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惢客创业日记》2020.06.03-15(周三)为“创业日记”写序(一)

  

  到今天为止,《惢客创业日记》80多万字的合集已经准备就绪了,等校对和排版工作完成后,应该就可以印刷成书了,从2018年9月1日开始,一直到2020年的6月1日,前前后后640天记录了惢客项目从0到0.5的迭代过程,因为,距离“1”还有很远的距离,所以,我很期待等明年再出第二本《惢客创业日记》的合集时,会不会实现惢客的“从0.5到1”的下半场逆袭。不过,我也明白,即使到了“1”,后面的路途仍很遥远,而这本书,仅仅是“双百”计划的第一步。

  要说这本书的亮点,我想就是“序”了。当然,这本书的序并不像其他书那样,会请一些知名的大咖来写序,所有的序都是参与惢客项目的亲朋友好们的真诚话语。我会把这些序都记录在日记里,一方面是鞭策自己更加努力,另一方面是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到参与惢客项目是一种什么感受。

  今天日记分享的是我自己为这本书写的“自序”,不过内容有点长,有一万多字吧,其中也讲了很多自己的故事和经历。

                         自

  在2018年9月1日那天,我做了两个决定。

  第一个决定是要坚持每天写创业日记。

  通过《惢客创业日记》把惢客项目“从0到1”每一天的迭代和成长过程都记录下来,当然,其中也会夹杂着一些自己在当时的创业心态和创业感受,而且,尽量把每一篇日记的字数控制在1000字左右,因为,这样可以把每天写日记和日记录音的平均时间控制在两个小时左右。一直到2020年6月1日,在639天里,我已经写了87万字,也就是您现在看到的这本书。

  之所以选择写创业日记,缘于我作为一名草根创业者的一个痛点共鸣。我们都知道,渴望创业成功是每一位草根创业者的动力源泉,而最有效的捷径就是找一个榜样进行学习和模仿。 然而,我发现,在我国目前的创业环境中,“教创业”的人有很多,写创业“回忆录”或“自传”的人也不少,但真正每天通过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创业经历的人却没有几个。这就造成了像我样的草根创业者们遇到的一种盲目学习的乱象,只看到了“成功人士”的表象,却无法参透其创业背后的本质。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1625236 查看本文章

  我把其总结为“两点论”和“事后论”。

  所谓“两点论”,就是当一个人成名以后,大家只看到了他(她)从草根到大咖的两个点, 一个是起点,一个是终点,而中间的过程却无法真实且细致的呈现,然而,恰恰这其中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才是草根创业者们最应该学习的,可惜这些内容有的缺失、有的被篡改、有的甚至还被神化。

  比如:一个人成功后,就会有很多版本写他成功的书,什么五大法则、六大定律等等,为什么有很多版本呢?其实就是因为过程的缺失,各种解读五花八门,甚至还经常会出现“打脸”的现象,记得某国女总统的传奇经历就打脸了很多事后的诸葛亮们。有些时候,我们往往只关注某某人的成功学帮助了多少人,却忽略了其可能会误导更多的年轻创业者们。

  记得在某一期的《奇葩说》节目上,有一个女星就感慨地说出这样一句话,大致意思是:“我看到过不少写我的文章,但可惜都只写了我成功前和成功后的两个点,而其中的很多辛酸经历大家却看不到。”我想这不但是她的遗憾,也可能是很多年轻创业者们的遗憾。

  由此,也引出了另一个论点叫“事后论”,也就是事后诸葛亮,或者叫成败论英雄。意思是说:“你成功了,你说的话就是真理,说什么都是对的。”在创业圈中有一种现象叫“报复性创业”,也就是在不得志时,无法得到虚荣心的满足,而当有一天得志时,开始享受“话语权”带来的快感。其实,每一个“成功者”手里,都有一颗“话语权”炸弹,而投向的目标正是一批批前赴后继、懵懂无知、自觉怀才不遇的年轻人,这很值得我们这个社会来警惕。

