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行列式,矩阵

1.排列及其逆序数

对n个不同元素,规定各元素间一个标准次序。
在n个元素任一排列中,某个元素的先后次序与标准次序不同时,构成一个逆序。

一个排列中逆序的总数,称为这个排列的逆序数。

定理—可证明
一个排列中任意两个元素对换,改变排列奇偶性

2.n阶行列式

		|a11 a12 		... a1n|
		|a21 a22 		... a2n|
D = 	|.      	.			.	  | = ∑ (-1)^t^ a1p1 a2p2 ... anpn
		|.		.				.  	  |
		|.		.				.	  |
		|an1	an2		...ann |

t为p1p2…pn这个排列的逆序数
p1p2…pn排列个数为n!

2.1.转置行列式,记DT

以下皆可证明:
行列式与它的转置行列式相等
对换行列式的两行/两列,行列式变号
某行/列中所有元素同乘k,等于用k乘行列式
若行列式 的某行/列都是两数之和,则,可拆分为两个行列式之和
某行/列各元素乘某数后加到另一行/列,行列式值不变

利用性质来方便计算行列式的值。

2.2.行列式的展开

n阶行列式中,把(i, j)元aij所在的第i行,第j列划去后,留下来的n-1阶行列式,叫(i,j)元aij的余子式,记Mij。
Aij = (-1)i+j 叫做代数余子式。
一个n阶行列式,如其中第i行所有元素,除(i, j)元aij外都为0,那么这行列式等于
D = aijAij。
对任意行列式有
D = ai1Ai1 + ai2Ai2 + … + ainAin

D = a1jA1j + a2jA2j + … + anjAnj

3.矩阵及其运算

		|a11 	a12  ... 	a1n	|
		|a21 	a22  ... 	a2n	|
		|.		 .				 .		  	|
A =	|.		 .				 .        	|
		|.		 .				 .        	|
		|am1 am2	 ...	amn |

3.1.定义

1.设有两个m*n的矩阵A=(aij)和B=(bij),那么矩阵A与B的和记作A+B],规定

			 a11+b11  		a12+b12 ... 	a1n+b1n
			a21+b21 			a22+b22 ...	a2n+b2n
A+B =		.					.		    		.
				.					.					.
				.					.					.
			am1+bm1	am2+bm2	amn+bmn

2.

			ka11  		ka12    ... 			ka1n
			ka21 		ka22    ...				ka2n
kA =			.			.		    	  			.
				.			.		  		  			.
				.			.		   		  			.
			kam1		kam2	...				kamn

3.

A = (aij)是一个ms矩阵,B = (bij)是一个sn矩阵,规定矩阵A与矩阵B的乘积是一个m*n矩阵C=(cij),其中
cij = ∑aij bkj [k = 1,…,s],

C = AB

4.

把矩阵A的行换成同序数的列得到一个新矩阵,叫做A的转置矩阵,记作AT
(AB)T = BTAT

5.

由n阶方阵A的元素所构成的行列式,称为方阵A的行列式,记detA。

A,B均为n阶方阵,有
|AB| = |A||B|

6.逆矩阵定义

对于n阶矩阵A,如有一个n阶矩阵B,
使AB = BA = E,
则,矩阵A是可逆的。
B称为A的逆矩阵。
定理:—可证明

6.1.逆矩阵若存在,则,唯一。

6.2.若|A|!=0,则,矩阵A可逆,且

A-1 = A* / |A|。
A*为A的伴随矩阵。

			|A11 	A21   ...   An1|
			|A12 	A22   ...   An2|
A^*^ = 	| .			 .				 .	  |
			| .			 .				 .	  |
			| .			 .				 .	  |
			|A1n		A2n	 ...   Ann|

定理:
如线性方程组
a11x1 + a12x2 + … + a1nxn = b1
a21x1 + a22x2 + … + a2nxn = b2

an1x1 + an2x2 + … + annxn = bn
的系数矩阵A的行列式不等于0,即

			|a11 	... a1n	|
			|	.		...  .	  	|
|A| = 	|	.   	...  .    	| != 0
			|	.   	...  .    	|
			| an1	...  ann	|

