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来北京要做的1000件事,第十八,理解公司的管理

黑白技术人,灰度企业家。很多年轻人经常犯的一个错误是用对错,来直接判断企业家。一个企业家一定包含胆略,包含奋斗精神,包含社会责任,包含极端手段,包含挥泪斩马谡。企业家是多面的,灰度的,所以企业的管理是纷繁复杂的,不能用简单的对错来评判。

管理也有其万变不离其宗的基本规律,我分享一下《奈飞文化手册》这本书的片段。

1、什么是人管人,并不是一个人管理另一个人,而是人对自己、对企业的自驱动力。说白了就是去掉繁文缛节,把权力还给员工,发挥他们强大的创造力。员工才是主人。让员工成为企业主人,这是老板最聪明的管理方式。

2、坦诚。「没有什么路可以通往坦诚,坦诚本来就是一条路」,犯了错,出了问题,思路不对,结果不好,这些都是需要坦诚沟通的地方,也是考验每一个人情商的时候。带团队,犯了错误,自己碍于面子不敢承认,还固执己见,这不是害人害己害公司么。老板和员工要双方都做到坦诚。

3、书中还有一点特别有意思,它把「高敬业度和高绩效」这样的话题拿出来做了讨论。简单来说,一个人很努力,非常勤奋,但就一定会有高绩效么?你冷静想,肯定不是这样,努力和勤奋只是通向成功这个「数学公式」的一个变量而已。所以 Netflix 说,通往卓越的路上肯定不会一帆风顺,而是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痛苦和不满足,这才正常。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对结果始终执着,这才是他们想要培养的,这些并不是一个「敬业或勤奋」就能解决的。

4、还有一个非常残酷的观点,就是废除绩效提升计划。对硅谷比较熟的同学都知道,像 Google、Facebook 这样的公司,当他们发现一个员工能力出现问题的时候(绩效),会马上发起一个一对一沟通,然后走 PIP(绩效改进计划)流程,这样可以再给员工一次改正或提升的机会。而 Netflix 则比较偏激,McCord(作者)认为,如果员工绩效不好,或者能力有问题,你应该让他离开,而不是走什么 PIP 流程,他认为 PIP 对于结果来说,没有意义。当然,她也说,离开的同学并不是能力不好,只是和公司的发展状态不符,提前让他们离开,其实对问题员工来说,也是件好事。

5、几乎所有公司都喜欢或假装喜欢有「主意」和「观点」的员工,但当很多人都有观点的时候,自然就会有冲突。我觉得,我们应该鼓励每个人都应该有观点,这对于个人和公司来说,都是有极大好处的。但是,所有的观点一定要基于事实,要不然就是胡说,而胡说是会带来很大损耗的。典型的胡说是什么样子?比如,人家 XX 公司就是这么做的,YY 产品做了个什么功能,我们是不是也弄一个。这种没有根据的主意毫无意义,只会浪费公司的资源。

6、数据没有观点。我们可以用数据来检测观点,但是一定要有定性的判断,尽信数据,不一定能做出最好决策。做产品,我们有想不清楚的问题,应该找用户去问,看看他们的反馈,这个反馈,我觉得数据倒只是一方面,主要是和他们聊,看看他们的场景是什么,这个可以辅助我们判断。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u010261924/article/details/130954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