  在2008年我就开始创业,十几年来,学习一直是我的主旋律,记得,当年的创业浪潮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既有来自宝岛的“富豪鼓吹风”,如:陈某之、王某立、杜某生等,又有创业大咖云集的“创业选秀风”,如:赢在中国等。虽然,在12年后的今天,“神马”都已变成了“浮云”,而互联网圈的“创业神化论”又开启了无数年轻创业者们前赴后继的“飞蛾扑火”模式,如果从历史维度来思考,虽然创业圈经历了12年的变迁,但其本质仍然是“换汤不换药”的“创富速成论”,在社会中所倡导的仍然是“仇富中逐富”式的“财富成功论”价值观,“焦虑和浮躁”的创业氛围仍在为年轻的创业者们洒着“鸡汤”、下着“猛药”。

  说实话,我这个创业者虽然很勤奋,但是,并不像是一个商人,更像是一个有情怀、有理想的书生。通常,像我这样的创业者在当下并不怎么吃香,用大白话叫“混的不行”。我在2018年11月6日分享了一篇日记,叫“守规矩的人,到底能不能吃得开?”,分享了当时在喜马拉雅FM做惢客有声节目时的一些感慨。很多情况下,面对客户的软件开发需求,我不是极力争取,而是更愿意判断项目靠不靠谱,遇到靠谱的项目,喜欢给客户出谋划策,如果遇到不靠谱的项目,通常还会劝客户放弃,不要冒险。因此,身边的很多人都说我这个人的性格不适合经商。

  记得当初,有三个大学生来找我做软件,他们想做一个社区配送的互联网平台,与他们交流后,我发现,他们三个人拿着父母十几万元的血汗钱,想通过互联网实现草根逆袭,并且还信誓旦旦、自信满满地说:“要一年回本、两年融资、三年上市。”而他们竟然连最基本的商业计划书都没有。而且,连最基本的公司注册、网络域名空间、网络支付等资质都不清楚,也没有考虑过在仓储租赁、物流、SKU、人员工资等方面的解决方案,以为有了一套软件和三个人就可以搞定一切。最后,通过我给他们分析后,他们吓出了一身冷汗,这才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多么不靠谱的事。

  事后,我问他们为什么头脑一热就要做互联网,他们说马云是他们的偶像,还说了很多马云激励创业者的话,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如果马云能够成功,那么,80%的年轻人创业都能成功!”我则问他们说:“你们只知道马云说过的话,有没有去了解过马云的创业经历?当年马云为什么在国内融不到资?”他们则暮然的摇摇头,后来,我给他们推荐了一本书叫《谁认识马云?》。说实话,我不知道,到底是这三个大学生的悲哀,还是他们父母的悲哀?或许,是不是这个时代下年轻创业者们的悲哀?

  “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当雷军的“风口论”吹遍创业圈每一个角落的时候,又有一大批年轻的创业者们投向了“机会zhuyi者”的怀抱。以致于在一次演讲会上,有位大学生非常困惑地问雷军:“我们到底是应该踏踏实实地去企业干两、三年后再创业,还是毕业后直接去找风口呢?”

  其实,马云很苦恼,雷军也很苦恼,因为,他们说的都没有错,马云所说的成功是每个人为自己定义的成功,而大多数创业者却误把马云获得的财富和成就当成了自己的成功标准。雷军所说的猪,是一个长了“勤奋”翅膀的猪,只不过,“勤奋”对于创业者来说,是一个“标配”,是一种“主食”,像雷军这种层次的人,是不需要再提到的。就好比你问我:“今天咱们吃什么?”我说:“吃水煮肥肠。”米饭和馒头是不需要再提的,而大多数创业者们却忽略了“主食”,把“机会zhuyi”当成了创业唯一的救赎。

  说实话,作为一名草根创业者,在创业的道路上出现迷茫和困惑,可以说是家常便饭。好在,我是一个好学广学之人,成功学、企业管理、营销学、金融财经、时间管理、音乐文学、催眠潜能、科幻悬疑、宗教哲学、lishi传记、互联网科技、软件开发、产品运营等虽然都不精通,但都有涉足,而这些,也让我这个草根创业者逃过一劫。虽未取得什么成就,但却躲过了不少的坑。

  有时候,我经常会有一些疑问,一位有成就、有影响力的创业大咖真的有资格来教别人创业吗?他们用自己的“过去经历”总结出来的创业经验(什么八大成功法则、六大成功秘诀)真的能成为别人“未来创业”的教科书吗?如果按照马云的成功法则,他为什么不能用这些法则打造出第二个微信呢?又为什么不能用雅虎干掉百度呢?如果按照马化腾的成功法则,他为什么不能用拍拍干掉京东呢?

