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9.4T磁共振成像系统研制进展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中心建成大型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该系统是亚太地区第一台磁体强度为9.4T、磁体口径为400mm的大型哺乳动物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各项技术指标都达国际先进水平。磁体为安捷伦公司制造。目前,该系统的一系列相关设备,包括谱仪、梯度水冷机组、射频功放、梯度功放、操作系统软件等全部到位。

   以该系统为核心建立的磁共振成像实验室及配套的实验动物室,是国内首个一体化的磁共振成像动物实验研究平台,同时也是国内首个达到万级清洁标准的磁共振成像实验室。在该平台上将开展大型哺乳动物的高分辨率组织结构磁共振成像、磁共振分子影像、高场下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围绕动物模型的病理学及临床药理学等综合性研究。

  磁共振成像研究与强磁场中心其他生命科学研究方向,如蛋白质结构生物学、药学等的研究组成了一系列交叉承接的关系,对临床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实验室将与来自于生物成像、认知神经科学、临床医学等重要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学术合作。

  磁共振成像研究团队人员在磁共振成像技术、临床应用、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实验动物病例模型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学术背景。实验室负责人钟凯研究员2009年获得中科院“百人计划”资助回国,具有丰富的高场磁共振成像研究的经验,在磁共振成像技术、功能磁共振成像、系统软硬件、磁共振临床研究等方面具有扎实的背景和深入的工作。

   

中科院重大科学仪器项目“9.4T超高场代谢成像磁共振系统研制”于6月底顺利通过物理设计方案评审。参加评审会的有来自中科院计划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

评审会上,电工所王秋良研究员、杨文晖研究员分别就超导磁体系统和梯度系统的物理设计作了详细报告,并回答了专家提出的各种问题,就设计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会后,评审专家实地考察了电工所的科研场地。经过实地考察,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组提出的物理设计方案合理,在结构设计上具有创新性,同意设计方案通过评审。

9.4T超高场代谢成像磁共振系统是中科院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旨在自主研制世界最高磁场、面向代谢成像的全身磁共振成像(MRI)系统。该系统场强为9.4 T,孔径800mm,在对氢质子成像的同时,还可实现对23Na、31P 等核素优化。其中超导磁体系统和梯度系统两项子系统由电工所承担研制。

系统研制成功后,将极大地促进我国超高场超导磁体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提升我国磁共振产品的档次和竞争力,并为我国开展脑认知科学基础研究、脑外科疾病临床诊断提供一个最先进的开放平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rctic_Beacon/article/details/51164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