抽取不同尺度的特征做预测,这种方式不会增加额外的计算量。

    SSD算法中没有用到足够低层的特征(在SSD中,最低层的特征是VGG网络的conv4_3),而足够低层的特征对于检测小物体是很有帮助的。

  • FPN采用bottom-up与top-down的结构,实现了低层特征和高层语义特征的融合,提高了特征映射的信息密度和分辨率,提高了小目标物体的检测效果;区别于SSD,FPN每层都是独立预测的。



  •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Innovat1on/article/details/88870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