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二:机遇(下)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u011616825/article/details/48818195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聪明的人不仅仅能够抓住机会,更善于创造机会”,这些鸡汤类的文字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我的座右铭。但机会是否越多越好?是否需要将出现的机会全部付诸行动?当身处鱼和熊掌的选择时,真正能够做到“舍鱼而取熊掌”是非常难、非常难的。

现今社会节奏快、行业交叉面多,机会比以往更多,也更容易出现。做软件的,网络信息获取方便,往往是发现这个也应该学、那个也应该学;这也可以赚钱,那也可以赚钱。在什么都想抓住的努力中,反而大部分事情都没有做好。掉坑无数后,才发现:机会出现的恰到好处叫机遇,出现的不是时机就叫诱惑。
 
 
一、做项目还是做产品?
   
我当时的状态应该和现在的大学生创业有很多共性:时不时就有很多拍脑袋的想法冒出来,觉得自己的任何一个新颖的点子都可以改变现有行业模式,然后就等着赚的盆满钵满。自己陷入自己的幻想怪圈,一个人激动的不得了,深深被自己“创造机会”的能力折服,并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想法的实现中去。而绝大部分的结果却是,当激情退去或因考虑不周阻碍重重。下面说两个我当时很典型的想法:

  1. 南昌大嘴网(2004年的点子,TM连名字都注册了。结果赔掉了近3万,2004年还是在做学生的3万!!)

    南昌是一个吃货的城市,只要是味道稍微好一点的饭店,生意没有不跑火的。作为资深吃货,我当时的想法是做一个类似“大众点评”的网站,收集各大饭店的菜肴,并加以点评,然后通过广告、加盟等形式盈利。

    点子肯定是不错的,也有受众,大众点评就是靠这种模式成功的。

  2. 小商户联盟(2006年的点子,2009年花了几万块买读卡器,最后全部免费赠送给商家,没有继续下去)

    绝大多数小商户,如:洗车店、理发店、理疗店等等都是一个十几平米的小店,没有信息化管理手段、没有会员卡技术,缺乏客源。在报纸、广播中做广告效果不好且开销大。我的想法是对商家提供会员卡管理系统(软件+硬件),通过在校大学生进行低成本宣传推广。持有我所提供的会员卡,可以到所有的入会商户进行会员消费。提高商户客流量的同时,降低终端用户开销。主要盈利就通过预交会员费利息和消费提成。

    时至今日,我依然觉得这两个点子是好点子。但为什么付诸实践后,无一不赔的一塌糊涂。原因主要有二:

    1、没有产品运营的基本概念

    对于完全没有商务理论基础的理工男来说,凭着一腔热情想产品化,纯属作死。盈利模式策划、盈亏平衡分析、敏感率分析、成本预算、推广渠道、市场调研、用户粘连策略、商家渠道保障、竞争面评估、政策风险、融资计划和渠道等等,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太全。当时赔个底掉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想法简单,自己认为可行就马上付诸行动。

    掉坑里几次后,老实了很多。再有想法时就会多问自己几个问题:为什么别人没有想到?为什么别人不做?大概要投入多少?有多少精力能够投入?赔了能不能抗的住?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3842542 查看本文章

    身边无数创业的朋友:没有一个,没有一个,没有一个(重要的事说三遍)将自己的想法成功运营起来的。几乎都是赔的底掉,更有可悲的是全身心、全家产地投入产品运营后,骑虎难下。明知成功希望很小,但陷入一种自欺欺人式的执念,不断赔钱,不断投入。

    280%的精力是在思考怎么做软件,而非运营

    做技术的聪明不聪明?肯定聪明!但是世界500强有多少做技术出生的?有多少做销售出生的?为什么卖可口可乐的能够来管理微软?为什么技术狂人接手科龙后依然难挽败局?为什么当初只有简单通讯功能的QICQ,能够帮助腾讯发展成为涵盖游戏、通讯、社区、云服务的互联网航母?

    不知道哪位管理大师说过“任何行业做到最后,都只经营一件东西:‘人’”,而技术出身的往往都在 “经营技术”上越陷越深,我就是典型的这种人。所以相对于产品而言,我更适合的是做项目。这注定我这一辈子不能大富大贵,但认清自我后也不失为一种幸福。

   二、项目的选择

    项目做的多了,又有了一定的口碑,自然就越来越多的人找上门来。这时要做的不是为了赚钱什么都做,而是选择性的选取项目。

    有一件事让我吸取了很大教训。当时正在开发南昌铁路局的货运集中监控系统,需要从八个子系统中匹配数据,业务非常复杂,几乎投入了所有精力开发。而恰巧一朋友介绍了一个国外的单子,项目报酬丰厚,且如果做好后,可以形成稳固的关系。当时实在是高估了自己和兄弟们的能力,在铁路项目经常通宵的情况下,居然并行这个国外的项目。结果可想而知,国外的单子做的一塌糊涂。不仅仅程序做的漏洞百出,还让朋友受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夹板气。项目失败的同时,还影响了兄弟感情,真是一万个不值得。

    也就是从此之后,我给自己定了两个底线:

        1、真正好朋友的东西一律不做(特别是管理信息系统)。一方面因为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变动频繁,朋友不好意思修改需求,做出来的东西往往达不到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感情,任何涉及到钱的东西不得不敬而远之;

       2、不承接任何没有把握做好的项目。被逼无奈的情况下,也要约定好最晚完成期限。这一点给我带来了很多好处,拒绝不一定是坏事。诚恳的拒绝,有道理的拒绝,让很多客户觉得我做事很“稳”。而我只要答应了的事,都能够做到客户基本不用操心。这么多年下来,很多客户不但不会因为我拒绝而生气,有时反而会及时等也要指定我来做。

    三、创业?打工?

    这一点上我还是做对了选择。至少至今为止,我是这么认为。2006年的研究生还是比较吃香的,加之有一定的项目经验,还有一定表达能力,所有面试的单位都几乎给于了OFFER。当时可去的地方很多,公司有:华为、中兴、东软、中软等等;公办学校有:南航、南大科技学院、江西中医学院,都是相当好的去所。自己纠结了很久,最终选择了民办学校。这让一心想我安稳的父母很不理解,而我却至今无悔。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大学老师能够有足够的业余时间,能够满足我做项目的需要,可以开公司和打工两不误,可以在有一份稳定收入的同时满足自己瞎折腾的需要。而至于为什么选择民办没有选择公办,原因很多,有空了专门写一篇博客。

 

     文到最后,越来越觉得最近几年有太多的机会(诱惑)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依然不能很好地进行选择。被兄弟拉去创业(一个月近十万下去连声响都没听到);被铁路的业务伙伴拉去投资号称稳赚不赔的股票、黄金(结果基本都是腰斩的损失);申报省市、国家的一些项目扶持,花费巨大精力折腾结题还没赚到什么钱(唯一的好处是评职称时有用)……“项目经理不是抓住所有的机会,而是在机会中选择最好的不断做大”,这句不知道谁说的话给我很大感触。知易行难,依然在路上……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u011616825/article/details/48818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