那么,方程组有唯一解:

x1 = |A1| / |A|
x2 = |A2| / |A|
...
xn = |An| / |A|
		 	|a11		...		a1,j-1		b1		a1,j+1		a1n	|
		 	| .			...		 .				 .			 .				...		|
Ai =  	| .			...      .				 .			 .				...		|
			| .			...      .				 .			 .				...		|
			| an1	...     an,j-1		bn		an,j+1		ann	|

7.分块矩阵及其性质

7.1.设A与B行数相同,列数相同,采用相同的分块法,有

			|A11		...		A1r	|
			| .			...		 .		|
A = 		| .			...		 .		|
			| .			...		 .		|
			|As1		...		Asr	|

		  |B11			...		B1r|
		  | .				...		  .	 |
B =	  | .			...	    .		 |
		  | .			...     .        |
		  |Bs1		...	   Bsr	 |

A+B = ...

7.2.

kA = …

7.3.

			|A11		...		A1t	|
			| .			...		 .		|
A = 		| .			...		 .		|
			| .			...		 .		|
			|As1		...		Ast	|

		  |B11			...		B1r|
		  | .				...		  .	 |
B =	  | .			...	    .		 |
		  | .			...     .        |
		  |Bt1		...	   Btr	 |

其中,
Ai1, Ai2, … , Ait 的列数等于Bij, B2j, …, Btj的行数
AB = …

7.4.

			|A11		...		A1t	|
			| .			...		 .		|
A = 		| .			...		 .		|
			| .			...		 .		|
			|As1		...		Ast	|

A^T^ = ...

7.5.

		|A1					O		|
		|		A2					|
A = 	|			.					|
		|				.				|
		|					.			|
		|O					As	|

|A| = |A1||A2|...|As|

若|Ai| != 0,

				|A1^-1^				O		|
				|		A2^-1^					|
A^-1^ =	|			.						|
				|				.					|
				|					.				|
				|O					As^-1^	|

8.矩阵与线性方程组

8.1.初等变换

初等行变换
对换两行
以数k乘以一行中的所有元
把某一行所有元的k倍加到另一行对应的元上去

初等列变化
类似行变换可得

初等行变换,初等列变换统称,初等变换。
如经过若干次行变换,A变成B,称A与B行等价。
若经过若干次列变换,A变成B,称A与B列等价。
经过有限次初等变换,A变成B,称A与B等价。

8.2.行阶梯,行最简矩阵

行阶梯矩阵
非零行在零行上面
非零行的首非零元所在列在上一行的首非零元所在列的右边

行最简矩阵
行阶梯矩阵
非零行的首非零元为1
首非零元所在的列的其它元均为0

8.3.定理及性质

定理—可证明

设A与B为m*n矩阵,则
A行等价与B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存在m阶可逆矩阵P,使PA = B。
A列等价与B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存在n阶可逆矩阵Q,使AQ = B。
A等价与B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存在m阶可逆矩阵P,n阶可逆矩阵Q,使PAQ = B。

定义:

由单位矩阵E经过一次初等变换得到的矩阵称为初等矩阵。

性质:

1.A是一个mn初等矩阵,对A施行一次初等行变换,相当于在A的左边乘相应的m阶初等矩阵,对A施行一次初等列变换,相当于在A的右边乘以相应的阶初等矩阵。
2.方阵A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有限个初等矩阵P1, P2,… , Pk,使:
A = P1
P2…Pk。

3.方阵A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行等价与B。
应用:
A E 通过行变换变化为 E X时,X即是A-1

8.4.矩阵的秩

定义:

在m*n矩阵A中,任取k行与k列(k<=min(m, n)),位于这些行列交叉处的k2 个元素,不改变它们在A中所处的位置次序而得到的k阶行列式,称为矩阵A的k阶子式。

定理:

设A行等价与B,则,A与B中非0子式最高阶数相同。

定义:

设在矩阵A中有个你等于0的r阶子式D,且所有r+1阶子式全等于0,那么D称为矩阵A的最高阶非0子式,数r称为矩阵A的秩,记作R(A)。

定理:

