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惢客创业日记》2018.10.17(周三)80后很优秀,就差一点没捅透

  今天,到一个朋友的公司,正好赶上他们的新员工培训会。就听了起来,台上的讲师就是他们的总经理,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专业讲师,整个培训体系都是围绕新员工设计的。既有情绪激励,又有互动游戏,既不枯燥,又有兴趣,整个过程的完整性非常的流畅。老师讲完以后,下一个环节挺新颖,就是让新员工分享感悟,这不奇葩,奇葩的是领导会作为评委对新员工的分享进行打分。排在第一名的员工会奖励小红花,还有奖品,这一招大大提高了新员工的参与感,这让我又学到了一招。四位新员工的发言,也让我很有感触,就在日记中分享下。
  说实话,这四位新员工的表现超出了我的预料,比大家所认为的新员工,明显要高一个档次,无论是演讲能力还是职场素养都让人联想到“优秀”两个字。如果用三个字来表达就是有点像职场剧中“白骨精”,可能有些朋友没听过这个词,我解释一下,把白骨精三个字拆开就是白领、骨干和精英的意思。
  他们分享完以后,我也有幸作为评委给他们打分。和其他人的打分不同,我把10分通过讲自己、讲工作、讲领导、讲学习、讲见解五个方面考量,发现他们的彼此分值仅差一两分,差别不大。这才是让我最惊讶的,因为没有“差异化”才是最大的问题。如果我仅说个差异化,可能您都不认为有什么奇葩的,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想想,假如公司只录取一个人,谁会明显的脱颖而出?领导能不能马上从四个人中挑选出其中一个。
  当然,在给他们分享我的想法时,我并没有这么尖锐的表达,而是很委婉的给他们分享了几个思考思维。当然,前面的讲师讲得更多的是理念文化和团队协作等新员工必备的素质和知识,更多的是激励和鼓励,而我的分享则比较奇葩,因为我从另一个角度来切入:“假如激情和努力都用上,还不行,您觉得还缺点啥?”
  有些时候,自己高喊口号、激情满满只能够“帮助自己一时,但却帮助不了自己一世。”当真正的困难、委屈、不公到来时,能够拯救自己的不是激情,而是要找出一套解决方法。在我分享下面的这句话时,不知道您是否也有同感:“人最痛苦的不是‘犯错’,而是一直犯错却不知道为什么?”我需要给他们打开一个新的角度或新的视野,甚至是以前一直在做,就是没有思考过为什么。
  希望这些思考角度能够捅破这层“窗户纸”。当时的分享比较随意,今天就总结在日记里,希望对一直打拼而看不到方向的小伙伴有所帮助。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就用三组对立的词来表达。
  一、工作与合作
  他们都差不多是80后或95后的年纪,应该说上有老、下有小了。他们都能吃苦,工作干劲也不用说,但他们常见的问题就是不够“自私”,总是认为自己在无私的为某某某而工作,这种“无私”扼杀了自己的创造力。如果你站在“合作”的角度去工作,你就会积累你与公司合作的筹码,这样,你就很容易看到自己有没有核心竞争力,从而知道该从哪个方向下手。
  二、听话和听懂
  听话的员工只能保住饭碗,而听懂的员工才能升迁。听话的员工经常为上司的无能来买单,而听懂的员工则会让领导和客户为你的点子来买单。
  大多数人都习惯了听话,而忽略了每天、每次去琢磨领导说话的意思,这不是一项技能,而是一个习惯。
  三、奇怪和奇葩
  您可能会问:“这两个词到底有什么区别?”别急,我已经找到了一种大白话的表达方式能让你明白其中的差别。如果有人说:“小张这个人很奇怪。”那么对小张来说不是一个好事。如果有人说:“小张这个人的想法很奇葩。”那就要恭喜小张了。说到这里,我想您应该知道去做一个有奇葩想法的人,而不是做一个奇怪的人了吧。那具有“奇葩思维”有什么好处呢?就是所有人都想不出来点子的时候,最后大家的目光都会转向你,这时,早已胸有成竹的你就要抓住这个机会了。举这个例子,我想再延伸出一个分辨“奇葩与奇怪”的观念,就是如果你的想法只是“锦上添花”,那么会被其他人认为奇怪,如果你的想法是“雪中送炭”,才会被其他人认为是“奇葩”,那怎么才能有一个“奇葩思维”呢?我的回答是四个字:“刻意练习。”如果还听不懂,再压缩成两个字:“习惯”。
  如果您还觉得差点啥儿,我最后再给您推荐一本书《第一个90天》。
  好了,今天的日记就到这里,《惢客创业日记》明天继续.....
  看到这里,如果您还不知道惢客是一个什么样的证明诚信的互联网平台,或者您想深入了解下惢客的“华为+小米+诺贝尔”的商业模式,您可以加我微信13103101099来领取我的《惢客·草稿书》和《惢客》商业计划书PPT(高清版),也可以在喜马拉雅APP中搜索“敦厚的曹操”,收听我的3个有声节目《惢客·作者原声版》、《惢客创业日记·作者原声版》及《惢客·诚信试验室》。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dxnn520/article/details/83996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