  记得有一部小说里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贴身保镖眼里,世界上没有伟人。”意思是说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普通人,生活中也都有属于自己的小情绪、小烦恼,只不过因为他们某一方面的成就,使得别人把他当成了完人或神人,也许今天还是人人羡慕的神一般的企业家,明天可能就会成为众人唾弃的渣男,所差的仅仅是一条微博爆料的距离。其实,这也就是惢客要解决的在诚信领域经常出现的“一善俱荣、一错即否”现象。其实,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每个人所要求的成功标准也不同,你过去的成功经验只是被你咀嚼过的“口香糖”,看着挺白,再让别人吃时,其实,真正的营养和味道已经没有了。

  我曾经问过一个小有成就的企业家,希望他能给我这样的草根创业者一些建议,但当他回忆起自己创业的经历时,却说出了一句语出惊人的话:“想想都后怕”。是呀,我看过很多的名人传记,哪个人的经历不是想想都后怕,如果当时没有遇到谁谁谁?如果当时那一笔的回款要不回来?如果犯的那个错误再大一点点?如果……曾经多少次的“侥幸偶然”,才换来今天的一次“劫后余生”。

  要说,这也是创业的特点,创业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在一次次犯错中不断的总结和成长。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当一个成功的创业家在为年轻人指点江山、教化育人的时候,不妨思考下他曾经犯过了多少错误,而这些错误又有多少人、多少钱来为之买单。唐朝诗人曹松在《己亥岁》中有一句诗:“凭君莫话fenghou事,一jiang功成万骨枯。”一位名医,之所以称之为名医,是因为他看病看的准,治病治的好,而我们又是否从另一个角度想过,他的经验是在他成名前,通过一次次的错误和教训换来的,而对于治病来说,这些错误和教训又有多少人用健康和生命来为之买单呢?你怎么知道这个治病的方子是对的?那个方子是错的?因为……,你试过。

  有些时候,你看到的真相只是别人希望你看到的真相。而你看不到的真相,往往是很残酷的。在1999年上班后的8年里,我通过自学,从一个不懂电脑的菜鸟,成为整个集团公认的电脑高手,但有谁知道,在修好一个个电脑同时,也修坏过多少电脑配件?在开发售票软件提升一个个效率的同时,又有多少BUG造成了多少的损失?我想说的是,每一个看似有成就的人,其实都是有原罪的,或者说都是功过五五开的。我们应该对此有“敬畏”之心,更应该把看似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当成“炸弹”一样小心谨慎的使用,因为,你只看到你说过的话激励了多少人,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却看不到更多的年轻创业者们把父母的血汗钱挥霍一空。

  我们都知道“知行合一”这个词,但是,年轻创业者们更需要的是“教行合一”的创业导师。只可惜,在中国这样记录自己创业经历的人太少了,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是以回忆录、自传、教创业等方式的“口香糖”。如果马化腾写创业日记,其实我挺感兴趣“拍拍想吃掉京东”的那段经历,如果马云写创业日记,我挺感兴趣“雅虎想干掉百度”的那段经历,但是,大家看到的创业者,都是光鲜的、成功的经历,在创业领域向外界展示出来的多是“事后诸葛亮”的美好事迹,这在zhongguo的创业史上,不得不说也是另一种遗憾。

  在生活中,总有很多人都觉得我脑子里想的东西很奇怪,总是跟别人不一样,别人想东,你非想西,这点我也承认,也许,就像张国荣唱的那首歌:“不用闪躲,为我喜欢的生活而活,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同时,也希望您能包容我在自序中的天马星空和天高海阔。

