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核工作法12:现在专注一件事(下)

前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学习一点儿如何安排时间产出工作量的方法,对于生活也是很有必要的。

上一篇在这里单核工作法1
原理1原理1
原理23原理23
原理45原理45
单核5:适用性适用性
单核6:颠倒优先级优先级
单核7:全景闹钟全景闹钟
单核8:小结单核8:小结
单核9:消减待办任务消减待办任务
单核10:忙碌谬论忙碌谬论
单核11:现在专注一件事现在专注一件事

恶性反馈循环

“人类的多任务处理怎么就是误区了?我见过有人一边走路一边嚼口香糖啊!”好吧,至少是无法对两件事同时投入全部注意力。我们可能以为自己行,但实际上只是在快速进行任务切换;而这种切换会以牺牲认知度为代价。
大脑资源只要一受干扰,效率就会下降。行为研究显示,在开车的同时处理第二任务,例如用手机打电话,会影响驾驶表现。
不幸的是,大脑鼓励我们进行任务切换。每次我们完成一件小任务,例如回复了一封电子邮件或者检查了一下社交媒体更新,大脑都会送出一份奖励性的荷尔蒙多巴胺。小小的成就让我们得意洋洋,心满意足。
这个坏习惯是由恶性反馈循环造成的:做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然后获得多巴胺奖励。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有所作为,而事实真相是,我们把本应投入最重要任务的专注力浪费掉了。单核工作法就是用来对抗这种习惯的。首先选择一项任务,明确这个任务是什么;然后设置闹钟到分针的下一个竖直位置,在至少 25 分钟里专注于这项任务。其他一切都不重要,直
到闹钟响铃为止。

戒绝通知

假设我们选择了任务 A,它是重中之重。然而当我们试图专心做 A 时,智能手机和电脑却在频频闪、嘀嘀叫。这样的多任务处理不合格。我们想让自己忙碌,想要获得认可,不愿错过任何事情。为此宁愿承受数字化通知无休止的打扰。
丹伍德集团(Danwood Group)进行的一项案例研究发现,要在看一眼电子邮件后重新达到之前的工作状态,所花费的平均时间超过一分钟;而看一眼电子邮件所花的时间大都在 6 秒以内,甚至比电话铃响三声的时间还要短。
仅仅是怀有对收到新消息的期待,就会让大脑获得自我奖励。应用程序开发商懂得这个道理。服务生效应会迫使我们思考刚刚看到的消息。 我们想高效工作,但应用程序也想要我们的时间。“保持部分关注” 是低效率的行为,我们会在收到的消息流中切换。任务 A 的确很重要,
但那些通知感觉上都很紧急。每次发现新消息,大脑会更相信我们正在有所作为的路上。实际呢?什么产出都没有。
为了让任务 A 取得成果,必须把“推送”变成“手动收取”,由你自己决定什么时候检查收件箱。使用戒绝通知策略,关闭手机和电脑上所有自动推送的通知消息。现在再专心做任务A,就不需要那么强大的意志力了。

正确执行

拖延症有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心里害怕,担心最终结果不够好。你看不清达到辉煌终点的去路。更糟的是,你甚至连起点都找不到。解决之道是:专注于执行过程,而不是最终结果。
精确射击世界冠军克里斯蒂娜 · 本格森在训练的时候就忽视得分: 一枪接一枪,尽可能打好每一枪,同时用毛巾挡住电子记分牌。目标是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正确执行上,而不是关注最终得分。
如果忽视最终结果,怎么确保没有浪费时间专注在次要任务上呢?这就要用到全景时段了。排列优先级和专注工作,这两者根本不能同时做到。因此我们在单核时段专注工作,在全景时段排列优先级。
单核工作法是一套渐进优化的方法。不需要板上钉钉地把预想的路线图推演到很远的未来,也不需要细致入微地定义目标,而是确定当前正确的方向,先单核执行一段时间。然后至少每小时评估一次实际成果,调整方向。
选择现在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把闹钟设置到分针的下一个竖直位置(9:00、9:30、10:00,等等),距离现在不短于 25 分钟。暂时忘掉全景,聚焦放大所选任务,专注于执行。

