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对数和椭圆曲线加密原理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qmickecs/article/details/76585303

序言


现代公钥加密系统中,常用的加密算法除了RSA还有离散对数加密和椭圆曲线加密。这两者原理比较相似,在这里一并介绍。

离散对数问题


我们在中学里学的对数问题是指,

给定正实数 a a x ,求 x 。也就是计算 x = log a a x

这是实数域上的对数问题,不是什么难算的东西,随便按一下计算器结果就出来了。

而离散对数问题是指这样的问题:

给定素数 p 和正整数 g ,知道 g x mod p 的值,求 x

对于符合特定条件的 p g ,这个问题是很难解的,更准确地说,是没有多项式时间的解法。

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


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以下简称DH)是用于双方在可能被窃听环境下安全交换密钥的一种方法。
算法的安全性是由上面提到的离散对数难题保证。

具体算法流程如下:

  • 小红和小明约定 p g 的值
  • 小红生成私钥 x ,计算 g x mod p 作为公钥公布出去
  • 小明生成私钥 y ,计算 g y mod p 作为公钥公布出去
  • 小红得知 g y mod p 后,计算
    s = ( g y mod p ) x mod p = ( g y ) x mod p = g x y mod p
  • 小明得到 g x mod p 后,计算
    s = ( g x mod p ) y mod p = ( g x ) y mod p = g x y mod p
  • 双方都得到了相同的密钥的 s ,交换完毕

上面的流程中, x y 始终由两人自行保管的,第三方窃听得到的只有 p g g x mod p g y mod p 这几个值。
上面说过,离散对数是很难算的,所以第三方不能由这些信息计算出 x y ,也就没办法计算出密钥 s 了。

椭圆曲线


中学的时候我们学过圆锥曲线,比如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因为描述这些曲线的方程都是二次方程,圆锥曲线又被称为二次曲线。而椭圆曲线是则是由三次方程描述的一些曲线。更准确地说,椭圆曲线是由下面的方程描述的曲线:

y 2 = x 3 + a x + b 4 a 3 + 27 b 2 0

需要注意的是,椭圆曲线之所以叫“椭圆曲线”,是因为其曲线方程跟利用微积分计算椭圆周长的公式相似。实际上它的图像跟椭圆完全不搭边。

下图是椭圆曲线 y 2 = x 3 x + 1 的图像
这里写图片描述

椭圆曲线有这样的两个性质:

  1. 关于X轴对称
  2. 画一条直线跟椭圆曲线相交,它们最多有三个交点

椭圆曲线上的运算


由于椭圆曲线加密进行的运算实际上都是在椭圆曲线上进行的,所以接下来需要定义一些椭圆曲线上的运算。

必须注意的是,这里把这些运算称为“加法”和“乘法”仅仅是方便描述,他们跟平时认知的加法和乘法完全是两码事,完全可以给他们取其它名字(比如”乘法“和”幂运算“等)。

  1. 首先定义坐标系中距离X轴无穷远点为椭圆曲线上的一个特殊点,称为0点
    那么此时上述第二条性质可以加强为:过曲线上任意两点(可重合)的直线必定与曲线相交于第三点。

  2. 然后定义椭圆曲线上点的加法。设椭圆曲线上有两点,A和B点,那么作过这两点的直线与该曲线相交于第三点(C点),然后关于X轴对称得到D点,则D为这两个点的和,记作 D = A + B 。很明显,D点也在该曲线上。所以椭圆曲线上两点之和也是曲线上的点。
    A+B

    特别地,如果两点重合,则作椭圆曲线在A点处的切线,与曲线相交于第二点(B点),然后关于X轴对称得到C点,则C点为A点与自身的和,记作 C = A + A
    A+A

    那么关于这个加法,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 A + B = B + A
      也就是椭圆曲线上的加法满足交换律。

    • A + 0 = A
      因为0点是无穷远点,所以过A点与0点的直线是垂直于X轴的,它与曲线相交于另一点B点,那么B点关于X轴对称的点就是A点,即A点为A点和0点之和。
      A+0

  3. 然后在加法的基础上,定义椭圆曲线上点的乘法
    P 是椭圆曲线上的一个点,那么正整数 k 乘以点 P 的结果由下面的式子定义,注意式子中的加法是上面提到的椭圆曲线上点的加法:
    1 P = P
    2 P = P + P
    3 P = 2 P + P

    k P = ( k 1 ) P + P

    这个乘法满足以下性质:

