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酸染色——ScyTek抗酸染色试剂盒解决方案

细菌染色法是为了便于观察研究而利用有关染料使细菌细胞着色的方法。细菌个体微小,无色透明,因此常采用染色法来观察其大小和形态结构。常用方法有革兰氏染色法,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应该了解了。今天一起来看看细菌形态学检查法——抗酸染色,顺便聊聊两者的用途和原理有哪些不同之处?

一、革兰氏染色(Gram stain)——革兰氏染色试剂盒,GSK-2

用途:由丹麦病理学家Christain Gram于1884年创立,直到现今,革兰氏染色法仍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通过革兰氏染色,可将细菌鉴别为革兰阳性菌(G+)和革兰阴性菌(G-)两大类。

原理:细菌经龙胆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龙胆紫与碘的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G+)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较多且交联致密,故遇乙醇脱色处理时,因失水反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会出现缝隙,因此,能把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蓝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G-)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差,在遇脱色剂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复合物的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仍呈无色,再经红色染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染色结果:

革兰阳性菌(G+):蓝色

革兰阳性菌(G+):红色

其他组织:黄色

细胞核:红色

1.png

抗酸染色(Acid Fast Bacteria (AFB) Stain)——抗酸染色试剂盒,FAB-2

用途: 由埃利希(F.Ehrlich)1882年首创,并经F.齐尔(Ziehl)改进而创造出的细菌染色法,用于细菌标本涂片或菌落涂片的染色,目前常用于对分枝杆菌属进行初步鉴别。

原理: 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内含有大量的脂质(主要成分为分枝菌酸),包围在肽聚糖的外面,具有抗酸性,染色时与石炭酸复红结合牢固,能抵抗酸性乙醇的脱色作用,,因此抗酸菌能保持复红的颜色,达到染色目的。未脱色细菌呈红色为抗酸性细菌,脱色经复染呈蓝绿色的细菌为非抗酸性细菌。

染色结果:

抗酸菌组织:红色

其他细菌及背景:浅绿色

2.jpg
ScyTek抗酸染色链接:

https://www.amyjet.com/brand/ScyTek.shtml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bbkine/article/details/112531917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