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ogu P4769] [BZOJ 5416] [UOJ #394] [LOJ 2719] [NOI2018]冒泡排序

版权声明:欢迎转载蒟蒻博客,但请注明出处: https://blog.csdn.net/LPA20020220/article/details/85095155

洛谷传送门

BZOJ传送门

UOJ传送门

LOJ传送门

题目描述

最近,小S 对冒泡排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问题简单,小 S 只研究对 1 1 n n 的排列的冒泡排序。

下面是对冒泡排序的算法描述。

输入:一个长度为 n n 的排列 p [ 1... n ] p[1...n]

输出: p p 排序后的结果。

for i = 1 to n do
    for j = 1 to n - 1 do
        if(p[j] > p[j + 1])
            交换p[j] 与p[j + 1] 的值

冒泡排序的交换次数被定义为交换过程的执行次数。可以证明交换次数的一个下界是 1 2 i = 1 n i p i \frac{1}{2} \sum_{i=1}^n |i-p_i| 其中 p i p_i 是排列 p p 中第 i i 个位置的数字。如果你对证明感兴趣,可以看提示。

小S 开始专注于研究长度为 n n 的排列中,满足交换次数 = 1 2 i = 1 n i p i = \frac{1}{2} \sum_{i=1}^n |i-p_i| 的排列 (在后文中,为了方便,我们把所有这样的排列叫“好”的排列)。他进一步想,这样的排列到底多不多?它们分布的密不密集? 小S 想要对于一个给定的长度为 n n 的排列 q q ,计算字典序严格大于 q q 的“好”的 排列个数。但是他不会做,于是求助于你,希望你帮他解决这个问题,考虑到答案可能会很大,因此只需输出答案对 998244353 998244353 取模的结果。

输入输出格式

输入格式:

从文件inverse.in 中读入数据。

输入第一行包含一个正整数T,表示数据组数。

对于每组数据,第一行有一个正整数 n n , 保证 n 6 × 1 0 5 n \leq 6 \times 10^5

接下来一行会输入 n n 个正整数,对应于题目描述中的 q i q_i ,保证输入的是一个 1 1 n n 的排列。

输出格式:

输出到文件inverse.out 中。

输出共 T T 行,每行一个整数。

对于每组数据,输出一个整数,表示字典序严格大于 q q 的“好”的排列个数对 998244353 998244353 取模的结果。

输入输出样例

输入样例#1:

1
3
1 3 2

输出样例#1:

3

输入样例#2:

1
4
1 4 2 3

输出样例#2:

9

说明

下面是对本题每个测试点的输入规模的说明。

对于所有数据,均满足 T = 5 T = 5 (样例可能不满足).
n m a x n_{max} 表示每组数据中 n n 的最大值,
n \sum n 表示所有数据的 n n 的和。

下面是对交换次数下界是 1 2 i = 1 n i p i \frac{1}{2} \sum_{i=1}^n |i-p_i| 的证明。

排序本质上就是数字的移动,因此排序的交换次数应当可以用数字移动的总距离 来描述。对于第 i i 个位置,假设在初始排列中,这个位置上的数字是 p i p_i ,那么我们需要将这个数字移动到第 p i p_i 个位置上,移动的距离是 i p i |i-p_i| 。从而移动的总距离就是 i = 1 n i p i \sum_{i=1}^n |i-p_i| ,而冒泡排序每次会交换两个相邻的数字,每次交换可以使移动的总距离至多减少 2 2 。因此 1 2 i = 1 n i p i \frac{1}{2} \sum_{i=1}^n |i-p_i| 是冒泡排序的交换次数的下界。

并不是所有的排列都达到了下界,比如在 n = 3 n = 3 的时候,考虑排列 3   2   1 3\ 2\ 1 , 这个排 列进行冒泡排序以后的交换次数是 3 3 ,但是 1 2 i = 1 n i p i \frac{1}{2} \sum_{i=1}^n |i-p_i| 只有 2 2

【样例1 解释】 字典序比 1   3   2 1\ 3\ 2 大的排列中,除了 3   2   1 3\ 2\ 1 以外都是“好”的排列,故答案为 3 3

解题分析

证明已经基本上告诉我们了, 如果可以达到下界, 那么最长下降子序列的长度不能超过 2 2 , 否则由于要交换最小最大的两个元素中间的那个元素会多交换, 无法达到最优。