前瞻记忆

本来你提前一周就计划好了,要在妈妈生日这天给她打电话。然而直到生日过去,你才又把这事想起来。我们打算在晚些时候做什么事,就要用到前瞻记忆。它既关乎记忆,也同样关乎规划和任务管理。
在很大一部分航空事故中,虽然飞行员积极而专业,但是他们忘记了遵守操作规程。背后的原因包括:注意力分散,平常对习惯性任务的提醒没有出现,习惯性犯错以及同时处理多任务。
对于会议这类“指定在某个时间执行”的硬时间任务,可以使用外部设备来辅助记忆,例如智能手机的日历和闹钟。对于软时间任务,则必须写到快捷清单或集草器清单上。
如果你正在做一项十分紧要的多步骤任务,就要避免接触多任务。即使我们不会忘记回过头来做这项任务,也有可能错过某一步,影响整个流程的工作。当我们去做其他任务,与本来打算投入注意力的任务失联的时候,就已经为失败埋下了种子。
假如有一项非常重要的突发任务出现,那现在就做,别往后推。如果现在不是做这件事的场合,那就创建一条提醒线索,把它放在容易看见的地方。不要依赖前瞻记忆,这可能很危险。

注意力瞬脱障碍

你正在听老板对下星期的工作任务排兵布阵。这时候身边同事的一支限量版钢笔吸引了你的注意。突然老板问你:“你能在这件事上助我们一臂之力吗?”什么事?你完全没跟上他说的话。
大脑对新事件的处理类似于在眨眼的时候看东西。在闭眼的瞬间有看不到东西的风险,大脑在某些时刻也会这样关闭。在处理第一个事件的过程中,我们抓不住新的事件。这被称为注意力瞬脱障碍。
在一项实验中,参与者会看到一系列字母和数字。每秒钟出现 10 个新字符,除了一个白色字符外,其余所有字符都是黑色。实验人员要求参与者识别白色字符是什么,还让他们说出是否看到了白色字符后面紧跟着一个黑色的 X。
当 X 紧跟着白色字符出现时,参与者观察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他们的大脑正在处理白色字符,无法接收更多的信息。注意力障碍起了作用。如果我们一边和邻座同事闲聊,一边留意手机的声音和屏幕提示,一边东张西望看谁去吃午
饭,那就没法好好工作。注意力障碍导致我们认识不清,扰乱了决策。

不速之客

担任公司主管的丽丽向我抱怨说,不请自来的客人打断了她的可支配时间。这帮人就是不肯提前预约时间。她不想失礼,但也知道最好别说“我没时间”。她该怎么办呢?每次有人走进你房间,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站起来,这样能缩短谈话时间。要做的第二件事是真正理解他们的首要需求。他们是来闲聊的吗?他们需要你提供一些信息吗?什么信息?
如果这时候你正在为某件事埋头苦干,忙了超过一个钟头,那么不速之客的到来可能是件好事,能帮你趁机休息一下,恢复精力。除此以外,值得你在当时立即处理的应该只是那些非常简短或者极度紧急的事情。通常的应对可以是预约另外的时间,或者协助来人将需求转到其他部门。
如果你没有对方需要的信息,就告诉他去找正确的人。不要花时间盲目猜测可能的解决方案,因为你们两个都不知道。但如果你确实能帮得上那个人,最好按照你能准备好的时间安排一次会议。
与工作无关的会面是让大家都开心的好办法。相约中午一起吃个饭吧,你们有大把时间可以聊聊最近热门的新闻、看看出去旅游的照片、讲讲家里新添的小孩。

志愿者小时

我的客户莎莎认准了时间盒子的工作方法在她那里行不通,因为下属随时会来打断她。在她看来,作为公司主管,她扮演各种事情的中枢角色,要随时准备好帮助其他人。就后者来说,她是对的。
我尝试让她每天在日历上划出午饭后的一小时,称为志愿者小时。在一天当中,每当同事找她求援的时候,她并不多作分析,而是立刻在下一个志愿者小时里为这个问题安排一次15~30 分钟的会议。
这么一个具体而简单的行动计划,能让她迅速、流畅地从中断中恢复工作。分心的事情出现后,她在单核任务上的工作势头不减。如果这一天没什么人找她,志愿者小时还可以用来做可支配的工作。
当然也有例外情况。对于可以不假思索回答的问题,莎莎会立即回答。突发的高风险任务也有较高的优先级,不受志愿者小时策略限制。不过有多少任务是不能推迟几小时的呢?这样过了几周后,莎莎告诉我,志愿者小时策略太管用了。如果有人来电话,提到的事情需要更多的思考和讨论,她也会用同样的办法。附带的好处是服务生效应,让她可以在潜意识里提前思考这个问题。

