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账户

版权声明:博主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blog.csdn.net/li_canhui/article/details/87339138

我们对待钱的态度,其实是有分别的。

比如说,发了工资,这可能是一个整块儿的钱,是用来做大事儿的,所以这些钱,一般会被放在自己的储蓄心理账户里。在自己的内心里,觉得这些钱就是应该存起来的。

而平时我们手里的一些零钱,比如裤兜里的二三十块钱,我们对待这些钱的态度,一般是认为这些钱在自己的消费账户里,这些钱就是用来消费的,所以,平时一杯咖啡,一瓶可乐的,很快也就把这些零钱花完了。

平时,家长如果想锻炼孩子管钱的能力,可以按照孩子做点家务,奖励5元,帮助弟弟妹妹,奖励10元这样的方式,给孩子一些零钱。然而,通常家长会发现,孩子会把这些钱很快就花完。这里的原因,也和心理账户有关系。通过劳动得来的这些零钱,被孩子放在了自己的消费账户里,孩子认为,这些钱,就是用来花掉的。而如果家长该边一下方式,规定孩子做家务满一个月后,一次性给500元钱。而这500元钱,是一个整块儿的钱,孩子就有可能把它放在储蓄心理账户里。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在孝敬老人上。如果每年年底一次性给老人几千元,在老人眼中,这些钱是要用来干大事儿的,是要留给孩子或者孙子的,所以,这些钱多半会被老人存起来。这也是大家发现给老人钱老人舍不得花的原因。而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方式,给老人零钱,今天给几十,下周给一百多点,这样零零散散的给,老人可能就会把这些小钱,平时买个水果,买点好吃的的方式给花掉,反而能够达到孝敬老热的目的。

所以,给老人要给零钱,给孩子要给整钱。

而作为中年人的我们,面对生活压力,如果想尽肯能攒钱的话,也要有意关注自己对钱的不同的心理账户的态度。可以同样把零钱,放在自己的储蓄账户里,给真正存起来,积少成多。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i_canhui/article/details/87339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