  不妨我们再大胆的开一个脑洞,在当下的创业圈,如果有一位已经取得成就的大咖说:“我准备做一款聊天软件,想干掉微信,我会把每一天的创业经历通过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我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教大家创业,而是以行为教,以身求证。”不管他是成功还是失败,他的这些经历才是年轻创业者们最珍贵的“创业教科书”,当然,他也是年轻创业者们最尊敬的“创业导师”。

  还有时候,我总想不明白,为什么某些传武“大师”出战徐冬瓜被KO后,会引来一片骂声呢?他们用自己“金饭碗”的名声来求证“传武”到底能不能打,难到不值得大家尊重吗?他们难道不比某些不敢求证的“中医大师们”强百倍、千倍吗?惢客自媒体中有一个“求证”版块,未来也许会成为各个领域的“照妖镜”,当然,真正敢于求证的人,也会获得属于自己的诚信红利。

  由此,就引出了我写《惢客创业日记》的初衷,既然,我们没有办法把自己的“创业经验”变成别人“未来创业”的教科书,不如去给年轻创业者们一个“原汁原味”的没有经过包装和渲染的创业过程,不管惢客项目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它都会给年轻的创业者们展示一个以“天”为单位、以“时间轴”为主线的完整且真实的项目案例。

  而通过日记的方式记录,有一个好处,就是写过的内容由于发表在了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喜马拉雅FM、知乎、CSDN等自媒体平台,使得写过的日记不能更改,而且,让我感到自豪的另一件事就是我尽量保持了日记80%的真实度。不过,当我回头再看之前的日记时,脸上总会浮现出一种尴尬且难堪的复杂表情,一是像那位企业家一样,心里感到异常的“后怕”,即使惢客能走到现在,也是一种“劫后余生”的侥幸,另一个是想把之前的很多日记都“删掉”,因为,当初日记中的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实在是太丢人了,不但有时候想法天真幼稚,而且很多事情还都被后面的日记“啪啪”的打脸。然而,却没有办法,因为,这就是日记,也许在自传、回忆录中只有“一个自己,而在“日记”中,随着自己不断的成长,每一天都有一个不同的自己。

  当然,写创业日记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创业者的证明诚信问题。以往,一个投资人只是通过商业计划书、公司数据报表和路演答辩来了解创业项目和创业者,这种“速成面试”模式一方面对于投资人的要求很高,另一方面也变相的纵容了创业者的包装诚信、标榜诚信的行为。而创业日记则从时间线的维度来证明创业者的诚信,因为,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zhongguo有句俗话:“路遥之马力,日久见人心”。你如果真的热爱你的项目,不如让投资人看到你在过去一年、两年、三年,每一年、每一天都为它做了什么,想了什么,也许,创业日记在未来会成为衡量创业者是否靠谱的一条诚信公式。这也是未来“惢客创业”版块的雏形,当然,如果用逆向思维来思考,难道每一个投资人就靠谱吗?他们不需要向创业者来证明诚信吗?因此,“惢客创业”是在创业领域为各个角色来证明诚信,来给创业者、创业项目和投资人的靠谱来定标准。

这就是我做出的第一个决定,也是您正在看的,在过去640天里,写了87万字的《惢客创业日记》。

  第二个决定就是在BAT后面加一个S。

  记得《失控》、《科技想要什么》和《必然》这三本书的作者凯文·凯利来中国演讲的时候,马化腾曾问他一个问题:“未来颠覆腾讯的对手可能是在哪个方向?”,面对这个犀利而极富想象力的问题,凯文·凯利的回答则非常的经典:“我不知道是谁,但一定不在你目前的名单中。他一定会用你想象不到的方式来颠覆你。”看到这里,我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答案,它就是惢客,一个“证明诚信”的互联网平台,一个“给靠谱贴标签”的第三方规则生态,一个“华为+小米+诺贝尔”的商业模式,纵观目前的互联网项目,也只有惢客配的上在BAT后面加一个“S”,而这个“S”还不是“BATS”,而是“BAT-S”,因为这个S是惢客的“惢”,也是善良的“善”,更是包容一切的为各行各业证明诚信的诚信公式。

