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二: 了解自我和管理自我,诚惶诚恐,保持敬畏-- 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总结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诚惶诚恐,保持敬畏。-- 宁老师的翻译

1. MBTI 测试|认识自己是一切管理的前提

管理一个家庭,管理一个组织,管理一个企业,你首先需要认清的就是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而且你要和周边的人形成有效的管理关系,因此你需要知道的是,在别人眼里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认识自己不是你觉得你是什么样的人,而是别人眼里你是个什么样的人。认识自己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有一种现象叫灯下黑,就是过去人们点油灯,灯光四射后房间通明。但是,灯下的一圈却因为托盘而无法被光线照亮,成了整个房间里最黑的部分。用来说明我们并不了解自己。

人既有内向性的一面,也有外向性的一面,内向性和外向性不是非此即彼的排斥关系。

有时候性格改变不了,但是我们可以想办法改变工作方法,所以做测试的意义就在于了解你自己以后,尽可能作一些积极的有效的改变。

2. 人格特质|你有却不自知的优势

人格特质分析,是职业选择分析的主要方面之一。我一直有一个观念,人应该从事什么职业,是做通才,还是做专才,也就是说是走专业路线,还是走综合管理路线,都和人格特质有关。

关于人格特质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几十种特质被学者们反复研究。

有些学者把人格分为“内控性人格”和“外控性人格”两种不同的人格特质。具有“内控性人格”的人,特点是他一旦遇到事情,会觉得所出现的事情,都是个人能力和处世方式造成的,他的直觉会让他觉得:只要努力,事情就可以掌控。而“外控性人格”的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刚好相反。他们一旦遇到事情,往往认为事情的出现都是超乎自己掌控的,是周围环境太过复杂导致的。

人格特质,是一个人的特点所在,没有好和坏之分。比如,大家都熟悉的 BAT,三家公司的领导人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彼此之间非常不同。

3. 达克效应|自视甚高与倾家荡产

“达克效应”的定义是:能力越低的人,越容易产生对自己过高的评价,至少会把自己的能力评价在平均水平以上;而能力较高的人,则会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能力。

“能力越低的人,越容易产生对自己过高的评价。

每一个人在自我评价的时候,首先调出来的是自我信息,也就是先想“自己怎么样”,然后再用自我信息作为基准去评判他人,评价“别人怎么样”,所以评判基准的不同,就容易产生出自己能力很强的错觉。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每个人在自己相对比较低能的领域里,对别人的真正能力是缺少信息的,因为你能力低,你就不容易了解比你能力高的人,所以很多别人厉害的地方你也认识不到,而且进行评价时,最容易唤起的往往是你的长项,而你去比较的是别人的短项,这么一比就容易比出自信。

人在辨识他人情绪方面的敏感性,自以为的能力水平和实际水平,相关性极其微弱,甚至就是完全不相关。也就是说,与其他方面能力认知上的达克效应相比,在情商领域里如果存在“达克效应”的话,差异会更加显著。

当任务难度发生变化时,人们有时会用先前的标准也就是错误的评价标准来判断和衡量自己的能力。

了解自己的重要性,一点都不亚于经常看看业绩报告单,因为做人远远重于做事,做人的功夫就在于是否能在别人心目中建立起良好印象。做人,更能决定人这一生远行的距离。

4. 情绪|第一生产力

情绪与决策如影随形,人是不能脱离情绪,来进行所谓理性决策的,人的所有决策,都是情绪参与的结果。

情绪和管理三人紧要的观点

  1. 情绪的产生,是大脑运行的自然过程,不存在只有好情绪、没有坏情绪的可能性。产生好情绪和产生坏情绪,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情绪又会参与到我们的决策和判断之中。
  2. 情绪管理的本质,就是要控制自己产生好情绪和产生坏情绪的比例。有一门学问叫“积极心理学”,学者们建议大家掌握这个比例,最好是 3:1。好情绪占三,坏情绪占一。
  3. 管理者需要格外注意:情绪,才是第一生产力。管理者首先需要把自己的情绪变得更加积极,同时还要学会有意识地将这种情绪传递给员工。把达马西奥的观点翻译成管理学的语言就是:一个人情绪差的时候,他的工作表现一定差;而一个人情绪饱满的时候,他的创造力一定超强。

在情绪消极的时候想象挖钻石的过程,通过“钻石”这个关键字给自己心理暗示:我们每天遇到那些烦心事,都是矿场里挖出来的无用泥土,但是没有这些泥土,我们怎么能得到那些宝贵的钻石呢?烦心事和我们的努力是成正比的。

5. 认知能量|减少心力的流失

认知能量,通俗来理解,就是“心力”。人的心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会下意识地节省心力,心理学家创造了一个词叫 “ 认知吝啬 ” ,就用来描述这种节省。

如果把认知能量,或者说心力,比喻成一块电池。这块电池的基本容量因人而异,而受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让你坐得住板凳。也就是说,会从两个方面锻炼你的心力:

  1. 就是要把你的电池容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增大。
  2. 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习怎么样去使用它,让它的使用效率变得更高。

聪明人只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不放弃、不轻率,反复权衡,不怕浪费心力,而在那些小事情上,并不是太计较,这其实就是我们本能地在进行成本和收益的比较。

一个人如果处于“正念”的状态,就意味着他集中心力专注于一件事,是心力配置的最佳状态。

我们经常说要“活在当下”,其实,保持专注就是最有效的“活在当下”。

6. 积极心态

由于管理者手中掌握着或大或小的决策权,周围听到的赞美声可能远远大于反对的声音。赞美的声音听多了往往对自己失去客观的评价,出现自视甚高的现象。

简单说就是有一种舍我取谁的傲慢心态,无论是上级还是下级都不会放在眼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会出现偏差。所以老师首先要提醒管理者对人对事要诚惶诚恐、保持敬畏;“从事管理工作,不仅要注意了解自己,还需要尽量用客观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看待他人。”

其次老师提醒管理者:保持积极心态,对于管理者破局是非常重要。虽然产生消极心态,也很正常。现在也有很多为什么会产生消极心态的理论,我们不必去纠缠它。管理者首要的任务是要让自己积极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带动身边的人。

参考

  • 得到 - 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
  • https://www.jianshu.com/p/8e9e1144ee12
  • https://v2ex.com/t/531128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gpeace/article/details/12881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