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希表(Hash Table)

版权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blog.csdn.net/AcTarjan/article/details/82845506

哈希表(Hash table,也叫散列表)

根据关键码值(Key value)而直接进行访问的数据结构。也就是说,它通过把关键码值映射到表中一个位置来访问记录,以加快查找的速度。这个映射函数叫做散列函数,存放记录的数组叫做散列表。例如:给定表M,存在函数f(key),对任意给定的关键字值key,代入函数后若能得到包含该关键字的记录在表中的地址,则称表M为哈希(Hash)表,函数f(key)为哈希(Hash) 函数。

常用操作:

1、插入

2、查找

3、删除

计算地址的方法(映射函数的构造)

构造映射函数要考虑的因素:

计算映射函数所需时间 (简单)、关键字的长度、哈希表大小、关键字分布情况、记录查找频率

1 数字分析法

如果事先知道关键字集合,并且每个关键字的位数比哈希表的地址码位数多时,可以从关键字中选出分布较均匀的若干位,构成哈希地址。

2 平方取中法

当无法确定关键字中哪几位分布较均匀时,可以先求出关键字的平方值,然后按需要取平方值的中间几位作为哈希地址。这是因为:平方后中间几位和关键字中每一位都相关,故不同关键字会以较高的概率产生不同的哈希地址。

3 除留余数法

假设哈希表长为m,p为小于等于m的最大素数,则哈希函数为

h(k)=k  %  p ,其中%为模p取余运算。

例如,已知待散列元素为(18,75,60,43,54,90,46),表长m=10,p=7,则有

    h(18)=18 % 7=4    h(75)=75 % 7=5    h(60)=60 % 7=4   

    h(43)=43 % 7=1    h(54)=54 % 7=5    h(90)=90 % 7=6   

    h(46)=46 % 7=4

此时冲突较多。为减少冲突,可取较大的m值和p值,如m=p=13,结果如下:

    h(18)=18 % 13=5    h(75)=75 % 13=10    h(60)=60 % 13=8    

    h(43)=43 % 13=4    h(54)=54 % 13=2    h(90)=90 % 13=12   

    h(46)=46 % 13=7

此时没有冲突,如图8.25所示。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4

 

43

18

 

46

60

 

75

 

90

                     

图8.25  除留余数法求哈希地址

4 伪随机数法

采用一个伪随机函数做哈希函数,即h(key)=random(key)。

解决冲突的方法:

1、开放定址法

这种方法也称再散列法,其基本思想是:当关键字key的哈希地址p=H(key)出现冲突时,以p为基础,产生另一个哈希地址p1,如果p1仍然冲突,再以p为基础,产生另一个哈希地址p2,…,直到找出一个不冲突的哈希地址pi ,将相应元素存入其中。这种方法有一个通用的再散列函数形式:

          Hi=(H(key)+di)% m   i=1,2,…,n

其中H(key)为哈希函数,m 为表长,di称为增量序列。增量序列的取值方式不同,相应的再散列方式也不同。

例:已知哈希表长度m=11,哈希函数为:H(key)= key  %  11,则H(47)=3,H(26)=4,H(60)=5,假设下一个关键字为69,则H(69)=3,与47冲突。

 (1)线性探测再散列

dii=1,2,3,…,m-1

特点:冲突发生时,顺序查看表中下一单元,直到找出一个空单元或查遍全表。

如果用线性探测再散列处理冲突,下一个哈希地址为H1=(3 + 1)% 11 = 4,仍然冲突,再找下一个哈希地址为H2=(3 + 2)% 11 = 5,还是冲突,继续找下一个哈希地址为H3=(3+3)%1 = 6,此时不再冲突,将69填入5号单元。 

 

 

 

47

26

60

69

 

 

 

 

 

 

(2)二次探测再散列

  di=12,-12,22,-22,…,k2,-k2    ( k<=m/2 )

特点:冲突发生时,在表的左右进行跳跃式探测,比较灵活。

如果用二次探测再散列处理冲突,下一个哈希地址为H1=(3 + 12)% 11 = 4,仍然冲突,再找下一个哈希地址为H2=(3 - 12)% 11 = 2,此时不再冲突,将69填入2号单元。

 

 

