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etcher–Munson curves

  

  上图是1933年贝尔实验室(Bell Labs)的两位研究员:Harvey Fletcher,W.A. Munson所研究出的心理声学相当重要的一个理论.实验内容大概是如此,首先先让测试者听到一个1kHz的Sine Wave(又称为Pure Tone因为Sine Wave没有任何的泛音),然后在播放其它频率的SineWave让受测者分辨哪一个听起来比较大声.实验结果绘制成上图蓝线的结果,我们称之为Fletcher–Munson curves.后来经过其他科学家做类似的实验最后由ISO 226制定的标准为红线的结果,我们统称为equal-loudness contours(等响线).

  我们以1kHz的音量作为基准可以看到每条曲线上有一个数字20 40 60 phon从横轴找到1kHz对到左边刚好正是我们的音压大小20 40 60 dB.我们拿60 phon这条曲线来说明,首先我们看到60phone在1kHz为60 dB在100 Hz的时候为70dB(蓝线),这表示人耳听到100Hz的声音以为他跟1kHz一样大声的时候其实已经多了10dB.我们在看同一条线在3kHz对到的是大约57dB,这表示人耳对3kHz的声音比较敏感57dB 3kHz听起来和60dB1kHz 一样大声.我们看到10kHz对到的是大约72dB,也就是说人耳对极高频相当不敏感.所以从整个曲线我们很容易的可以发现人耳对于频率比较敏感的区段在于1kHz~5kHz之间,其它频率的声音人耳较不敏感,需要较大的音量我们才会觉得他和中间的频率一样大声.

  从这图表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件事,我们看到80 phon和100 phon的曲线相较60phon以下的曲线有变平直的趋势,这表示当监听的音量越来越大声的时候,人耳对高频和低频的反应会更敏感可以和中频的感知能力会更接近.

转自: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23O1GVG0517D52F.html

发布了153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294 · 访问量 238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charleslei/article/details/105334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