有利工作的音乐

对于简单的重复性任务,音乐可以对效率产生正面影响。然而在当今职场中,重复性的工作不多。要了解音乐的影响,我们必须考虑一些参数,例如曲风、音量、平和度。如果从事的是认知挑战型任务,选择收听音乐时,我们要么是想刻意盖过身边可识别语音的干扰——尤其是单边的电话交流,它们特别分散注意力;要么是为了增加一些创意。
既然公认可识别语音会使人分心,似乎更有理由选择没有歌词的音乐。如果让歌词吸引了注意力,用于工作的认知资源就更少了。甚至有研究表明,在听喜欢的音乐类型时,人们的工作表现会更差。
镇静型音乐要比刺激型音乐更有利于工作。 也许我们应该选择大自然的声响,以中等音量播放。一项研究发现,在山间溪流的潺潺水声环绕下,工人的专注能力有所增强。对于认知活动来说,可能还是安静的环境最能提高生产力。 然而在当今的开放办公场所中,很少有安静的选项。如果要听音乐,你可能得选一些不会调动情绪的、熟悉的纯音乐。

过渡时间

可依每天上下班要花三个小时。经理答应说,如果她能在路上工作,也会给她支付工资。在
上班工作和私人思考模式之间转换的这类时间统称为过渡时间,通勤是其中的一种。我和可
依为此想了个办法。
如今的职场工作内容大多由书写、阅读和谈话沟通组成。谈话沟通和书写不太适合在路上做,但阅读可以。在你的公文包里始终放上一本非小说类图书,还可以提前看看会议资料,省出现场翻阅的时间。
过渡时间也包括离开办公室前的最后几分钟。如果善加利用,这些时间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桌上放一张纸条,写明你第二天早晨一开始要做什么。服务生效应会激活你的潜意识,帮你解决相关问题。
过渡时间还包括从早晨起床到出门上班的这段时间。早晨 5 点是风平浪静的时光,完全没有人打扰。有些人利用这段时间做当天的计划,在日程表中划出可支配时间。
可依还开始利用茶歇、午餐时间来促进工作,并且在开车的时候收听播客。这些习惯让她像是完全换了个人。她因此得到经理的赏识,还升职为了主管!

核对单

核对单已被证明可以非常有效地避免航空事故。人类的记忆力和注意力是不可靠的,无论对于常规任务还是紧急状况都会造成一定的危险。另一个例子是手术安全核对表,它让病人的死亡率降低了将近 50%。
核对单有两种类型:“一做一勾”和“一读一做”。“一做一勾”核对单只是为了确认一切顺利,例如确认开出的每张发票是否都收到了付款。“一读一做”核对单有助于完成操作流程,例如如何在早晨关掉办公室的报警系统。
对于那些平时做得不多、还形不成习惯的重复性工作,核对单尤其有用。具体的例子有报税或者设置电脑的某些功能。每次遇到因为犯傻把事情搞砸了的情况,就为相关流程做一个核对单。
保持核对单尽量简单:5~9 步,措辞精确,不说废话。如果操作步骤太复杂,会令人忍不住抄近路,心想这次应该不会有问题。那些必要又难记的信息一定要写清楚,例如服务器地址、电话号码。
核对单可以持续改进。每次执行核对单,如果发现内容有歧义或者漏掉了关键信息,就到了改进的时候。另外,在步骤太多或者完成时间超过 10 分钟的情况下,可以将其拆成几个“全有或全无”的批处理流程。