69

47

26

60

 

 

 

 

 

 

 

(3)伪随机探测再散列

    di=伪随机数序列。

具体实现时,应建立一个伪随机数发生器(如i=(i+p) % m),并给定一个随机数做起点。

如果用伪随机探测再散列处理冲突,且伪随机数序列为:2,5,9,……..,则下一个哈希地址为H1=(3 + 2)% 11 = 5,仍然冲突,再找下一个哈希地址为H2=(3 + 5)% 11 = 8,此时不再冲突,将69填入8号单元,参图8.26 (c)。

 

 

 

47

26

60

 

 

69

 

 

 

 

2、再哈希法

这种方法是同时构造多个不同的哈希函数:

 Hi=RH1(key)  i=1,2,…,k

当哈希地址Hi=RH1(key)发生冲突时,再计算Hi=RH2(key)……,直到冲突不再产生。这种方法不易产生聚集,但增加了计算时间。

3、链地址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所有哈希地址为i的元素构成一个称为同义词链的单链表,并将单链表的头指针存在哈希表的第i个单元中,因而查找、插入和删除主要在同义词链中进行。链地址法适用于经常进行插入和删除的情况。

4、建立公共溢出区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哈希表分为基本表和溢出表两部分,凡是和基本表发生冲突的元素,一律填入溢出表

代码实现:

链地址法(使用不定长数组实现链表)

#include<iostream>
#include<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10000;
const int mod=10000;
struct node
{
    int key;
    int value;
    bool visited;
};
node ha[M];
int hash_find(int key)//返回键值为key在hash表中的地址,如果没找到返回-1
{
    int address=key%mod;
    for(int i=1;i<=M;i++)
        if(ha[address].key==key&&ha[address].visited)
            return address;
    else
            address=(key+i)%mod;
    return -1;
}
int getaddress(int key)//给键值为key的元素在hash表中找一个位置,无法找到返回-1
{
    int address=hash_find(key);
    if(address==-1)
    {
        address=key%mod;
        for(int i=1;i<=M;i++)
        if(!ha[address].visited)
            return address;
    else
            address=(key+i)%mod;
    }
    else
    return address;
    return -1;//hash表已经装满
}
bool hash_insert(int key,int value)//返回是否插入成功
{
    int address=getaddress(key);
    if(address!=-1)
    {
        ha[address].key=key;
        ha[address].value=value;
        ha[address].visited=1;
        return 1;
    }
    else
        return 0;//hash表已经装满
}
bool hash_delete(int key)//返回是否删除成功
{
    int address=hash_find(key);
    if(address!=-1)
    {
        ha[address].key=0;
        ha[address].value=0;
        ha[address].visited=0;
        return 1;
    }
    else
        return 0;
}
int main()
{
       return 0;
}

开放定址法(线性探测再序列解决冲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10000;
const int mod=10000;
struct node
{
    int key;
    int value;
    bool visited;
};
node ha[M];
int hash_find(int key)//返回键值为key在hash表中的地址,如果没找到返回-1
{
    int address=key%mod;
    for(int i=1;i<=M;i++)
        if(ha[address].key==key&&ha[address].visited)
            return address;
    else
            address=(key+i)%mod;
    return -1;
}
int getaddress(int key)//给键值为key的元素在hash表中找一个位置,无法找到返回-1
{
    int address=hash_find(key);
    if(address==-1)
    {
        address=key%mod;
        for(int i=1;i<=M;i++)
        if(!ha[address].visited)
            return address;
    else
            address=(key+i)%mod;
    }
    else
    return address;
    return -1;//hash表已经装满
}
bool hash_insert(int key,int value)//返回是否插入成功
{
    int address=getaddress(key);
    if(address!=-1)
    {
        ha[address].key=key;
        ha[address].value=value;
        ha[address].visited=1;
        return 1;
    }
    else
        return 0;//hash表已经装满
}
bool hash_delete(int key)//返回是否删除成功
{
    int address=hash_find(key);
    if(address!=-1)
    {
        ha[address].key=0;
        ha[address].value=0;
        ha[address].visited=0;
        return 1;
    }
    else
        return 0;
}
int main()
{
       return 0;
}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cTarjan/article/details/8284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