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S 扩增子分析工具:Swarm 聚类OTU流程介绍

前段时间为了写资料而搜寻 swarm 相关内容无果,在谷歌学术翻到一篇 swarm 的学术论文(严格来说就是 swarm 的论文),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对 swarm 的工作流程做了了解。想写一篇总结,但写着写着差点变成了文献翻译,不知道现在算不算解读。整理出的内容适合入行不久,想了解 de novo OTU聚类方法的情况(主要是swarm)(虽然现在OTU已经out,已经有了更好的 denoise 方法,但作为新人多学习还是没有坏处的),如果想引用这篇学术论文:

Cite this as

Mahé F, Rognes T, Quince C, de Vargas C, Dunthorn M. 2014. Swarm: robust and fast clustering method for amplicon-based studies. PeerJ 2:e593 https://doi.org/10.7717/peerj.593

持续更新,禁止转载。

以下为正文内容。


 

在Swarm 出现之前,流行的 de novo 聚类方法存在两个基本缺陷:1. 任意的全局聚类阈值;2. 质心选择所引起的输入顺序(input-order)依赖。

于是,实现一种精确、快速、全新的聚类方法,解决上述两个基本问题,产生有意义的 OTU ,并减少聚类参数的影响,成为 Swarm 的开发目的。

Swarm的聚类步骤可以概括为:首先使用局部阈值迭代地聚类几乎相同的扩增子,然后根据 OTU 内部结构和扩增子丰度来优化结果。在这里,只对聚类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Swarm keyword:快速准确双阶段凝聚无监督(de novo)单链接聚类

 

详细流程描述

de novo聚类启发式算法是快速且贪婪的,swarm出现之前的 de novo 算法使用这样的聚类思想:

从扩增子池中选择一个扩增子作为新OTU的中心(质心),将其与池中其它所有的扩增子进行比对。那些与质心全局聚类阈值相距小于 t (用户自己设置的相似度阈值)的扩增子,都归于一个OTU,随后OTU关闭。

只要池中还有扩增子。这一步骤就会重复。如图1所示。

 

                  

                                                                                          图1

                                                                     贪婪聚类算法与swarm的比较

                                    (a)基于质心选择和全局聚类阈值 t 的贪婪聚类方法如图所示,相邻的扩增子也

                                      可能归属于不同的OTU。(b)相比之下,Swarm聚类通过使用一个小型用户选

                                          择的(small user-chosen)局部聚类阈值:d,允许OTU达到其自然极限。

 

BioMarKs 项目和 TARA OCEANS 项目使用不同标记和不同测序平台,进行了两项大规模的环境多样性研究,研究凸显了贪婪 de novo 聚类的局限性。人们发现如果一个物种的扩增子丰度很高,那么另一个与其生态环境非常不同、但基因相近的物种的扩增子会被划分为前者的OTU归属,导致错误的生态解释。

Swarm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开发出的新方法,可以避免固定的全局聚类阈值,以及由质心的选择而产生的输入顺序(input-order)依赖。

在growth阶段,Swarm 使用 k-mer 比对和一种速度非常快的全局成对比对算法,计算对齐扩增子对的序列差异来描述OTU;在breaking阶段,Swarm使用扩增子丰度信息和OTU内部结构,细化聚类结果。

我们可以这样构思:

  • 扩增子可以被抽象地看作一个扩增子空间(amplicon-space)中的离散坐标。空间中的每个位置代表一个可能的扩增子,这个扩增子或不存在于数据集中(空丰度(null abundance)),亦或存在于数据集(观察到的丰度(observed abundance))。

  • 一个给定扩增子的直接临近是具有一个核苷酸差异(一个置换、插入或删除)的所有可能扩增子。这个概念可以扩展到 d 临近(d-neighbors),即:具有 d 个核苷酸差异的扩增子。 在这个理论基础上,OTU(cluster)是扩增子空间中非零丰度的连续区域。Swarm立于一个假设之上:每个 OTU 是被空白区域清楚划分开的,也就是说,扩增子本身并不会构成一个巨大的连续体。如果这个条件成立,那么OTU就被允许迭代地增长,直到达到它们的自然极限(即扩增子空间的空白区域)。

 

Swarm搜索扩增子空间的方式如下所述:

  1. 首先,Swarm 处理输入文件并创建一个扩增子池,然后创建一个空的 OTU。

  2. 将池中第一个可用的(即存在的)扩增子取出,作为该OTU的 seed(指代表序列,下文或称作 “种子”)。

  3. 计算差异数:将 seed 与池中其余所有扩增子作比对,将差异数存储在存储器中。当找到了最佳的成对全局比对,差异数就是两个扩增子之间的核苷酸不匹配 (替换、插入或缺失) 数量。

  4. 对于与 seed 差异数等于或小于 d(用户选择的聚类阈值)的扩增子,将其从池中删除并添加到OTU中,在OTU中成为 subseed (指子代表序列 / 子种子,基于种子选出)。

  5. 再将每个 subseed 与池中其余扩增子作比对,但是注意:这一步只选择那些与 seed 最多有 2d 差异的扩增子。不过事实上,与 seed 差异大于 2d 的扩增子不可能与其中一个 subseed 的差异小于等于 d 。那么,这一过滤步骤可以概括为:g 代的一个 subseed ,即 g 种子,与池中剩余扩增子作比对,但只比对那些与 seed 差异在 ( g+1 ) * d 范围内的。一系列比对之后,将差异数等于或小于 d 的扩增子从池中取出,加入OTU中,成为 ( g+1 ) 种子。

  6. 只要还有新的扩增子被捕获,这个迭代的 growth 过程就一直在每一代 subseed 身上重复。

  7. OTU随后关闭。第一个可用扩增子从池中取出,成为新的OTU的种子,这个过程重复进行直到池中不再有扩增子。

如图所示。

              

                                                                                        流程示意图

 

这一聚类过程生成稳定的 OTU,它不考虑第一个 seed 的选择。Swarm在没有施加一个特定的形状或大小的情况下,勾勒出 OTU 的轮廓,并且无论最初选择的是哪个扩增子,都可以得到相同的 OTU 。

从 OTU 结构上来看,Swarm确保了每个OTU中任一扩增子都至少有一个差异数小于等于 d 的临近扩增子。换句话说,每个 OTU 都是一个连续的扩增子集合(没有空隙)。

宏观来看,每个 OTU 之间至少有 d+1 的差异数,由此可得推论:使用d = 1将在 growth 阶段之后,产生扩增子空间的最优分割。

 

tips:

如果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可以去翻阅原文:

  1. 如果 “ 扩增子本身并不会构成一个巨大的连续体 ” 假说在某些时候不成立,Swarm该如何解决问题?
  2. 计算扩增子的差异数时,成对全局对齐是一种资源消耗很大的方法,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成对全局对齐?
  3. 为了加速剩余的成对比较,Swarm实现了一种新的精确全局成对对齐算法,了解这种算法。
  4. Swarm如何根据 OTU 内部结构和扩增子丰度来优化结果?
  5. d 值的大小会造成什么影响?
  6. Swarm的速度?
  7. Swarm 与之前常用的 de novo 方法比较。

学了这么久,第一次写生信文章_(:з」∠)_,才疏学浅,文中内容或图片若有错误的地方望指出,如果有疑问也可以提出,一起讨论吖。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2126262/article/details/106835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