  回想起来,我做惢客的道路还是挺漫长的,从有想法开始到目前,差不多有六年的时间了,最早叫“知客”,就是认知的“知”,虽然也是想证明诚信,但是方向思考错了,直到2015年,才确定了证明诚信的“惢客”,当时,兴奋的又是买域名,又是注册商标。然而,兴奋过后,却发现,脑海中只有一个概念,却没有任何落地的思路。从此,便开始了为惢客写“商业计划书”的道路,刚开始不会,就照葫芦画瓢,结果,别说去说服别人,就是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后来,就是经历了一年的学习沉淀,期间,看过很多商业计划书的范本,而且,还总结出100多个投资人在路演中询问最多的问题来尝试回答,仅仅是商业计划书就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至少经历了十几次的版本迭代,也许只有体会过的人才知道其中的五味杂陈。之所以,让我肯花这么多时间沉下心来去写商业计划书,源于当时看到的一本书,是中国著名风险投资人查立老师写的《给你一个亿,你能干什么?》,当时看完后,我如遭当头棒喝,一下子就颠覆了自己对商业计划书的原有认知,原来商业计划书不仅仅是写给投资人的,还是写给自己的。

  费了一翻周折,终于搞出来了商业计划书,但是,在送给朋友看时,又出现了问题。对于你的一大骡A4纸,人家看一眼就被吓到了,要么拿起来简单的翻几下,要么拿回去看时,随意一扔就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再加上,当时的我也有了一个新的思考,就是如何让投资人看完商业计划书后不会随手扔掉。毕竟,投资人每天都看商业计划书,对商业计划书也会有审美疲劳,能不能换一种形式。从一般的人性来讲,当你掏出名片时,对方一般只会花3至5秒的时间,而当你掏出一骡用钉书钉装订的A4纸时(一般的商业计划书都穿着这种马甲),对方顶多会花一个星期或几分钟的时间看完然后扔掉。但是,当我拿出这本书时,给对方说,这是我把我的商业计划书写成了一本书,不管对方是大咖还是不懂互联网的草根,一般都会有一个惊讶和佩服的表情。而且,80%的人虽然不读书,但对书都有一种敬畏的心理,因为,大家都没有把书扔掉的习惯,由此,把商业计划书写成一本书的想法就油然而生了。

  又经历了一年多的打磨,《惢客》草稿书终于完成了。由于我也要养家吃饭,因此,前几年是白天工作,利用晚上和休息日的业余时间做惢客,就连PPT都是自己来做,熬夜成为了我的家常便饭,今天的很多亚健康的病根,都是那几年留下来的隐患。直到2018年9月份,当我攒够了5万元的创业资金后,就决定全身心地投入到惢客的迭代中。当然,从那一天起,惢客的迭代过程都被记录在了我每天的《惢客创业日记》里。幸运的是,在5万元创业资金没有花完之前,就遇到了两位天使,还帮我养了两个人,并开启了惢客的产品原型设计之旅。

  表面上看,好像写创业日记挺简单,不就是每天一篇日记呀,说实话,刚开始我也这么想,但是,当我真正要去写的时候,才知道,为什么在中国没有人愿意以真人纪实性的方式写创业日记了。有自己和他人隐私上的顾虑,也有项目商业机密泄露的顾虑,还有每天写自己项目素材乏力的顾虑,当然,更多的是在未来的日记中,一次次被打脸的顾虑,由其是对自己的创业心态记录,你写的太乐观了,那就是在包装诚信、标榜诚信,违背了写日记的初衷,因为,我想尽量记录一个创业者真实的创业心态。但你写的太真实了,其实,真实的东西是很丑陋的,偶尔会向别人展示出一个懦弱、抱怨的自己。以至于身边的很多朋友看到日记后,会时常来对我关心和鼓励。好在,我还是顶住重重压力,坚持了下来,而且,还尽量保证了80%以上的真实度。

