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案例分析考点汇总(沟通/干系人、风险、合同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沟通及干系人管理常见考点

1. 沟通管理计划的内容

  • 干系人的沟通需求
  • 针对沟通信息的描述,包括格式、内容、详尽程度等
  • 发布信息的原因
  • 负责信息沟通工作的具体人员
  • 负责信息保密工作的具体人员的授权
  • 信息接收的个人或组织
  • 沟通渠道的选择
  • 信息传递过程中所需的技术或方式方法
  • 进行有效沟通所必须分配的各种资源,包括时间和预算
  • 沟通频率,比如是每周沟通、还是每月沟通、还是每天汇报进展情况等
  • 上报过程,针对下层无法解决的问题,确定问题上报的时间要求和上报路径
  • 项目进行过程中,对沟通管理计划更新与细化的方法
  • 通用词语表、术语表
  • 项目信息流向图、工作流程图、授权顺序、报告清单,会议计划
  • 沟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制约因素
  • 沟通工作指导以及相关模板
  • 有利于有效沟通的其他方面(可自己根据经验列举)

2. 项目绩效报告的主要内容

  • 如何使用资源完成项目目标
  • 项目的进展和调整情况
  • 项目的完成情况
  • 项目总投入和资金到位情况
  • 项目资金实际支出情况
  • 项目主要效益情况
  • 财务执行情况
  • 项目团队的绩效
  • 项目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解决方案
  • 预测
  • 变更请求

3. 沟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 缺乏清晰的沟通渠道
  • 发送者和接收者存在物理距离
  • 沟通双方彼此技术语言不通
  • 分散注意力的环境,存在沟通噪声
  • 敌对情绪、不信任等有害的态度

4.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沟通

  • 沟通内外有别
  • 非正式的沟通有助于关系的融洽
  • 用对方能接受的沟通风格
  • 沟通的升级原则
  • 扫除沟通的障碍
  • 使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 建立沟通基础设施
  • 使用项目沟通模版
  • 把握项目沟通基本原则
  • 发展更好的沟通技能
  • 把握人际沟通风格
  • 进行良好的冲突管理
  • 有效的会议
  • 建立沟通管理计划
  • 指挥室(作战室)

5. 如何召开有效的会议

  • 事先制订一个例会制度
  • 放弃可开可不开的会议
  • 明确会议的目的和期望结果
  • 发布会议通知
  • 在会议之前将会议资料发给参会人员可以借助视频设备
  • 明确会议规划
  • 会议后要总结、提炼结论
  • 会议要有纪要
  • 做好会议的后勤保障

合同管理常见考点

1. 合同签订时应注意的内容及条款

  • 项目的产品目标和范围
  • 质量验收标准,质量验收标准是一个关键指标,包括产品质量及技术要求及验收流程、验收标准等
  • 验收时间
  • 项目费用及工程款的支付方式
  • 合同变更约定
  • 技术支持服务
  • 损害赔偿
  • 合同附件
  • 法律公证
  • 违约责任以及发生争执的解决方式

2. 合同管理常见的问题

  • 没有签订合同或条款不全
  • 合同条款约定不明(产品或服务范围目标,时间、地点、质量要求、费用等)
  • 没有做好签订合同之前的调查工作,合同签订过于草率
  • 没有采取措施,确保合同签约双方对合同条款的一致理解
  • 合同执行过程中没有留下相应的记录
  • 项目变更中没有相应的进行合同变更
  • 甲乙双方对项目范围没有达成一致认可或承诺;缺少违约责任相关条款
  • 缺少变更处理相关条款
  • 缺少索赔及纠纷处理条款

3. 合同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 重新梳理和确认需求,并获得各方认可
  • 梳理和确定范围、进度和质量方面的要求,并经双方同意确认,明确验收标准
  • 和甲方明确合同,进行补充协议等
  • 必要时,应请求公司的高层和客户高层进行沟通协调,就合同的变更及项目的继续执行达成原则
  • 及时有效沟通,提前准备好各验收和收尾文档,向客户提交

