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IT人的三个基金投资误区

       2006年中国股市牛市重现,各路基金也是形势一片大好,于是全国人民又开始热火朝天从股民变为基民,年底连续出现三只超过百亿规模的新基金,相信有不少同仁或多或少开始心动,不过世上没有无风险的投资,建议各位下手之前先看看这篇文章,心里有个底,钱也赚得踏实。

观点:基金由专业人士管理,专家们会尽心尽力使基金增值,为投资者赚钱。

真相:这个观点是对于基金最大的误解,也是所有基金公司刻意回避的问题。请打开你手上的基金募集说明,基金费费用只有三条:认购费、申购费和赎回费,这就是基金公司所有的收入来源。当基金净值上升时,基金经理有奖励吗?没有!当基金净值下降时,基金经理有惩罚吗?也没有!显而易见,基金经理的收益与所管理基金的增长没有任何联系,于是基金管理变成了一种平衡游戏,基金经理只要努力使基金表现不比股市走势差就可以了,如果股市下跌20%,基金如果只下跌15%就可以算成功。即使市场产生恐慌,基民集体撤出,基金公司也能靠赎回费再捞一笔,几乎可以说旱涝保收(当然前提要能把基民蒙进来)。事实上,中国市场的基金公司都曾因利益输送和与业绩无关、旱涝保收的收入饱受非议,只是2006年的一个大牛市,让所有人忘记了这场未完的争论。诚然现在是牛市,投资基金损失的几率不大,但是千万不可把钱交给基金公司就放心做甩手掌柜,毕竟保障投资安全还是要靠自己。

观点:购买高净值的老基金比较可靠,因为投资模式和管理团队已经经过验证。

真相:表面上看,这个理论没错,但是换个思路来看,我们就会发现这个说法的陷阱。假设两个基民A和B,A在一年前以1元买入某基金,一年后该基金升值到2元,这时B看到该基金成长迅速,于是以2元价格买入了这个老基金。没过多久,该基金分红,每份派1毛钱,算下来A的回报率有10%,而B因为成本高,回报率只有5%,而且分红后基金净值下降10%,B的最终受益反而亏了5%,实际上是B这种新基民为A买了分红的单。这还不是最郁闷的,不久有新基金募集,A看到1元买进的基金现在净值1.9卖掉还能赚不少,于是决定卖掉老基金,买入新基金,而B因为2元买入,还处于被套阶段,如果抽身还要给基金公司再交一笔赎回费,所以只能忍着。谁知道越来越多的A们开始赎回老基金,老基金的净值一跌再跌,等到B想脱身时早已为时晚矣~最近有不少老基金开始用大规模分红,降低净值来吸引基民,这种方式也是相同,假设原基金净值2元,分红1元后,表面上看基金变回了1元,但是老基金持有者的持有成本是0.5元/份基金,新基民以1元/份基金买入后依然处于不利地位,老基民可以随时在0.5元以上的价位赎回基金套利。

观点:基金可以随时赎回,所以资金放在里面很安全。

真相:首先进出基金并不是免费的,正常情况下,一个进出回合的费用有申购费和赎回费,根据基金不同,大约为总额的3%-5%,因此如果还没等到基金升值到一定程度就赎回,实际上是亏本的。对于后端收费模式,虽然购买时不用支付申购费,可以等待赎回时一起支付,但是如果在约定时间(通常两年)前赎回,则赎回费用会比前段收费模式高。另外,基金赎回并非实时到账,一旦出现大规模赎回,基金公司缺乏足够现金支付时,基金公司则必须被迫出售手中股票,以变现支付赎回申请,而股票卖出将导致股价下跌,使基金净值进一步下降,促使更多人进行赎回,进入恶性循环,这对于基金来说是最可怕的场面(封闭式基金在这一点倒是更好一点,这也是开放式基金经理不敢把业绩做太好的原因之一)。

总结,投资永远与风险并存,只赚不赔的买卖是不存在的,事实上前一周已经有个别基金出现了5%的下跌,因此希望各位在基金投资中擦亮双眼,绕开各种陷阱,开开心心赚大钱:)

补充:

对冲基金(即国内的私募基金)

前面第一个误区就提到,市场上的基金实际上并没有为投资者赚钱的激励,而对冲基金则是起源于私人理财,投资者与基金管理者以合伙方式进行资金管理,费用低廉,而基金经理与投资者共同分享收益,因此在这种激励模式下,基金表现一般都优于普通基金,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即是一种对冲基金。遗憾地是,国内对冲基金目前仍然以地下的私募基金形式存在,无法在阳光下交易。同时,由于其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在国外,投资对冲基金的门槛也很高,使其成为富人俱乐部,无法为普通投资者服务。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kumas/article/details/1447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