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优先队列与堆

什么是优先队列?

普通队列:先进先出,后进后出
优先队列:出队顺序和入队顺序无关;和优先级相关,如医院中,病重先安排病床

优先队列的现实例子:

①cpu任务调度,动态选择优先级最高的任务执行
②王者荣耀中,攻击键优先打敌人,无敌人时候优先打最近的小兵

关于优先队列的实现:

普通的线性结构和堆都可以作为优先队列的底层实现。

堆实现优先队列,在最坏的情况下,入队与出队的操作,时间复杂都为O(logn)

二叉堆

①堆是一棵被完全二叉树

②堆中某个节点的值总是不大于其父节点的值,图示为最大堆

补充:在堆中,所有节点的值都大于他们的孩子节点,那么层次比较低的节点一定大于层次比较高的节点呢?

不一定,如16、13和19。

可以使用一个数组表示而不需要使用链,数组如图所示:

父子索引之间的关系
parent(i) = i / 2;
left  child(i) = 2 * i;
right child(i) = 2 * i + 1;

索引也可以从0开始,但公式有所变化

父子索引之间的关系
parent(i) = (i - 1 ) / 2;
left  child(i) = 2 * i + 1;
right child(i) = 2 * i + 2;

大根堆中

向堆中添加一个元素(Sift Up上浮)

先添加,再上浮【满足父节点一定大于新添加的节点,否则(while)两者交换位置,并更新索引值】

    /**
     * 向堆中添加元素
     */
    public void add(T t) {
        data.addLast(t);
        siftUp(data.getSize() - 1);
    }
    //上浮
    private void siftUp(int i) {
        while (i > 0 && data.get(i).compareTo(data.get(parent(i))) > 0) {
            //交换位置
            data.swap(i, parent(i));
            //更新i值
            i = parent(i);
        }
    }

堆中移除最大一个元素后(Sift Up下沉)

移除最大元素后,实际上变为了52和30为根节点的子树,为了简化操作,将索引值最大的元素size-1复制到索引0的位置,再删除size-1的元素,这样总的元素个数就保证了。

 那么造成一个问题,16元素作为父节点并不大于它的两个子节点,所以需要有Sift Up下沉的动作,直到满足父节点元素值大于子节点元素值。

 每次我们需要下沉的元素都和子孩子比较,选择两个孩子中最大的元素,如果最大的元素比父节点更大的话,则子节点与父节点交换位置,此时父节点52就一定比左右节点都大了。

此时再将16与他的最大子节点进行比较,如果仍不满足父节点大于子节点的话,继续交换位置。

此时再次比较16所处位置的子节点,满足父节点大于子节点,不需要交换位置,下沉操作结束Sift down。

    /**
     * 查看堆中最大元素
     */
    public T findMax() {
        if (data.getSize()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堆中没有元素");
        return data.get(0);
    }

    /**
     * 取出堆中最大元素
     */
    public T extractMax() {
        T t = findMax();
        /**
         *  将堆中最大的元素删除
         *  1、将最后一个元素与第一个元素交换位置
         *  2、删除最后一个元素
         *  3、对索引0元素执行siftDown过程
         */
        data.swap(0, data.getSize() - 1);
        data.removeLast();
        siftDown(0);
        return t;
    }

    /**
     * 元素下沉操作(大值上浮,小值下沉)
     * 0、当该节点下是否具有左子节点:
     * 1、如果该节点存在具备右子节点,且右子节点大于左子节点,记录下右子节点索引
     * 2、如果不存在右子节点或右子节点小于左子节点,记录下左子节点索引
     * 3、此时记录下的索引值一定是最大值,与其父节点做比较,如果父节点小于该值,交换值并更新索引index
     */
    private void siftDown(int index) {
        //0
        while (leftChild(index) < data.getSize()) {
            int tag = leftChild(index);
            //1
            if (tag + 1 < data.getSize() && data.get(tag + 1).compareTo(data.get(tag)) > 0) {
                tag ++;
            }
            //2、3 tag
            if(data.get(tag).compareTo(data.get(index)) > 0){
                data.swap(tag,index);
                index = tag;
            }
        }
    }

add和extractMax时间复杂度都是O(logn),同二叉树的高度。因为堆是一个完全二叉树,永远不会退化成一个链表。

replace

取出最大的元素后,再放入一个新的元素。

实现思路:①先执行一次extractMax的操作,再执行一次add操作,实际上是两次O(logn)的操作

                   ②可以将堆顶的元素替换为新增元素,再调用一次siftDown,实际上是一次O(logn)操作

    /**
     * 先取出堆中最大元素,再新增新元素
     * 将堆顶的元素替换为新增元素,再调用一次siftDown()
     */
    public T replace(T t){
        T t1 = findMax();
        data.add(0,t);
        siftDown(0);
        return t1;
    }

heapify

将任意数组整理成堆的形状

①将给定的数组看成一个完全二叉树

②从最后一个非叶子节点开始下沉siftDown(),即从索引4位置不断向前执行siftDown()操作

plus:最后一个非叶子节点的索引为:获得最后一个索引,计算出其父节点索引。

对于索引从0开始的完全二叉树,其父节点索引为(data.getSize() - 1 ) / 2,从1开始为data.getSize() / 2

③索引4上的22小于其子节点(索引为9的62),交换位置,下沉操作结束。再看索引为3所在节点,其左右节点最大值为41大于13,则41与13交换位置,下沉操作结束。再看索引为2所在节点,其左右节点最大值为28大于19,则28与19交换位置,下沉结束