采购管理常见考点

1. 采购管理计划的内容

  • 拟采用的合同类型
  • 是否采用独立估算作为评估标准,由谁来准备独立估算,何时进行独立估算
  • 如果项目的执行组织设有采购,合同或者发包部门,项目管理团队本身能采取哪些行动
  • 标准的采购文件(如果需要的话)
  • 管理多个供应商
  • 协调采购与项目的其它方面,例如确定进度与绩效报告
  • 能对计划的采购造成影响的任何约束和假定
  • 进行自制外购决策,并与活动资源估算过程,制定进度计划过程联系起来
  • 确定每个合同中规定的可交付成果的日期安排,并与进度制定过程,进度控制过程相协调
  • 确定履约保证金或保险合同,以减轻项目的风险
  • 为卖方提供指导,以帮助其制定与维护工作分解结构
  • 确定用于采购或工作说明书的形式和格式
  • 确定通过资格预审的卖方
  • 管理合同和评估卖方的衡量指标

2. 采购中企业采用外包的目的

  • 降低成本,降低企业组织的人事成本和获得服务所产生的成本
  • 提高效率
  • 取得专业知识
  • 改善服务和品质
  • 获得额外的管理时间
  • 专注于核心服务,发展核心竞争力
  • 转移风险
  • 资本投资减少
  • 现金流通

3. 采取哪些措施保证采购按时到货

  • 要与采购部经理对采购设备到货时间进行签字确认,明确采购设备到货延误后果
  • 加强与采购部门的沟通,时常跟进采购设备到货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 在采购合同中要有相关采购设备延误到货的惩罚措施,以便供应商能重视相关工作
  • 在获知设备延误到货情况下要及时与公司高层和客户方进行沟通

变更管理常见考点

1. 变更控制流程

  • 先沟通,书面申请
  • 评估变更影响(范围,进度,成本,质量等)并将影响通知干系人
  • CCB 按流程审批
  • 变更审批不通过,则取消变更,纳入监控;变更审批通过则调整和更新项目管理计划和项目文件,并通知干系人
  • 根据要求执行变更,记录变更实施情况
  • 验证变更,归档

2. 变更工作做不好可能导致的影响

  • 没有遵循正式的变更控制流程,可能导致(范围)需求变更的过程失控和不可追溯
  • 没有对变更的影响进行完整的分析,可能导致无法全面了解这次变更对项目的进度范围、成本、质量等造成多大的影响
  • 没有修改更新项目管理计划,可能导致实际工作内容与计划有较大的偏差,使项目管理计划无法指导项目实施
  • 没有对相应技术文档进行修改可能导致需求、设计与编码无法对应,不利于后期的测试和以后的维护工作
  • 版本管理和配置管理没有做好,可能导致在变更失败后无法将项目恢复到变更前的状态
  • 没有让用户对最终结果进行确认,可能导致双方对变更结果的意见不一致,不利于项目验收和最终交付

3. 变更管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 未提交书面变更申请
  • 变更控制委员会组成成员不合理,应该包括客户代表,最好是高级管理人员,并明确分工
  • 几乎所有变更都被批准和接受,说明CCB没有严格控制项目变更申请的提交,没有认真审核
  • 变更要求没有留下书面记录
  • 没有进行变更后的评审,对变更造成的影响没有进行分析
  • 没有将变更可能造成的影响告诉变更提出方,应该对变更因素施加影响,积极沟通,确认变更的必要性
  • 没有严格按照变更控制流程进行变更管理
  • 没有对变更作记录并形成文档,造成变更内容无法追溯
  • 变更结果没有进行正式验证,未得到客户的确认
  • 是否接受或拒绝变更,不应该由项目经理或某个人决定
  • 项目变更后没有相应的变更合同