康奈尔笔记法

在一次业务会议上,你接到一项任务。为了满足要求,你埋头苦干。然而,接下来的跟进会议却让你大跌眼镜,他们说你解决的问题不对。你还记得当初接受的任务到底是什么吗?康奈尔笔记法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流传至今,沃特 · 波克是最早解读这一方法的人。 这个方法把一张纸分为左右两栏:在左栏中写下会后要提的问题、主要想法、图表;右栏则是
实时会议记录;最后把摘要写在下边。做笔记不仅是为了精确记录,还是为了学习和融会贯通。事实证明,使用放慢节奏的工具记笔记,效率会更高。 不要追求一字不差,用自己的语言分析和书写的越多,你记住的也就越多。
这就是研究显示用纸笔比用笔记本电脑做笔记更有效的原因。 因为键盘打字比手写速度快,我们就更愿意逐字逐句地引用他人的发言,而不去思考写下的是什么。使用康奈尔笔记法,在会议期间把笔记写在右栏。会后 24 小时内,在左栏补充会议引出的问题,并在下边填写摘要。在下次跟进会议之前,你要过一遍左栏,尝试回答其中的问题。

心不在焉

会开到一半,主持人问了你一个问题。你支支吾吾,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你并没有睡觉,但是开小差了:怎么写工程报告?明天要给谁打电话?你思前想后,就是没想正在开会的内容。
心不在焉的时候,你不是在管理时间,而是在浪费时间。要脱离这种状态,办法就是找到关
联。 下面的一些方法可以帮你在开会时找回注意力。
※ 培养观察力:在你的特定专业领域,你可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事情。看看周围:一位同
事看上去很忙但是不出活儿;另一位写了份杰出的报告;经理很善于宣布坏消息。
※ 思考的时候拿支铅笔:一边思考一边把你的想法写下来。把会议中无法取得一致的突出
问题视觉化。
※ 作比较:同事和你的知识面互有长短,你熟悉的事情他可能不懂。从你们共同的领域拿
一些比喻来说明问题。
※ 怀着自发的目标:每次参加会议的时候都要问问自己“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什么”。
参加会议的时候心不在焉,等于把自己和别人的时间都花在了最没效果的地方。开会时为自
己设置一个标准,一定要找到关联。

时间压力

我的客户海威说,每次截止期限迫在眉睫的时候,他的生产力和创造力都更高。事情必须有
个截止期限,这样他才能动起来,然而他并不喜欢随之而来的压力。
时间压力是在自己内心形成的。别人可能会强烈要求我们立即花时间处理他们的任务,但他
们只是提供了时间压力的来源,真正的时间压力是我们自己建立起来的。使用单核工作法,
我们可以自信地说自己已经尽力了。
哈佛商学院的一项研究 发现,沉重的时间压力对创造性思维有负面影响。虽然参与者自
我感觉在时间压力下创意更多,但实验结果表明,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其实变差了。
可察觉的时间压力还对决策制定有负面影响。因此在类似“爱荷华博弈任务”(Iowa Gambling
Task)的决策游戏中,如果被告知时间不够了,人们在学习和完成游戏上的表现就会更
差。
我们解决了海威的问题,方法是接受一个事实:时间会以恒定的速度向我们走来。这是确定
无疑的。海威使用单核工作法处理最重要的任务,从而用最佳方式安排了自己的时间。想更
快完成任务、取得更好的结果,这可能是唯一的方向。

现在专注一件事:小结

问:同时做两件事能省一半时间,这不对吗?任务切换和多任务处理有什么坏处?
答:人类可以同时处理的多任务仅限于“不需要留心注意”的情况,例如呼吸和走路。我们自
以为多任务齐头并进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做任务切换,而任务切换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大量
研究表明,任务切换会拖慢速度、导致更多错误并且损害创造力。
问:单核工作听上去不错,但身为重点工程的带头人,我处在工作枢纽位置。我应该停
止与他人协作吗?
答:不应该。你应该继续与他人协作,充分发挥协调作用。但仍然可以通过“志愿者小时”的
方式有效控制不速之客,这样既不影响你为他人服务,又能让你完成更多的可支配工作。
问:无条件专注于一项任务可以提高效率,但我怎么能确定这项任务就是正确的一项
呢?优先级不断在变,我想做当前最重要的事情。
答:专注一件事(不问它是否重要)才能有效率,但要取得成效,又必须经常重新评估优先
级。我们采用单核工作、全景总览的节奏。首先设置到下一个整点或半点(9:30、10:00、
10:30……)的全景闹钟,然后全景总览下一步要做的潜在任务,选择最重要的一项,无条
件专注地做,直到全景闹钟响铃。戒绝通知,即关掉电子邮件自动收取,关掉能看到和听到
的手机提醒,可以显著增强你专注工作的成功率。

思维导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vsehaiyang1993/article/details/81151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