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自我服务管理

在新东家工作一周了,有点体会,也会不由自主的和过去的工作相比较,不得不说的就是服务和管理。

我在北京呆过一个小公司和一个大的集团公司,无一例外的都是“人治”,其实也就是用人去维持公司的日常服务和管理,甚至产品和项目。但是人是活的,员工会跳巢,经理会带团队跳巢,连总裁也不过是职业经理人说没就没了,如果过度依靠人去服务和管理,结果可想而知。

新东家的企业性质不一样,但在服务和管理这块我觉得值得国内大多数企业借鉴。

以我自己为例,入职一周,信息量茫茫大,如果靠人,一个新员工还行,那十个呢,一百个呢?我在入职前就有心理准备了,也查了不少公司资料,所以并没指望谁会手把手教,毕竟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果不其然,除了一堆链接和指定的一个budding(不太确定说的是什么词,应该是指导人之类的意思),其他的都靠自己。

budding会对自己负责的新同事制作一个training paln,这个人应该是面试环节中的参与者,对新同事有一定了解。这个plan很简洁,一个sheet,列举了第一天、第一周和第一个月需要做的事,当然也全是链接。我所需要做的就是follow这个表格一个个核对执行,遇到问题都是在自己反复查找无果后才去找budding.

一周过去了,我觉得效果还不错,面对巨大信息量,自己如何去整理思路也是一门学问。

但这个有几个必须的条件,也可以说是需要公司去做的:

1、不断完善优化的公司资源整合库。这个是自我服务的基础,也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不断利用实际工作去检验并不断完善。好像CMMI-5啊。

2、万事靠自觉,结果最重要。不少新员工在加入新公司后往往觉得自己上手很慢或进入角色太快,有的一两个月没事做,有的恨不得第一天就开始改代码了。这两种都是对新员工的一种误导,前者会拖垮新员工的积极性,后者基础没打牢后面沟通交流的代价更大。我现在有一定的适应期,但这个期间的松紧度全靠个人,当然结果也不会一样。检验你能力的就是一个月的考核、总结和计划定制。把压力和动力转化到个人,我想是个很好的方式。

也许不少人会说,这个和我们公司情况不一样,不能套用。对的!但,问题的本质大多是一样的,我们应该多想想我们所遇到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为自己的妥协找借口。

哎,长时间没写文章了,感觉和原来差好多...

猜你喜欢

转载自qamer.iteye.com/blog/1637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