4. 变更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 邀请客户的代表、相关业务领导及高层领导等加入变更控制委员会
  • 对变更施加影响,确认变更的必要性,积极同干系人进行沟通
  • 对变更进行评审论证,确定变更的信息完整,实际可行
  • 分析变更造成的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并告知相关人员
  • 对变更的实施进行监控跟踪,记录变更信息并形成文档,以便于追溯
  • 对变更的效果进行评估
  • 严格按照变更控制流程进行变更管理,对于不必要的变更申请应拒绝,确保批准的变更的有效性
  • 变更应进行严格验证,并得到相关干系人的确认

风险管理常见考点

1. 风险管理计划的内容

  • 方法论。确定实施项目风险管理可使用的方法、工具及数据来源
  • 角色与职责。确定风险管理计划中每项活动的主管人员、支援人员与风险管理团队的成员组成。为这些角色分配人员并说明其职责。并估算风险管理所需费用,将之纳入项目成本基线
  • 制订时间表。确定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实施风险管理过程的次数和频率,并确定应纳入项目进度计划的风险管理活动
  • 风险分类
  • 风险概率和影响的定义
  • 概率和影响矩阵。根据风险可能对实现项目目标产生的潜在影响,进行风险优先排序
  • 修改的利害关系者承受度。可在风险管理规划过程中对利害关系者的承受水平进行修订,以适用于具体项目
  • 汇报格式。阐述风险登记单的内容和格式,以及所需的任何其他风险报告,界定如何对风险里过程的成果进行记录、分析和沟通
  • 跟踪。说明如何记录风险活动的各个方面,以便供当前项目使用,满足未来需求或满足经验教训总结过程的需要。

2. 风险识别的内容与风险分类

风险识别的内容 风险分类
① 识别并确定项目有哪些潜在风险
② 识别引起这些风险的主要因素
③ 识别项目风险可能引起的后果
需求风险;技术风险;
政策风险;法律法规风险;
市场风险;运行风险;
团队风险;关键人员风险;
范围、成本、质量等其他风险;

3. 风险识别的原则

  • 由粗及细,由细及粗
  • 严格界定风险内涵并考虑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 先怀疑,后排除
  • 排除与确认并重,对于肯定不能排除但又不能肯定予以确认的风险按确认考虑
  • 必要时,可作实验论证

配置管理常见考点

1. 配置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配置管理包括制定配置管理计划、配置标识、配置控制、配置状态报告、配置审计、发布管理和交付 6 个主要活动;配置管理的一般流程如下:

  • 建立并维护配置管理的组织方针
  • 制定项目配置管理计划
  • 确定配置标识规则
  • 实施变更控制
  • 报告配置状态
  • 进行配置审核
  • 进行版本管理和发行管理

2. 配置管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 未建立配置管理系统和机制,配置管理混乱
  • 未设置专门的配置管理员,对配置进行综合管理
  • 没有做好整体版本管理
  • 没有建立基线,导致需求、设计、编码无法对应
  • 没有做好变更管理
  • 缺乏项目整体管理的权衡
  • 缺乏各种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 配置管理人员经验不足
  • 对配置管理工具没有进行有效评估
  • 未进行配置工具使用及配置管理的培训
  • 未制定配置管理计划
  • 未建立配置管理机制及权限管理,配置管理较乱
  • 没有定义配置管理流程

3. 配置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 组建配置管理委员会,必要时加强对配置人员的培训或引进有经验人员
  • 引进配置管理工具并进行有效评估
  • 制定有效的配置管理计划
  • 建立配置管理机制,严格进行权限管理
  • 做好配置工作,包括识别配置项、建立基础、做好版本管理等
  • 定义合理的配置管理流程,制定合理的变更控制流程
  • 识别配置项,并为配置项建立惟一标识,保证配置项可追溯
  • 建立配置基线,使重要配置项处于受控状态
  • 定期提交配置状态报告,改进配置管理方法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53072519/article/details/130269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