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小记——可行性研究

第二章 可行性研究
1.可行性研究:是工程领域中一种针对项目效益的带有预测性质的论证方法。
    主要目的是:判断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执行。
    
2.可行性研究以预测为前提,以投资效果为目的,
3.可行性研究的基本任务:
    是对新建或改进项目的主要问题从技术经济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并对其交付后的经济效果进行预测,
    在既定的范围内进行方案论证的选择,以便最合理地利用资源,达到预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即根据现有的资源对项目进行预测,判断项目最终能否盈利。)
4.可行性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技术、经济、管理。

5.可行性研究中具体的研究任务:
    5.1 分析问题
    5.2 研究现有系统
    5.3 生成现有系统的物理模型
    5.4 从现有系统导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5.5 提出解决方案
    5.6 对每种解决方案仔细研究其可行性
        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研究:
            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社会可行性、操作可行性
            
6.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6.1 系统定义
        系统定义的主要工作时分析问题、明确问题、初步确定问题的范围、问题的规模和问题的内容
    6.2 对现有系统进行物理建模
    6.3 构建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6.4 设计系统的解决方案
    6.5 分析评估提出的解决方案
    6.6 分析可行的解决方案
    6.7 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7.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将在系统详细调查中所得到文档资料集中到一起,对系统内部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分析。
    
8.系统分析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其分析的对象时结构化的功能说明,实施的原则是面向数据流,基于功能分解,
                    依靠人工审查测试进行验证。
    结构化分析总的指导思想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
                  两个基本原则是抽象和分解。
    结构化分析方法的特点是:
                    是最早的系统分析方法,使用时间也最长;
                    应用最广,特别适合于数据处理;
                    支持的工具最多,发展较为成熟;
                    简单实用;
                    适合于各种软件开发模型,尤其是最为直观的瀑布模型,易于掌握;
                    成功率较高。
    
9.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具体做法是:
    先考虑问题的最本质的方面,忽略细节,形成问题的高层概念,然后再逐层添加细节。
    在分析的过程中,通过分解,形成不同的抽象级别,最高层的为抽象,称为顶层系统,
    最底层的问题最为具体,称为系统底层。
    
10.结构化分析的步骤:
    建立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即具体模型;
    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
    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为了对目标系统做完整的描述,还需要考虑人机界面和其他一些问题。
    
11.系统分析工具
    11.1 系统流程图
        系统流程图,又叫做事务流程图,是在系统事务处理应用进行系统分析时常用的一种描述方法,
        他描述了系统事务中数据输入开始到获得输出为止,各个处理工序的逻辑过程。
    11.2 数据流图(DFD)
        a.数据流图是结构化系统分析的最基本工具,它以图形的方式描绘数据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过程。
        b.数据流图从数据传递和加工的角度,以图形的方式描绘信息流和数据从输入移动到输出的过程中
          所经受的变换。他描述系统的分解,即描述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的数据如何流动等。
          由于数据流图只反映系统必须完成的逻辑功能,并不涉及具体的物理实体,所以他是一种功能模型。
        c.分层数据流图:
            顶层数据流图、中层数据流图、底层数据流图。
    11.3 数据字典
        a.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的信息的集合,也就是对数据流图中包含的所有元素的定义的集合。
        b.数据字典由5部分组成: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
        
12.任务分解结构 WBS
    a.任务分解是对需求的进一步细化,是最后确定项目所有任务范围的过程。
    b.任务分解的结果是任务分解结构WBS;
    c.只有在WBS中的工作才是该项目的工作范围,他是一个树型结构,是对项目由粗到细的分解过程。
    d.工作包是WBS的最底层的可交付成果。工作包应该由唯一的一个主体负责。
    e.WBS的指导思想是逐层深入。即先将项目成果框架确定下来,然后再每层下面进行工作分解。
13.任务分解的过程:
    确认并分解项目的主要组成要素;
    确定分解标准;
    确定分解是否详细;
    确定项目交付成果;
    验证分解正确性;
    
14.任务分解的方法:
    目标参照法;
    类比法;
    自顶向下法;
    自底向上法;
    
15.软件估算
    成本估计:
    成本效益分析法: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fu_jian_ping/article/details/84778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