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技术领导力

一晃六年,《技术领导之路》要再版重印了。回想刚刚开始翻译这本书时,我还忙碌在程序开发的一线,对领导技术团队并没有太多经验;如今,也能差强人意地带领技术团队支撑年销售额数亿的业务。一路走来跌跌撞撞,所幸没有中途倒下。思考其中的原因,除去运气,除去身边同事朋友的支持,翻译《技术领导之路》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很多人都知道,“职场童年”非常重要,一个人最初工作的几年,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得到过什么样的锻炼,很可能决定了他整个职业生涯的走向。同样的道理,“领导力童年”也很重要,一个人对领导力的最初接触和认知,也会深深影响他对于“领导”和“领导力”的观点,甚至领导作风。所以,在我还忙于一线开发的时候,通过翻译《技术领导之路》,“生吞活剥”了一整套关于领导力的学说,基本“塑造”了我关于领导力的认知,深深影响了我作为技术领导的管理风格和价值取向,因此也对很多问题有了自己的判断——前段时间和另一位掌管公司技术的朋友聊天,说起那种“执行力超至上”的领导风格,我们都认为,尽管或许能出结果,但不是好的领导风格。

怎样成为好的技术领导?《技术领导之路》的作者温伯格给出了一系列的答案。以技术人员的身份,我觉得最受用的几点是:通过写日记来加深自我认识,评估自己的能力应该用乘法而不是加法,从哪里寻找改进所需要的时间。

在生活中,我们大多会有一些自己的习惯和坚持,却习焉不察,没有去想过它们是否有道理。然而,如果需要不断改进自己,就必然需要不断观察和审视关于自己的一切,包括习焉不察的坚持。对此,温伯格给出的建议是,每天抽一点时间来写日记,不需要抒情,不需要感慨,忠实记录自己就好。开始我对此也有些怀疑,觉得写日记不过是小朋友过家家。但真正坚持之后才发现收获很大。因为静下心来写日记让我发现,在生活里,自己真正在乎什么,而不在乎什么。有一些东西我很在乎,但成长经历不同的人并不在乎,所以其他人并不是有意冒犯。还有一些东西我不在乎,却是某个人群特别在意的,考虑到其他人的感受,以后还是多加小心为好。

评估自己的能力“用乘法而不是加法”,可能初看起来不太容易理解,但也很好懂。人的能力通常是参差不齐的,有长处就必然有短处。要想成为好的技术人员,技术是不能“一俊遮百丑”的。以1分为满分,如果你的技术有0.8分,表达能力只有0.1分,总分可能不是(0.8+0.1)/2=0.5分,而是0.8*0.1=0.08分。如果给你时间把自己的技能提升0.1分,用来提高技术水平,总分可以到0.09,而用来提高表达能力,则可以达到0.16。哪种选择对个人更有利,其实是一目了然的。不幸的是,大家通常在潜意识里更愿意遮挡自己的短处,更习惯于训练提高自己的长处。程序员更是如此,面对非技术问题,他们往往更希望从技术方面解决。仅仅是因为他们更“喜欢”从这方面入手,而没有考虑这样做是否真的有效率。想要成为优秀的技术人员,一定需要能克服情感的抵触,注重补齐短板。

我在抓虾网(早年一个很流行的在线RSS阅读网站)工作时曾有过深刻的体验。有一次我们的抓取调度出了问题,抓取新浪博客过于频繁,被新浪封锁了服务器的IP。当时大家想出的办法就是找一大堆代理服务器,通过代理来抓取。从技术人员的角度出发,这种思路是自然而然的。我当时觉得还有更好的解法。于是我尝试给新浪打电话说明情况,一下午的时间打了超过二十个电话,终于找到了决定封锁IP的人。我向他说明情况,并说明我们已经修正了程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他验证之后便解除了封锁。有了这段经历,不管是关于纯技术问题还是业务问题,我的思路都开阔了很多,也深刻明白了单纯靠技术是不能“一俊遮百丑”的。

关于改变自己所需要的时间,温伯格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如果你想做某件事情却一直找不到时间,那多半是你其实不想做”。想要改变,尤其是自我改变,通常不会像上级布置的任务那样,有明确的压力和期限,所以改变也停留在“想”而已。网络上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问题:道理我都懂,但就是行动不起来。所以很多人在纠结,希望有什么办法提高行动力。但是在我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步是承认自己其实不想实践这些道理。

如果确认自己想去做这件事情,由苦于找不到时间,温伯格给了三个建议:第一,对已经分配的任务,不要反复纠结;第二,对实现过程中的细节,不要反复纠结;第三,不要让自己的生活被层出不穷的危机所支配。比如对于“缺乏行动力”的问题,如果你真的希望提升行动力,应该首先制定计划,制定好计划之后应该按时推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容忍错误和异常,但不要轻易纠结计划本身。在实现过程中,不要过分纠结细节,比如学英语,捧着一本书刚看了个开头,又觉得要先学语法呢,还是先背单词,还想知道是这本书更好一点,还是那本书更好一点。更重要的是,要想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应当把一切保持在“井然有序”的状态,哪怕平时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维护,这样才不会被各种意外所支配。我曾经见到很多程序员,每天忙于改正线上的各种问题甚至乐在其中,却从来不想想怎么让程序保持在“自主稳定运行”的状态,还一个劲的抱怨“工作辛苦,生活忙碌”。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大力提倡程序员要“横向发展”,要操心程序运行的整套环境,才能真正把自己解放出来。

当然,既然名为《技术领导之路》,温伯格讲得最多的还是“如何成为技术领导”。温伯格反复强调的根本观点是,人不应当被作为机器对待,尤其因为技术工作强调思考和创新,所以技术工作者更不应当被视为机器,而应当被视为种子——蕴含内在力量,会不断发展成熟的种子。所谓领导力,就是创造一个环境,让所有的人都可以发挥出比单干时更大的价值,并不断成长。以此为基础,领导力的培养和发挥,需要注意激励、组织、创新三个方面。

关于领导的激励,已经有很多的论述。不幸,通常的激励似乎是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的,认为简单机械的“奖励/惩罚”就可以对员工起到引导和归束的作用。但这种理论其实是行不通的。赫兹博格的“激励-保健因子”理论指出,员工在不同的阶段所看重的方面是不同的,简单说员工刚开始更看重的是个人生活、工作环境、薪金福利等“基本因子”,满足之后则寻求学习与发展、工作乐趣、成就与肯定等“激励因子”,而简单的“奖励/惩罚”在这些方面并不能奏效。更重要的是,因为技术工作的核心之一便是创新,简单的“奖励/惩罚”并不能催生创新。按照我的经验,激励的作用更多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既符合公司的利益,又兼顾个人的成长,而且还要能落实到真实的工作中来。

https://blog.csdn.net/wave_1102/article/details/73607306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linjiqin/p/9424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