  虽然,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惢客项目的迭代仍然很慢、很慢,仅一个产品原型就又花了近两年的时间,直到现在,仍没有做完。在此期间,总会有人鄙视我的好高骛远,嘲笑我的纸上谈兵,感叹我的自不力量,但我觉得他们说的对,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创业草根,目前正在做的惢客项目也是一件眼高手低的事,但并不能因为我能力不行,就剥夺我做惢客的权力。在网上看到习zhuxi的一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才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同样,我还想到了一句话,“一个人不是先有作为,才会有鸿鹄之志,而是先有鸿鹄之志,才会有作为。”因此,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这两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之前,在和投资人凉粉儿沟通惢客时,凉粉儿最担心的就是惢客的思想维度不够高,达不到“佛儒道基法”的思想境界。说实话,在这一点上,惢客的确没有那么高的思想境界,或者说我个人的层次无法使惢客达到这样的层次,以我目前的认知,惢客只是在实现孔子的人生理想而已。看过我之前分享的日记都知道,孔子的人生理想是克己复礼,也就是让每个人通过约束自己来使天下每一件事都归于“礼”,后来,孔子还专门给这个理想做了一个解释,就是三件事:“老者安之,少年怀之,朋友信之。”意思是说他心中的理想guojia(或社会)应该是一个老人有所养,少年有关怀,朋友之间有信任的美好而和谐的shehui,虽然他一生都在为这个理想而努力,但可惜的是孔子的命运不济,直到离世,也没有实现他的人生理想。然而,放眼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基本上实现了孔子理想的三分之二,至少在“老者安之,少年怀之”方面已经基本实现了,唯一还欠缺一点点的就是“朋友信之”的诚信问题,而惢客正是围绕着“证明诚信”的核心理念来解决孔子的这个人生理想。因此,如果惢客还有一些思想境界和思想维度的话,我想应该是“惢客在为孔子圆梦吧。”

  说了那么多,如果再坦诚一点,我把《惢客创业日记》做成书的主要目的就是求助,寻找共鸣,寻求知己,寻找有志、有知(良知)、有才、有为的大咖。或者正在从事互联网相关行业的产品经理或技术大牛,或是某个行业、某个领域的专家,或许是某个知名的大记者,当您也想改变本行业不诚信的现状时,当您也想让诚信、靠谱的人有红利时,不如加入惢客,让我们一起给靠谱贴标签,如果您看了我在2020年1月28日的日记“惢客发展的三个阶段”后,会明白,惢客不是某一个人的惢客,而是每个人的惢客。记得乔布斯说了一句经典的话:“你想继续卖一辈子的糖水,还是想跟我一起来改变世界。”而看了这本记录惢客近两年迭代过程的“创业日记”后,我想您也一定会感受到,苹果想改变世界,而惢客是在互联网领域创造一个新的世界,一个给靠谱定标准的世界,一个给靠谱贴标签的世界,一个为各行各业证明诚信的世界,一个第三方规则生态的世界,它引领未来的是“认知经济”,从“逐富速成论”到“信用红利论”,从“流量为王”,到“认知为王”,从“消费升级”到“消费降级”,它要从另一个角度挑战目前社会主流的认知价值观,比如:营销,包装诚信找“营销”,证明诚信找“惢客”。

  在惢客中,每一个功能版块都是一个庞大的生态,都可以为国家、为社会、为每一个行业解决普适的诚信问题,严谨的说是证明诚信问题。比如:

  惢客账户(一人一生一账户机制),不求10亿人一次用惢客,只求1个人一生用惢客。

  惢客自媒体(上惢客,找作者),它真正实现了一个人离世后,他作品的版权和打赏会变成遗产被子孙后代们永久继承。

  惢客慈善(伴你一生的慈善账户),它真正实现了把第三方公益机构从“慈善管家”变成了“慈善搬运工”;

  惢客电商(真不二价,货不二家),它真正实现了第三方诚信公式植入,并且,用PK台打破了“流量时代”的泡沫。

  惢客聊天(我只给靠谱的人说靠谱的话),它真正实现了一个人社交信用货币的价值。

  惢客职场(我的职场我作主),它真正实现了员工与企业的分离。

  惢客搜索(我搜索的不是内容,而是信用),它真正实现了信用标签的排名。

  惢客月老(给渣男、贱女贴标签),它真正实现了月老的初心。

  惢客借钱(借钱可以,请上惢客),虽然它解决不上了不还钱的问题,但是它可以解决让骗子不再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方式借更多人钱的问题。