    对于任意正整数 k j ,有
    k ( j P ) = ( k j ) P = ( j k ) P = j ( k P )

    这个性质在椭圆曲线密钥交换中会利用到。

椭圆曲线上的离散对数问题


定义了基本的加法和乘法运算后,我们可以由此得到椭圆曲线加密依赖的数学难题。

k 为正整数, P 是椭圆曲线上的点(称为基点),已知 k P P ,计算 k

从程序实现的角度来考虑,假设有这么一个函数:

 Point add(Point A, Point B) {...}

函数参数是两个椭圆曲线上的点,返回值是过两个点的直线与椭圆曲线相交的第三个点关于X轴对称的点。
那么按照如下方式调用函数:

Point result = P;
for (int i = 0; i < k - 1; i++)
    result = add(P, result);
sendTo((result, P), others);

如果别人只知道resultP点,是很难求出k的值是多少的。

如果我们改一种记法,把椭圆曲线上点的加法记作乘法,原来的乘法就变成了幂运算,那么上述难题的形式跟离散对数问题应该是一致的。即:

k 为正整数, P 是椭圆曲线上的点,已知 P k P ,计算 k = log P P k

所以这个难题叫椭圆曲线上的离散对数问题。

尽管两者形式一致,但是他们并不等价。实际上这个问题比大整数质因子分解(RSA)和离散对数(DH)难题都要难得多,以致于同样的安全强度下,椭圆曲线加密的密钥比RSA和DH的短不少,这是椭圆曲线加密的一大优势。

有限域上的椭圆曲线


但是密码学中,并不能使用上面介绍的实数域上的椭圆曲线。因为
1. 实数域上的椭圆曲线是连续的,有无限个点,密码学要求有限点。
2. 实数域上的椭圆曲线的运算有误差,不精确。密码学要求精确。

所以我们需要引入有限域上的椭圆曲线。

所谓有限域上的椭圆曲线,简单来说就是满足下面式子要求的曲线(x, y, a, b都是小于素数p的非负整数):

y 2 = x 3 + a x + b mod p 4 a 3 + 27 b 2 0 mod p

对比一下原先的椭圆曲线的方程:

y 2 = x 3 + a x + b 4 a 3 + 27 b 2 0

可以看到这个只是对原式进行了简单的取模处理而已。实际上RSA和DH中也是基于这种形式的取模运算。

下图是椭圆曲线 y 2 = x 3 x + 1 对素数97取模后的图像(图片来自参考文献)

原本连续光滑的曲线变成了离散的点,基本已经面目全非了,但是依然可以看到它是关于某条水平直线(y=97/2)对称的。

而且上面定义的椭圆曲线的加法仍然可用(当然乘法也可以)(图片来自参考文献)。

注意:密码学中有限域上的椭圆曲线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定义在以素数p为模的整数域GF(p),也就是上面介绍的;另一种则是定义在特征为2的伽罗瓦域GF(2^m)上,篇幅所限,这里就不介绍了。

基于椭圆曲线的DH密钥交换(ECDH)


ECDH跟DH的流程基本是一致的。

  • 小红和小明约定使用某条椭圆曲线(包括曲线参数,有限域参数以及基点P等)
  • 小红生成私钥 x ,计算 x P 作为公钥公布出去
  • 小明生成私钥 y ,计算 y P 作为公钥公布出去
  • 小红得知 y P 后,计算
    s = x ( y P ) = x y P
  • 小明得到 x P 后,计算
    s = y ( x P ) = y x P
  • 双方都得到了相同的密钥的 s ,交换完毕

由于计算椭圆曲线上的离散对数是很难的,所以第三方没办法在只知道 x P y P 的情况下计算出 x y 的值。

实际应用中,我们并不需要关心椭圆曲线的众多参数如何选取(要选对参数对于普通使用者来说并不现实),只要从密码学家们精心挑选的一堆曲线中选择一个就行了。一般来说曲线Curve25519,prime256v1是比较常用的,比特币选择secp256k1则是有自己的考量。

参考文献

浅说椭圆曲线
A (relatively easy to understand) primer on 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
Wikipedia: Elliptic curve
Wikipedia: 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
Bitcoin加密技术之椭圆曲线密码学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mickecs/article/details/76585303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