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定位

在进行室内自动化管理的场景里面,对移动机械(下面称机器人)进行定位,无疑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只有经过定位,才能准确知道机器人读取的数据的意义。
如今室内定位精度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我想了几个一下的解决方案。
标志物识别:
其实人定位很多也是通过标志物来做定位的,我们可以在制高点或者屋顶做一个标志物,确保机器一直能够观测到标志物,通过标志物进行定位,就像我们在夜晚通过北极星进行定位一个原理。
优点:场景布局简单,对大多数的应用场景有较强的兼容性,适合老式应用场景的升级改造。
难点:对标志物的识别,虽然如今机器学习对物体识别正确率很高,但是计算资源的成本还是比较高,识别模块会给机器人增加很大的成本,性价比不高。由于非接触性距离测试有误差,可能精度也不高。

精度定位布局:
在应用场景中,使用条形码或者条形码标签定位信息进行机器人的位置信息精度调整,使用陀螺仪和位移等传感器,实现对机器人进行小偏差定位。
优点:实现难度比较小,适合大棚蔬菜等机器人运动路径简单的场景。
难点:对定位信息定位,如果场景复杂,需要机器人有一定的寻找定位信息的能力。布局工作量较大。

室内多天线定位:
这个思路模仿北斗和GPS卫星定位,只是将卫星发射源换成室内天线。通过接收时钟计算和各个天线的距离来确定当前位置。
优点:适合较为高广的厂房或者室外操场定位
缺点:布局成本相对较高,由于天线的辐射波在物体表面的反射和散射,从而可能引起电磁波环境过于复杂,导致系统瘫痪。


应该还有一些定位方法,我先对想法做一个记录,各有优劣,希望给大家有帮助。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u012939880/article/details/93458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