那么设 d p [ i ] [ j ] dp[i][j] 表示已选 i i 个数放入序列, 其中最大值为 j j 的方案数, 如果下一个可选的数比 j j 大, 显然是合法的。 但如果下一个数比 j j 小,为了保证最长下降子序列的长度不超过 2 2 , 显然应该选当前未选的元素中最小的一个, 因此这个转移是唯一的。所以 d p [ i ] [ j ] dp[i][j] 可转移至 d p [ i + 1 ] [ j + k ] ( j + k n , k 0 ) dp[i+1][j+k](j+k\le n,k\ge 0)

( i , j ) (i,j) 视为一个点, 那么发现实际上我们要求的就是 ( 0 , 0 ) (0,0) ( n , n ) (n,n) 不跨过 y = x y=x 这条直线, 始终保持在其上方的, 只能向右或向右上走的方案数。 这实际上就是 C a t a l a n ( n ) Catalan(n)

那么如果加上字典序限制怎么办呢?类似数位 d p dp ,我们可以先算一部分最高位比限制大的方案数, 这样之后的数位是不会受到影响的, 然后假设这位恰好为当前位限制的大小继续推下一位。

例如下面这个例子:

假设我们现在在考虑 E E 先的限制, 那么其上面的三个点都不受后面字典序的限制。我们只需要求出这三个点只向右或向右上走到 D D 点, 且不跨过 y = x y=x 这条直线的方案数。 显然这个值也就等于 M M 点到 D D 点的方案数。

这个方案数怎么算? 就是这道题…预处理逆元, 阶乘即可 O ( 1 ) O(1) 计算。

另外, 注意如果我们强制卡满限制, 填数也是需要满足上面我们 d p dp 的要求的, 如果某次填入的限制比当前最大的限制小, 且不是最小的一个未填的元素, 直接 b r e a k break 即可, 因为这样根本不能满足要求, 一定会在这一位选取到一个更大的数。

代码如下: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math>
#include <cstdlib>
#include <cctype>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algorithm>
#define R register
#define IN inline
#define W while
#define gc getchar()
#define MX 1205000
#define MOD 998244353ll
#define ll long long
template <class T>
IN void in(T &x)
{
	x = 0; R char c = gc;
	for (; !isdigit(c); c = gc);
	for (;  isdigit(c); c = gc)
	x = (x << 1) + (x << 3) + c - 48;
}
template <class T> IN T max(T a, T b) {return a > b ? a : b;}
int fac[MX], inv[MX], bd[MX];
bool used[MX];
IN void pre()
{
	fac[0] = fac[1] = inv[0] = inv[1] = 1;
	for (R int i = 2; i <= 1200000; ++i)
	{
		fac[i] = 1ll * fac[i - 1] * i % MOD;
		inv[i] = 1ll * inv[MOD % i] * (MOD - MOD / i) % MOD;
	}
	for (R int i = 2; i <= 1200000; ++i) inv[i] = 1ll * inv[i] * inv[i - 1] % MOD;
}
IN int C(R int n, R int m)
{
	if (n < m) return 0;
	return 1ll * fac[n] * inv[m] % MOD * inv[n - m] % MOD;
}
int main(void)
{
	int T, n, lim, mn, mx, ans; pre(), in(T);
	W (T--)
	{
		in(n); mx = ans = 0, mn = 1;
		std::memset(used, false, sizeof(bool) * (n + 1));
		for (R int i = 1; i <= n; ++i) in(bd[i]);
		for (R int i = 1; i <= n; ++i)
		{
			lim = max(mx + 1, bd[i] + 1); used[bd[i]] = true;
			if (lim <= n)
			(ans += ((C(2 * n - i - lim + 1, n - i + 1) - C(2 * n - i - lim + 1, n - i + 2) + MOD) % MOD)) %= MOD;
			if (mx < bd[i]) mx = bd[i];
			else if (bd[i] != mn) break;
			W (used[mn]) ++mn;
		}
		printf("%d\n", ans);
	}
}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PA20020220/article/details/8509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