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林海音》阅读有感

  我去图书馆看书有个不成文的小习惯,就是花小部分时间在人文小说上面。学软件是理想,是爱好,而读人文小说对我来说就是一种调解,一种娱乐,一种紧绷思想的放松。

  最近去图书馆找软件方面的书,临走时顺手在人文书架附近逛了一逛,看到了这本书。为什么会拿这本书呢?或许是出于怀旧,或许是感觉名字很有诗意。反正书是拿回来了!放了两天之后,才开始翻看。

  这本书全是以小孩子的口吻去叙事,虽然每个故事都不是那么轻松,但是由于是从小孩子的角度的叙事,去看待问题,反而沉重的故事变得也不是那么沉重了。

  这本书讲了六个故事,骆驼队、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落了。

  个人感觉最轻松的故事是骆驼队,最沉重的故事是惠安馆,英子家因此搬了一次家,并且英子也昏迷了十天。

  骆驼队,冬天卖煤的骆驼队到了英子家前,英子父亲与骆驼队谈价钱、买煤。英子好奇地打量着骆驼,想起老师说的话: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英子问父亲为什么要挂驼铃,父亲回答她说:是因为狼会咬它们,有了铃铛,狼就知道有人保护着它们就不敢侵犯了。春暖花开的季节,英子问母亲,骆驼去哪了?母亲答不上来。这是英子故事的开始,也是最轻松,最温馨的故事。

  惠安馆,这是一个很沉重的故事。我读完这个故事,有点不想再往后读,我怕故事一个比一个沉重,还好这个是最沉重的。惠安馆是英子住的胡同的第一家,惠安馆里会收留一些学子在这里居住。惠安馆里有个疯子,大家都怕这个疯子。英子起初也很怕这个疯子,后来发现她并不真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疯子,疯子的母亲唤她秀贞。疯子每次都跟她将如果碰到她的孩子就叫她回家,她的孩子和英子差不多大。英子还有个朋友,叫妞子。妞子的父母对妞子并不好,逼她在天桥卖唱,表演的不好回家就要挨打,妞子一直想离家出走。每次英子去找秀贞,秀贞都会给她讲她的事情。惠安馆里之前来了一个一个年轻人叫思康,秀贞爱上了这个年轻人,并且怀了他的孩子。后来思康要回青岛,临走答应秀贞,过几个月就回来。但这一去就再没回来。家里人认为秀贞没过门就怀了孩子影响极坏,秀贞产下孩子后,家里人就把孩子扔了。秀贞就只记得孩子脖颈后面有一块青色的胎记。妞子告诉英子自己要去找亲生父母,原来妞子是被捡来的。英子看到英子后颈的胎记后,带妞子去找秀贞,并且投了母亲的金手镯。秀贞和妞子相认,秀贞收拾行李带妞子去青岛找思康,英子把手镯给她们做盘缠。那天下雨,英子本身就有感冒,送走她们后昏迷了十天,而且醒来后什么也不记得了,家也搬到了新胡同。从母亲和奶妈的交谈中,隐隐听出有个疯子抢了一个小孩,在火车站被火车轧死了。

  我们去看海,英子搬到新胡同后,这个胡同里总是丢东西,大家议论纷纷。英子和朋友踢球,一次捡球误闯进一个破庙里,在草垛下面发现了一个红锦,掀开下面是个铜镜。英子不敢多停留就离开了。后来英子一直对那东西很好奇,几天后英子又去了。在里面发现了一个年轻人,那些东西是这个年轻人的。年轻人让英子别把这里的事告诉别人,并说自己不是坏人。英子分不清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但是听家人说嘴唇厚墩墩的,是个老实相。回家英子问父亲:

  “什么是贼?”

  “偷东西的人是贼。”

  “贼长什么样?”

  “人的样子,一个鼻子两个眼睛。”

  后来英子学校要为高年级的学生办毕业典礼,英子被老师点名上台表演小麻雀。

  英子放学又去破庙找年轻人,年轻人给她讲他的弟弟年年考第一,很了不起。他家里他弟弟,母亲和他三口人。母亲眼睛瞎了,自己养活一家人。年轻人问英子自己是好人还是坏人,英子回答不上来,不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坏人。给他念了《我们去看海》的课文。

  后来毕业典礼,英子在舞台下的前排发现了这个年轻人。英子想那个毕业典礼上演讲的一定是他弟弟。

  英子又去破庙找年轻人,年轻人不在,但他的东西都在,英子想看看里面有什么,但上面被石头压着,搬不动。英子在地上见到一个小铜佛,就出去了。在回去路上的一棵槐树下,有一个带草帽的男人一直盯着这边。英子走进,男人问英子手里拿的是什么?英子把东西送给了他。

