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运营的基础逻辑

行业内对于运营的定义千变万化,基本上各个公司和行业的运营都有着不同的工作内容与KPI指标。对于刚入门的互联网运营,可能每天都要花很多功夫处理内外部的杂事,包括一些功能的开通、一些客户的审核、一些需求的对接等,散乱而不成体系。其实也主要是因为一方面运营涵盖的内容太多,另一方面行业内没有统一的运营教材和模板,这比产品的培养思路要复杂的多。产品可能需要关注的无非是用户体验、功能实现等,而运营要考虑产品如何投放、如果吸引首批用户、如何培养优质用户、如果转化等等问题,讲小了贯穿产品生老病死,讲大了决定公司生死存亡。当然,行业的精细化操作可能会把运营的工作细分,比如内容运营、用户运营、产品运营、营销运营等等。但是各种运营的思路是一致的,也是基础的逻辑。下面给大家分享下我的思路。

首先,大的框架流程是拉新、促活、流程。

拉新涉及到产品分析、用户定位、渠道分析等,你要知道你做的是什么产品,满足哪些人的需求,这些人喜欢在哪些渠道,你可以在哪些渠道获取你的用户,这些人最喜欢哪些东西。知道了这些,才能更好、更有效的投放广告、资源吸引用户。这里面涉及到的一个常识是用户的价格。一般引流,一个UV在1.2-2元之间都是正常的,有的质量好点,贵些也正常,但是一定要对流量引入进行反作弊和反查,现在行业内普遍掺水严重,一定要小心。考虑到注册的话,各行各业的新用户,其获取成本也是不一致的,比如互金的获取成本高达50元,直播的获客成本也比较高。要不你以为王思聪的钱是白撒的,他真的是撒币么。各个公司在做广告投放的时候,做好先期的分析,有助于事半功倍,否则很容易钱投了,拉不来用户,或者拉来的用户质量太差。

促活就是各种手段刺激用户活跃,最终的目的就比较复杂了,可能是为了让整个产品的活跃,也可能是为了最后的商业化转化。比如一个典型的电商平台,他们就会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和定期发放各种促销券啥的到你账户,最终的目的是刺激购买行为。这就是最典型的一种促活行为。一些内容门户,如天涯、虎扑等,经常做一些抽奖啊试用类的活动,这个的目的是刺激内容生产,产生内容传播。因此,同样的逻辑,在做促活之前,你要先搞清楚的是,你要促进的是哪些用户,你想让这些用户干嘛,这些用户能干嘛,你打算花多少资源,又打算达到什么效果。

留存就是让用户持续用你的产品。其实这也是针对整体产品或平台粘性的一种度量,是衡量产品好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什么叫好产品?我认为,当用户必须用这个场景的产品的时候,能第一时间想到你的产品,肯定是宣传过硬、质量过硬的产品。但是用户不是一直有需求,那只要用户有需求的时候想到了你的产品,我觉得你就成功一半了。因为用户的需求不一样,所以道理上讲,各个产品的留存效果其实也不能苛求一样。你不能要求kindle阅读和微信一个使用频率和留存率。但是,各个行业是有个基本的中位数的,而且有些行业的中位数范围比较宽泛,比如游戏,那么这个时候,想办法让用户留下来就非常重要。比如,用户签到体系就是个非常标准的留存工具体系。

以上是大的方向,小的逻辑上,以电商平台为例,流程无非是:引入-注册(-认证)-加入购物车-提交订单-支付-收货-使用-售后。每个环节都会有用户流失,每个环节都会影响用户体验,影响用户转化。因此,运营很大一部分的工作是保障整个流程流畅、稳定、正确的实施。这也是为啥大家觉得干了不少杂活的原因。你得保证流程走下去啊。

以上为一孔之见,贻笑大方,大家看看即可,无需较真。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idang_nju/article/details/79124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