  ……

  总之,在惢客这个的新世界中,我们可以延展出无限的想象力,但所有的想象力都围绕着一个核心就是“证明诚信”,就是引领全国人民来“给靠谱,定标准,给靠谱,贴标签”,来为我们的各行各业制定第三方的诚信公式。

  如果您正在看书中的这段话,我想,惢客的“双百送书+产品原型”的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了,这是惢客第二阶段的“百人百书”计划。

  回忆第一次的送书经历,很是感慨,当时惢客什么也没有,除了我对惢客的热情与执着外,只剩下《惢客》草稿书的理论和想法,看过我日记的朋友都知道,我和天使凉粉儿想去拜访《创业时代》的作者付瑶老师,结果还被一位创业导师误称为“民哲(民间哲学家)”;之后,还被崔磊老师的“夺命三问”撞了一下腰;当然,还有在邯郸“任正非”的质问下,我被问的哑口无言的尴尬表情。说实话,如果是写回忆录,我早就把这些内容删掉了,但是,这就是日记的奇妙所在。不但过去的日记无法删除,而且,未来的日记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连写日记的我都不知道。

  不过,这一次的送书和拜访之旅,与第一次相比却大有不同,因为,我有了团队,有了天使,更重要的是还有了三板斧:《惢客》草稿书第二次修订版、《惢客创业日记》合订本以及惢客APP的产品原型。虽然,之前有过一次拜访《创业时代》的作者付瑶老师的失败之旅,但这一次,我还会卷土重来。还有两年前那位对慈善积分的用途念念不忘的“阳光大叔”,我会对他说:“惢客又回来了,而且,有了您想要的解决方案。”此刻,在我心中,我只想大声的对自己说:“我不是民哲,我也不想成为一名作家,更不想当什么网红或别人羡慕的成功人士,我是一名“货真价实”的创业者,我的理想就是把惢客做起来,我要专注和聚焦一件事,就是想尽一切办法不停的迭代惢客。”

  两年前的第一次“百人送书”计划,让我收获到了两位天使和两位美工设计师,而这一次的第二轮送书之旅,我坚信,一定会找到共鸣的人,而且,我最希望找到的不是投资人,而是互联网产品和技术上的大牛。

  直到今天,我从不怀疑自己的选择,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正确的选择,我们只不过是要努力奋斗,使当初的选择变得正确。在此,真诚的希望您看完这本书后,能对惢客的价值观产生共鸣,与我一起在惢客的世界里,发挥我们无限的想象力,让我们一起来用互联网的神奇实现孔子他老人家的人生理想(朋友信之)。也许您觉得:“我的能力也很有限,帮不了什么忙。”但是,如果有1000个您和我加起来,也许惢客就做成了。虽然,我们目前只有几个人,但我们不泄气,不放弃,继续坚持对惢客的迭代,因为我期待,而且,一直在期待,有一天那个你会出现在我面前,对我说:“我想加入惢客,咱们一起干吧!”

  此时,也许您的手里是两本书,而正在看的《惢客创业日记》和另一本《惢客》草稿书是一对姐妹篇,之所以要送这两本书,也是想向您来证明惢客项目是一个“理论结合实践”的创业求证项目,也算是另一种对惢客创业项目的诚信公式吧。

  记得上小学时,听过很多maozhuxi的话,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三句,第一句话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二句是“向leifeng同志学习”,而第三句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maozhuxi在《实践论》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只有理论结合实践,才能少走弯路。”因此,《惢客》草稿书是惢客项目的理论体系,而《惢客创业日记》就是惢客项目的一个实践检验理论的过程。而且,还要做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循环反复。

  虽然,这本书的《惢客创业日记》记录到了2020年6月1日,但是,惢客创业日记还会继续记录下去。

因为,

  惢客项目不死,创业日记不断……

                                                敦厚的曹操

                                               2020年5月31日

  最后,分享下今天日记的感悟:“惢客项目不死,创业日记不断

  好了,今天的日记就写到这里,《惢客创业日记》咱们明天继续......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dxnn520/article/details/10731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