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CV - Leave-One-Out-Cross-Validation 留一交叉验证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dpengwang/article/details/84934197

什么是留一交叉验证

正常训练都会划分训练集和验证集,训练集用来训练模型,而验证集用来评估模型的泛化能力。留一交叉验证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数据集D的大小为N,那么用N-1条数据进行训练,用剩下的一条数据作为验证,用一条数据作为验证的坏处就是可能 E v a l E_{val} E o u t E_{out} 相差很大,所以在留一交叉验证里,每次从D中取一组作为验证集,直到所有样本都作过验证集,共计算N次,最后对验证误差求平均,得到Eloocv(H,A),这种方法称之为留一法交叉验证。
1 N n = 1 N e n = 1 N n = 1 N e r r ( g n ( x n ) , y n ) \frac{1}{N}\sum_{n=1}^{N} e_{n} = \frac{1}{N}\sum_{n=1}^{N} err(g_{n}^{-}(x_{n}),y_{n})

为什么使用LOOCV

至于为什么,其原因和为什么使用交叉验证是一样的,主要是为了防止过拟合,评估模型的泛化能力

什么时候使用LOOCV

当数据集D的数量较少时使用留一交叉验证,其原因主要如下

  • 数据集少,如果像正常一样划分训练集和验证集进行训练,那么可以用于训练的数据本来就少,还被划分出去一部分,这样可以用来训练的数据就更少了。loocv可以充分的利用数据。
  • 因为loocv需要划分N次,产生N批数据,所以在一轮训练中,要训练出N个模型,这样训练时间就大大增加。所以loocv比较适合训练集较少的场景

LOOCV理论证明

为什么可以使用LOOCV来近似估计泛化误差,即 E l o o c v E o u t E_{loocv}\approx E_{out}
证明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释如下:

  • ε D \varepsilon_{D} 表示在不同数据集上的期望 , ε \varepsilon 是表示期望的符号,这里不同的数据D,我的理解是对原始数据的N次划分得到的不同数据集
  • ε D e n \varepsilon_{D}e_{n} => ε D n ε ( x n , y n ) e n \varepsilon_{D_{n}}\varepsilon_{{(x_{n},y_{n})}}e_{n} 是因为 D n D_{n} ( x n , y n ) (x_{n},y_{n}) 服从iid分布
  • ε ( x n , y n ) e r r ( g n ( x n ) , y n ) \varepsilon_{{(x_{n},y_{n})}}err(g_{n}^{-}(x_{n}),y_{n}) 转化为 E o u t ( g n ) E_{out}(g_{n}^{-}) 是期望的定义和 E o u t E_{out} 的定义,虽然是对剩下的一个求误差,但是求的是对剩下单个数据的期望,单个数据的的期望相当于对所有未知数据上求概率平均(因为训练数据和位置数据是iid,所以对训练数据求期望相当终于对未知数据求期望),也就是 g n g_{n}^{-} 在未知数据上的E即 E o u t E_{out}

LOOCV的优点

  • 充分利用数据
  • 因为采样是确定的,所以最终误差也是确定的,不需要重复LOOCV

LOOCV的缺点

  • 训练起来耗时
  • 由于每次只采一个样本作为验证,导致无法分层抽样,影响验证集上的误差。举个例子,数据集中有数量相等的两个类,对于一条随机数据,他的预测结果是被预测为多数的结果,如果每次划出一条数据作为验证,则其对应的训练集中则会少一条,导致训练集中该条数据占少数从而被预测为相反的类,这样原来的误差率为50%,在LOOCV中为100%

使用LOOCV后最终模型选择问题

之前有个疑问就是,在留一交叉验证过后,到底选择哪一个模型作为最终的模型呢?比如一百条数据在LOOCV中训练了一百个模型,选择其中最好的一个吗,其实不是这样的。
考虑一般的划分训练,train_data七三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然后每一轮训练都会得到一个 E v a l E_{val} ,训练到 E v a l E_{val} 最低为止,此时的模型就是最终的模型。
LOOCV也是这样的,只不过原来每一轮的训练对应于LOOCV中划分N次训练N个模型,原来的 E v a l E_{val} 对应于LOOCV每一轮N个误差的平均,这样一轮轮下来直到验证集上的误差最小,此时的模型就是最终需要的模型(这个模型内部有N个小模型)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dpengwang/article/details/8493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