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关技术·朋友圈朝花朝拾】月相

版权声明:转载请联系作者 https://blog.csdn.net/sinat_21591675/article/details/88417920

月相

月相是以日月黄经差度数(以下的度数就是日月黄经差值)来算的。农历每一天的月相都有自己的专门名字,详情请看https://baike.baidu.com/item/

月相是日月黄经差度数(以下的度数就是日月黄经差值)来算的,共划分八种:

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0度;
上娥眉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0度----90度;
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90度;
凸月(农历初九左右-----农历十四左右):90度----180度;
满月(望月,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180度;
凸月(农历十六左右-----农历二十三左右):180度----270度;
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270度;
下娥眉月(农历二十四左右----月末):270度-----360度;
另外,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月(晦日月亮),即不见

以上有四种主要月相,分别是:新月(农历初一日),上弦(农历初八左右),满月(农历十五日左右),下弦(农历二十三左右),它们都有明确的发生时刻,经过精密的轨道计算得出。

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月相的变化依次为 新月(初一)→上娥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凸月→满月(十五,十六)→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残月→新月。月球由A点经B点→C点→D点→E点→F点→G点→H点,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即月相变化的周期,叫做朔望月。

新月(朔)——上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望月)——凸月——下弦月——下娥眉月(残月)——新月

  • 我国习惯上把下半月的“娥眉月”称为“残月”。
  • 上弦月和下弦月,娥眉月和残月的相貌差不多,但它们出现的时间、位置及亮面的朝向是不同的。
  • 娥眉月和上弦月分别出现在傍晚和前半夜的西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西的,即西半边亮;残月和下弦月分别出现在黎明和后半夜的东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东的,即东半边亮。
  • 由于我国农历日期是根据月相排定的,所以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有时靠它来判断农历日期及夜间的大致时间。月亮从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3天,也就是说,月相的更替变化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

诗歌中的月相

新月:初一

赋新月 (唐·缪氏子)
新月如弓未上弦,
分明挂在碧霄边。
时人莫道蛾眉小,
三五团圆照满天。

娥眉月

寒夜遣怀
【作者】陆游 【朝代】宋

临觞本不饮,忧多自成醉。
四方行万里,不见埋忧地。
忆昔入京都,宝马摇香鬃。
酣饮青楼夜,歌声在半空。
去日不可挽,华发忽垂领。
娟娟峨眉月,相对作凄冷。
月落照空床,不寐听寒螿。
早知忧随人,何用去故乡。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兰溪棹歌》戴叔伦

“九月初三”表明是上娥眉月,除了”残月“,还有”残阳“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暮江吟》白居易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月相
[2] 百度百科——娥眉月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sinat_21591675/article/details/88417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