④对于索引为1的节点17,它的最大子节点为62大于17,则62与17交换位置,此时17来到了索引为4的位置,由于17下还有子节点22且大于17,17与22交换位置,此时17来到了索引为9的位置。

⑤索引为0的节点15,其最大子节点为62大于15,则15与62交换位置,此时15来到了索引为1的位置,由于其下面还有子节点,索引为1下的子节点最大值为41大于15,则41与15交换位置,此时15来到了索引为3的位置,由于其下面还有子节点,接着下沉索引为3下的子节点最大值为30大于15,30与15交换位置,此时15来到了索引为7的位置,由于索引为7不存在子节点,下沉结束。

自此位置,heapify过程完成了,数组变成了一个最大堆。我们在heapfiy之前就排除了所有叶子节点,相当于一次抛弃了一半的节点,再进行siftDown操作,相比从一个空堆开始一个个添加元素要快很多(因为对每一个元素都要执行O(logn)的操作,相当于O(nlogn)级别的操作,而heapify的过程,时间复杂度为0(n)级别)

    //Array类中
    public Array(E[] arr){
        data = (E[]) new Object[arr.length];
        for(int i = 0 ; i < arr.length ; i ++)
            data[i] = arr[i];
        size = arr.length;
    }
    public MaxHeap(T[] arr){
        //构建一个完全二叉树
        data = new Array<>(arr);
        //从最后一个非叶子节点开始向前siftDown
        for(int i = parent(arr.length - 1) ; i >= 0 ; i--)
            siftDown(i);
    }

使用最大堆实现优先队列

public class PriorityQueue<E extends Comparable<E>> implements Queue<E> {
    private MaxHeap<E> maxHeap;
    public PriorityQueue(){
        maxHeap = new MaxHeap<>();
    }

    public void enqueue(E e) {
        maxHeap.add(e);
    }

    public E dequeue() {
        return maxHeap.extractMax();
    }

    public E getFront() {
        return maxHeap.findMax();
    }

    public int getSize() {
        return maxHeap.getSize();
    }

    public boolean isEmpty() {
        return maxHeap.isEmpty();
    }
}

优先队列的经典问题

在100万元素中选出前100名

即从N个元素中取出前M个元素【对应Leetcode 347题】

①如果通过先对100万元素排序,再取出前100个元素,使用高级排序算法可以达到O(NlogN)时间复杂度

②如果使用优先队列,可以达到O(NlogM)时间复杂度。实现思路:【使用优先队列,维护当前看到的前M个元素】如题中先取100万元素中索引为0-99的100个元素放入优先队列中,之后每个新的元素大于优先队列中最小的元素,则替换。直到扫描完100万个元素,最终留下来的元素则为前100名【需要使用最小堆

/**
 * 从N个元素中取出出现频率最高的前k个元素
 * 实现思路:
 * 1、遍历数组,使用Map统计频次
 * 2、创建优先队列,当优先队列的大小小于k时,入队操作。
 *    当优先队列的大小大于k时,将优先队列中元素出现频率最少次数与新加入的元素比较
 *    如果即将入队元素频率大于优先队列中出现的最少频率,则最少频率的元素出队,新增元素入队替换
 * 3、创建LinkedList将优先队列的元素加入到链表中
 */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rivate class Freq implements Comparable<Freq>{
        public int e , freq ;

        public int compareTo(Freq another) {
            if(this.freq < another.freq)
                return 1;
            else if(this.freq > another.freq)
                return -1;
            return 0;
        }

        public Freq(int e,int freq){
            this.e = e;
            this.freq = freq;
        }
    }

    public List<Integer> topKFrequent(int [] nums, int k){

        Map<Integer,Integer> map = new TreeMap<>();
        for(int num : nums){
            if(map.containsKey(num)){
                map.put(num,map.get(num)+1);
            }else{
                map.put(num,1);
            }
        }
        //执行完在queue中所剩的就是前k个元素 O(nlogk)
        PriorityQueue<Freq> queue = new PriorityQueue<>();
        for(int key : map.keySet()){
            if(queue.getSize() < k){
                queue.enqueue(new Freq(key,map.get(key)));
            }
            else if(map.get(key) > queue.getFront().freq){
                queue.dequeue();
                queue.enqueue(new Freq(key,map.get(key)));
            }
        }

        LinkedList<Integer> linkedList = new LinkedList();
        while(!queue.isEmpty()){
            linkedList.add(queue.dequeue().e);
        }
        return linkedList;
    }
}

plus: Java中的PriorityQueue为最小堆(小根堆),使用Java内置的优先队列完成Leetcode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Integer> topKFrequent(int [] nums, int k){

        TreeMap<Integer,Integer> map = new TreeMap<>();
        for(int num : nums){
            if(map.containsKey(num)){
                map.put(num,map.get(num)+1);
            }else{
                map.put(num,1);
            }
        }

        //简化前
        PriorityQueue<Integer> queue = new PriorityQueue<>(new Comparator<Integer>(){
            public int compare(Integer a, Integer b) {
                return map.get(a) - map.get(b);
            }
        });


        //可以使用Lambda表达式简化为:  简化后
        PriorityQueue<Integer> queue = new PriorityQueue<>(
            (a,b) -> map.get(a) - map.get(b)
        );


        for(int key : map.keySet()){
            if(queue.size() < k){
                queue.add(key);
            }
            else if(map.get(key) > map.get(queue.peek())){
                queue.remove();
                queue.add(key);
            }
        }

        LinkedList<Integer> linkedList = new LinkedList();
        while(!queue.isEmpty()){
            linkedList.add(queue.remove());
        }
        return linkedList;
    }
}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itcats_cn/article/details/8338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