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开发中关于如何做绩效考核的几点思考

    今天上午有幸作为嘉宾参加2014World of Tech(WOT)全球软件技术峰会,听了袁斌老师和王立杰老师关于敏捷实践和敏捷团队方面的演讲,收获颇多。遗憾的是因为时间问题两位老师对敏捷开发团队如何做绩效考核涉及不多。袁老师关于绩效考核方面主要提出了有质量的Bug和故事点比值作为关键指标;王老师主要是对团队绩效如何考核进行指导。尽管现场我向王老师请教了一些问题,王老师也给予非常好的解答,但关于绩效考核仍旧存在一些问题让我疑惑。
    一、KPI制定者是谁,考核者是谁?
    敏捷团队做绩效考核,一些关键指标还是尽可能由敏捷团队给出,到底谁给出呢,CPO,PO,Scrum Master,还是Team Leader?尤其是这个敏捷团队人数达到50人甚至100人,产品又比较大,需要拆分成多个子系统的时候?另外又是谁去考核呢?对于过程可能Scrum Master比较了解,对于需求产品经理可能理解的更有深度,优于系统级别任务的拆分工作由CPO来做,所以CPO对整体的把握更强一些。这时候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考核变成了多层次、高纬度的一项工作。 那么这时候考核指标如何赋权重?考核如何开展?
    二、如何避免“大锅饭”现象?
    其实这个问题王老师在现场已经做了解答,不过无论如何我们无法否认,大锅饭现象的确是个不小的难缠的麻烦。 我们曾经实践过王老师所说的一个点子,团队成员之间互相打分,然而结果并不乐观,各方面原因导致团队成员之间得分很接近。如果团队达到自管理甚至是自组织的阶段时,我认为大锅饭现象就会更加难以避免,因为这时候指标更加难以制定,权重更加难以衡量,一切都松散、模糊了。
    三、故事点的粒度如何控制?
    袁老师提到一个绩效衡量指标,即有质量的Bug和故事点的比值。这时候也会出现问题,就是故事点的粒度怎么掌握,拆分的时候如何保障公平?显然一个常用故事比如登陆故事比包含复杂算法的故事解决起来轻松的多。这时候绩效考核该怎么添加辅助条件或进行怎样的调整?

猜你喜欢

转载自syyixin.iteye.com/blog/2159328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