若A等价与B,则R(A) = R(B)。
若可逆矩阵P,Q,使PAQ = B,则R(A) = R(B)。

矩阵秩的性质:
max{R(A), R(B)} <= R(A, B) <= R(A) + R(B)
R(A+B) <= R(A) + R(B)
R(AB) <= min{R(A), R(B)}
若AmnBnl = O,则R(A) + R(B) <= n

8.5.线性方程组的解

定理:

n元线性方程组Ax = b
无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R(A) < R(A, b)
有唯一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R(A) = R(A, b) = n
有无限多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R(A) = R(A, b) < n

矩阵方程AX=B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R(A) = R(A,B)
设AB=C,则R©<=min(R(A), R(B))

9.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定义:

给定向量组A:a1, a2, …, am,对于任何一组实数k1, k2, …, km,表达式
k1a1 + k2a2 + … +kmam称为向量组A的一个线性组合,k1, k2, …, km称为这个线性组合的系数。

给定向量组A:a1, a2, …, am和向量b,如果存在一组数k1, k2, …, km,使
b = k1a1 + k2a2 + … + kmam,则称,向量b能由向量组A线性表示。

定义:

设有两个向量组,A:a1, a2, …, am及B:b1, b2, …, bk,若B组中的每个向量都能由向量组A线性表示,则,称向量组B能由向量组A线性表示。若向量组A与向量组B能相互线性表示,则,称这两个向量组等价。

定理:

向量组B:b1, b2, …, bk 能由向量组A:a1, a2, …, am线性表示的 充分必要条件是矩阵A=(a1, a2, …, am)的秩等于矩阵(A, B) = (a1, a2, …, am, b1, b2, …, bk)的秩,即R(A) = R(A, B)。
向量组A,向量组B等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R(A)=R(B)=R(A, B)

设m*n矩阵A的秩R(A)=r,则n元齐次线性方程组Ax=0的解集S的秩R‘ = n-r。
非齐次线性方程解的结构:
对应齐次方程的通解 + 非齐次方程的一个特解。

10.向量空间

定义:

V为n维向量的集合,如V非空,且集合V对于向量的加法及数乘两种运算封闭,称集合V为向量空间。

设设V为向量空间,如r个向量,a1,a2,…,ar属于V,且满足
a1, a2, …, ar线性无关
V中任何一向量都可由a1,a2,…,ar线性表示
称,a1,a2,…,ar为向量空间V的一个基,r称V的维数,V称为r维向量空间。

V中任一向量由基,表示为
k1a1 + k2a2 + … + krar = x
k1,k2,…,kr称为向量x在基中的坐标

11.相似矩阵及二次型

设n维向量,
x = (x1, x2, …, xn)T
y = (y1, y2, …, yn)T
令[x, y] =x1y1 + x2y2 + … + xnyn
称为x与y的内积

定理—不证明
[x, y]2 = [x, x][y, y]


||x|| = sqrt([x, x])
||x||称为n维向量x的长度
del = [x, y] /(||x||*||y||)称x与y夹角,x!=0, y!=0

定理—可证明

若n维度向量a1, a2, …, ar是一组两两相交的非零向量,则a1,a2,…,ar线性无关。

定义:

n维向量e1,e2,…,er是向量空间V的一个基,如e1,e2,…,er两两正交且均为单位向量,则,e1,e2,…,er是V的一个标准正交基。

设a1,a2,…,ar是向量空间V的一个基,以下可将其单位正交化
b1 = a1,
b2 = a2 - b1 * [b1, a2] / [b1, b1]

br = ar - b1 * [b1, ar] / [b1, b1] - b2 * [b2, ar] / [b2, b2] - … - - b(r-1) * [b(r-1), ar] / [b(r-1), b(r-1)]

定义:

如n阶矩阵A满足,
ATA = E
称A为正交矩阵。A的列向量都是单位向量且两两正交。
设P为正交矩阵,则线性变换y=Px称为正交变换。

定义:

设A为n阶矩阵,如k和n维非0列向量x使关系式
Ax = kx成立,
则,k称为A的特征值。x称为A对应于特征值的特征向量。

以下可证明:
设n阶矩阵A的特征值为k1, k2, …, kn则,
k1+k2+…+kn = a11+a22+…+ann
k1k2…kn = |A|

定义:

对特征值ki,求得对应解x=pi,则pi是A对应于特征值ki的特征向量。
ki为实数,pi可取实向量。
ki为复数,pi可取复向量。

定理—可证明

设k1,k2,…km是方阵A的个特征值,p1,p2,…,pm依次是与之对应的特征向量,如k1,k2,…,km各不相等,则p1,p2,…,pm线性无关。

可证明:

设k1, k2是方阵A的两个不同特征值,p1,p2,…,ps和q1,q2,…,qt分别是对应与k1,k2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则p1,p2,…,ps,q1,q2,…,qt线性无关。

定义:

设A,B都是n阶矩阵,若有可逆矩阵P,使
P-1AP = B
则称A与B相似。
P-1AP称为对A进行相似变换。

定理—可证明

若n阶矩阵A与B相似,则A与B的特征多项式相同,从而A与B的特征值相同。
若n阶矩阵A与对角矩阵相似,则,k1,k2,…,kn即是A的n个特征值。

定理:

n阶矩阵A与对角矩阵相似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有n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如n阶矩阵A的n个特征值互不相等,则A与对角矩阵相似。

一个n阶矩阵什么条件才能对角化,是一个较复杂问题,下面仅讨论A为对称矩阵的情形。

对称矩阵

1.对称矩阵的特征值为实数。
2.设k1,k2是对称矩阵A的两个特征值,p1,p2是对应的特征向量,若k1!=k2,则p1与p2正交。
3.设A为n阶对称矩阵,则必有正交矩阵P,使P-1AP = PTAP=对角矩阵。
其中对角矩阵以A的n个特征值为对角元。—未做证明
4.A为n阶对称矩阵,t是A的特征方程的k重根,则,矩阵A-kE的秩R(A-kE)=n-k,从而对应特征值t恰有k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对称矩阵A对角化的步骤:

1.求出A的全部特征值。
2.对每个特征值,求出和其重数一致的特征向量,并将其单位正交化
3.组合n个单位正交特征向量构成矩阵P

12.二次型及其标准型

含有n个变量x1,x2,…,xn的二次齐次函数
f(x1, x2, …, xn) = a11x12+a22x22+…+annxn2 + 2a12x1x2 + 2a13x1x3 +…+ 2a(n-1)nx(n-1)xn
称为二次型。

对二次型,寻求可逆的线性变换使其只含平方项。
只含平方项的二次型,称为二次型的标准型。
如果标准型的系数k1,k2,…,kn只在1,-1,0三个数中取值,则称为二次型的规范型。
当aij为复数时,称为复二次型。
aij为实数时,称为实二次型。
|a11 a12 … a1n | |x1 |
|a21 a22 … a2n | |x2 |
f(x1,x2,…,xn) =(x1,x2,…,xn) | . . . | | . |
| . . . | | . |
|an1 an2 … ann | |xn |
二次行和对称矩阵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设A和B是n阶矩阵,若有可逆矩阵,使B=CTAC,称A与B合同。

定理:

任给二次型总有正交变换x=Py,使f化为标准型。
f=k1y12+k2y22+…+knyn2
其中k1,k2,…,kn是f的矩阵A的特征值。

定理:----未证明

设二次型f=xTAx的秩为r,且有两个可逆变换
x=Cy 及 x=Pz
使
f=k1y12+k2y22+…+kryr2 (ki!=0)

f=t1z12+t2z22+…+trzr2 (ti!=0)
则k1,…,kr中正数的个数与t1,…,tr中正数的个数相等。

定理:未证明

对称矩阵A为正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的各阶主子式都为正,对称矩阵A为负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奇数阶主子式为负,而偶数阶主子式为正。

发布了117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84 · 访问量 5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x13262608581/article/details/86375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