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条件的对抗生成网络 Condi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s

最近在看对抗生成网络的相关论文,发现一些比较有趣的论文,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的。

在经典的生成对抗模型中,往往有两个模型一个生成模型G,它去获取数据的分布,然后一个判别模型D,它去评估这个样本来自训练集的概率。这两个GD模型都是同时训练,他去调整参数使模型G去最小化log(1-D(G(z))) 然后去调整参数使模型D去最小化logD(X) 最后这个损失函数为

\min\limits_{G} \max\linits_{D}V(D,G)=E_{x\sim p_{data}(x)}[logD(x)]+E_{z\sim p_{z}(z)}[log(1-D(G(z)))]

而在条件生成对抗网络中需要加入一个额外的信息 y.这个y可以是各种辅助的信息,比如类别标签。因此这个损失函数变成了

\min\limits_{G} \max\linits_{D}V(D,G)=E_{x\sim p_{data}(x)}[logD(x|y)]+E_{z\sim p_{z}(z)}[log(1-D(G(z|y)))]

整个网络流程为

这里可以很好的理清整个流程。

其实这种加入额外信息的对抗网络,还有另外一篇文章比较相近那就是 CC-GAN

虽然这两个网络的任务不一样,但是整体的思想还是比较相似的,都是加入了额外的信息在整个网络,生成一种对抗网络。

发布了88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55 · 访问量 16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nijiayan123/article/details/103575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