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利网上数字金融典型场景: 网络营销

        营销欺诈即俗称的“羊毛党”,是指有选择地参与各互联网渠道的优惠促销活动,以相对较低的成本甚至零成本换取物质上实惠的人群。界定羊毛党的关键特征是,多频率、有组织地在单次营销活动中多次获取优惠金额的行为,其实质是由于其薅羊毛的行为侵占了其他用户本应享受的优惠活动,这种行为即是打击的对象。目前,羊毛党已形成15余工种、160余万从业人员、产业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人民币的产业链,分工明确、合作流程成熟,并且逐渐向隐蔽、专业、精准方向发展。以某上市公司力推直播软件的营销活动为例,为获取客户量,只要注册软件就能获得奖励金并立即提现。2016年底,该公司投入近16亿元后净亏损约10亿元,最终被ST(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被进行特别处理),而其中大部分奖励被羊毛党撸走,这说明羊毛党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

      羊毛党的主要类型:

  • 第一类是个人纯手工进行薅羊毛的行为,这类行为往往因涉案金额和规模小,不易受到商家的重视;
  • 第二类利用商家网站或APP,使用外挂程序将薅羊毛过程完全自动化;
  • 第三类通过破解后台接口建立虚假客户端进行薅羊毛;
  • 第四类是团伙羊毛党,通常是组织者利用QQ群、微信群指挥团伙成员薅羊毛,且这类薅羊毛行为呈现与平台、商家瓜分利益的趋势。

      羊毛党的欺诈步骤为:

  • 首先,利用虚假号码进行批量注册,有些还会配合模拟器或IP地址修改工具进行;
  • 其次,利用上述账号进行集中的批量扫货下单;
  • 最后,将买到的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商品,以比较合理的价格倒手卖出,赚取差价。


羊毛党欺诈案例:营销优惠欺诈

      某网上商城每周六推出满80减20活动,活动开始后一个月发现大量订单支付失败,其中金额恰为80元的订单占比较高,且这些订单绑定的支付卡余额均为60元。该商城风控部门利用其风控体系及时识别了疑似薅羊毛的订单,并在支付时进行事中拦截。

反欺诈手段

      在识别羊毛党的过程中,主要使用了设备指纹识别技术和神经网络模型等机器学习技术。

      具体步骤包括:

  • 首先,利用黑名单技术筛选疑似羊毛党的用户,若命中黑名单则直接拦截。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设备指纹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识别羊毛党的欺诈行为。
  • 一是,利用设备指纹技术识别出部分羊毛党在一台终端设备上登录上千个PIN码进行操作,同时发现出现大量金额恰好为80元的订单,据此判断存在欺诈的可能。
  • 二是,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对用户的购物行为、交易习惯、交易次数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判断该用户是否为羊毛党。


反欺诈效果和可移植性

      该案例最终拦截近10%的支付订单,为商家挽回100余万元的损失。据估算,采用反欺诈技术每年能为全行业节约10%-50%的营销优惠成本。设备指纹识别技术配合机器学习模型能够有效阻击利用设备进行营销欺诈的羊毛党。

      设备指纹识别技术根据不同的识别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主动式、被动式和混合式三种。三种方式在隐私保护、响应速度和准确率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设备指纹识别技术在数字金融领域的应用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 一方面,对用户行为的追踪和分析,比如购物网站会采集用户的设备信息,并根据设备指纹信息对用户进行相关的商品推荐,实现精准营销。更为重要的是,利用采集的信息形成设备指纹,给用户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比如检测到用户的风险登录、更换设备登录要求用户进行二次验证等等;
  • 另一方面,利用设备指纹技术记录用户在互联网上的活动并进行信用评分,这将对互联网征信体系健全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关文章:

互利网上数字金融典型场景:网络支付

互利网上数字金融典型场景:网购运费险

互利网上数字金融典型场景:网络借贷

如何帮助企业把风控做得更好?

如何帮助企业把风控做得更好?(续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hajk2017/article/details/8085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