  英子又去破庙。年轻人很着急的问英子有没有动过他的东西,英子说没有。年轻人很失落。

  不久,胡同里传“抓到贼了”,母亲和宋妈都拉着孩子去看。

  英子看到被抓的是贼是年轻人,那天槐树下带草帽的男人是巡警。那巡警不停向身边人说是一个小姑娘帮忙破的案。

  母亲告诉英子,要好好读书,长大要把这个坏人写到书里。英子说不,我要写的是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这个故事个人看来算是半个温馨的故事,因为结束是以兰姨娘实现了自己的幸福小愿望为结尾终止的。

  因为闹革命,每天会枪毙很多学生。这个关头大家对读书人避之不及,但是英子的父亲缺照常收留读书人避难。德先叔是英子父亲的同乡,母亲劝父亲最近风声紧,不要留人在家住。英子的父亲痛斥母亲没见识。英子和兄弟姐妹们都不喜欢德先叔。后来家里又来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是兰姨娘。兰姨娘十多岁因为家里穷,被母亲卖人了,流落到樱花巷做了妓女。二十岁时跟了六十岁的施大。施大差人到英子家说如果兰姨娘来投奔不要收留,是被施老爷轰出来的。英子父亲一边应承着,一边照样收留了兰姨娘。兰姨娘性格外向,好聊天,聊到自己不高兴的人或事就把他们统统大骂个祖宗十八代一通,引得母亲,宋妈,英子和姐妹们哈哈大笑,所以英子很喜欢兰姨娘。

   因为施大喜欢烧烟,所以兰姨娘很会烧烟。兰姨娘给英子父亲烧烟时,英子父亲抓住了兰姨娘的手,说了些酸话。英子在旁看到了,英子忽然可怜起了母亲,并开始痛恨兰姨娘。

  英子为了让兰姨娘离开自己的父亲,开始在兰姨娘和德先叔之间互相撮合。在兰姨娘面前说德先叔爱慕她,在德先叔面前说兰姨娘爱慕他。一来二去,两人之间就好上了。

  兰姨娘一直想从施大那里逃出来,但又不知道该投奔那里。现在和德先叔好上了,有了奔头儿。

  后来德先叔要走,和父亲说明要带着兰姨娘。父亲听了很生气,气在德先叔在背后偷偷摸摸,自己一点不知道。但又无可奈何。

  兰姨娘临走那天打扮的像个女学生,因为德先叔喜欢。

  父亲一直交代兰姨娘如果德先叔对你不好,要回来找我。

  马车渐渐走远,英子父亲用手摸着胸口,就像母亲每次生气犯胃病一样,英子忽然间有些同情父亲。

  “爸,你要吃豆蔻吗?我去给你买。”英子问:

   驴打滚儿。

   这是宋妈的故事,也就是英子的奶妈,在英子家带了四年了。宋妈家里穷,有两个孩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生下来就被送到别人家养去了,她丈夫说是托人养,定期给人家一点钱。生了儿子后,宋妈就来英子家做奶妈了,丈夫在家带儿子。英子不喜欢她丈夫。她丈夫每年来一次,带着儿子,在宋妈结洋钱的那天来,赶着一个驴车,呆一晚第二天就走,四年一直如此。每次来,驴停在院子里总是会毁坏英子父亲种的花,英子不喜欢那人,就像不喜欢这驴一样。因为驴叫起来会漏出来黄板牙,所以英子就唤他做黄板儿牙。

  但是今年黄板牙来没带来宋妈的儿子。后来知道,宋妈的儿子淹死了。他们每次来,宋妈都交代小栓子放牛的时候要小心,不要净顾着玩水。宋妈说,一定是他上后坡草棚耍钱,小栓子饿了一天找他要吃的,让他给轰出来,不上后坡,走不到后坡的河里去。

第二天,宋妈让英子陪着去找之前被送出去的女儿,儿子没了,要把女儿照回来。但是找一天也没找到,估计当初是被黄板牙卖了。宋妈找女儿时,买了两份小吃,叫驴打滚儿,给英子一份,另一份准备给女儿,后来女儿没找到,另一份也给了英子。

后来母亲让宋妈回去再生个儿子,明年再来。

冬天黄板牙又来了,宋妈凉了他一个晚上。第二天宋妈跟黄板牙走了。

爸爸的花儿落了。

转眼英子要小学毕业了,英子要参加毕业典礼。父亲病重了。英子想父亲去参加毕业典礼,自己在台上会害怕。

英子父亲告诉英子: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参加完毕业典礼,英子的父亲离世,英子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孩子了。

  从英子的口吻去看一个个故事,仿佛也看到了我的童年一般。

我小的时候会莫名其妙地想:为什么大人要吵架?为什么吵了架就不能和好?为什么人要有离别,在一起不是最开心的?为什么?为什么?总有很多我不理解。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jltju1203/article/details/86710190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