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索引原理概述】

Mysql索引

在介绍mysql索引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索引。

索引(index)是帮助MySQL高效获取数据数据结构(有序)。在数据之外,数据库系统还维护着满足特定查找算法的数据结构,这些数据结构以某种方式引用(指向)数据, 这样就可以在这些数据结构上实现高级查找算法,这种数据结构就是索引。

打个比方,假设我们要执行的语句是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age = 45;

在无索引情况下,就需要从第一行开始扫描,一直扫描到最后一行,也就是全表扫描,性能很低。

如果我们针对于这张表建立了索引,假设索引结构就是二叉树,那么也就意味着,会对age这个字段建立一个二叉树的索引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我们在进行查询时,只需要扫描三次就可以找到数据了,极大的提高的查询的效率。

备注: 这里只是假设索引的结构是二叉树,介绍一下索引的大概原理,只是一个示意图,并不是索引的真实结构,索引的真实结构,请见下文。

①索引的优缺点:

· 优点
提高了数据检索的效率,降低了数据库的I/O成本;
通过索引对数据进行排序,降低数据排序的成本,降低CPU的消耗。
·缺点
索引列也只要占用空间的;
索引虽然大大提高了查询效率,同时却也降低了更新表的速度,如对表进行update\insert、delete时,效率会降低(由于增删改的时候,要去维护索引的数据结构,所以使数据更新的效率大大降低。)

②索引结构

MySQL的索引是在存储引擎层实现的,不同的存储引擎有不同的索引结构,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B+Tree索引:最常见的索引类型,大部分引擎都支持B+树索引。
2)Hash索引:底层数据结构是用哈希表实现的,只有精确匹配索引列的查询才有效,不支持范围查询。
3)R-Tree(空间索引):空间索引是MyISAM引擎的一个特殊索引类型,主要用于地理空间数据类型,通常使用较少。
4)Full-text(全文索引):是一种通过建立倒排索引,快速匹配文档的方式,类似于Lucene,Solr,ES。

这四个是MySQL中所支持的所有的索引结构,不同的存储引擎对于索引结构的支持情况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 通常情况下,索引如果没有特别指明,都是指B+树结构组织的索引。
假如说MySQL的索引结构采用二叉树的数据结构,比较理想的结构如下(下图中最左边的情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如果主键是顺序插入的,则会形成一个单向链表(上图中间的树),查询性能大大降低。在数据量很大的情况下,由于一个节点下面只能存储两个字、节点,所以导致层级较深,检索速度就慢,上图中第三棵树(红黑树:自平衡的二叉树)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所以,在MySQL的索引结构中,并没有选择二叉树或者红黑树,而选择的是B+Tree。

☆B-Tree介绍(前置知识)

树的度数:一个节点的子节点个数。
B-Tree,B树是一种多叉路衡查找树,相对于二叉树,B树每个节点可以有多个分支,即多叉。以一颗最大度数(max-degree)为5(5阶)的b-tree为例,那这个B树每个节点最多存储4个key,5个指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比20小的走第一个指针,20到30之间的走第二个指针,30到62之间的走第三个指针,62到89之间的走第四个指针,大于89的走第五个指针。指针的个数比key的个数多一个。
在这里可以通过一个数据结构可视化的网站,自己输入数据来简单演示一下树的生成过程:https://www.cs.usfca.edu/~galles/visualization/BTree.html

插入一组数据: 23 234 345 899 1200 1234 1500 1000 123 245 12 1567 1800 1980 2000 1888 2456 。然后观察一些数据插入过程中,节点的变化情况如下:
当插入23 234 345 899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再插入1200后,因为是5阶的树,一个结点最多存储4个Key,不可以存储5个key了。当插入1200之后,345就变成了中间的数,这时候,345向上分裂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插入1234后,因为1234比345大,所以放在345右侧1200的后面,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插入1500后,因为1500比1234大,放在1234的右边,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插入1000后,由于1000比345大,但是345的右边子节点已经有四个key了,此时如果插入进去,1200就会成为这个子节点的中间元素,此时,中间元素1200向上分裂,由于899和1000比1200小,比345大,所以根结点下面有三个叶子结点,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再插入123和245,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再插入12后,123就变成了中间元素,向上分裂,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再插入1567和1800,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再插入1980,此时1567变为中间元素,向上分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再插入2000和1888,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再插入2456,此时1980变为中间元素,向上分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但是向上分裂之后,上面节点就变味5个元素了,违背5阶,此时1200成为中间元素,继续向上分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么以上就是B-tree的演变过程。

B-Tree的特点:
· 5阶的B树,每一个节点最多存储4个key,对应5个指针。
· 一旦节点存储的key数量到达5,就会裂变,中间元素向上分裂。
· 在B树中,非叶子节点和叶子节点都会存放数据。

☆B+Tree索引

上述我们所看到的结构是标准的B+Tree的数据结构,MySQL索引数据结构对经典的B+Tree进行了优化。在原B+Tree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指向相邻叶子节点的链表指针,就形成了带有顺序指针的B+Tree,提高区间访问的性能,利于排序。
B+Tree是B-Tree的变种,我们以一颗最大度数(max-degree)为4(4阶)的b+tree为例,其结构示意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绿色框框起来的部分,是索引部分,仅仅起到索引数据的作用,不存储数据。
· 红色框框起来的部分,是数据存储部分,在其叶子节点中要存储具体的数据。

相对于B-tree的区别:在B+tree节点中,所有的数据都会出现在叶子结点,叶子结点会形成一个单向链表,非叶子节点只是起到索引数据的作用。

也可以通过一个数据结构可视化的网站来简单演示一下:https://www.cs.usfca.edu/~galles/visualization/BPlusTree.html

还是以5阶的为例,依次插入数据1000、234、567、232、890、1234、2345,观察节点的变化情况:
插入数据1000、234、567、232之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插入890,按照上面说的B-Tree的特点,应该是中间元素567向上分裂,但是在这里有一些不同,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可以看到,567在向上分裂的同时,叶子结点中仍然有567,而且叶子结点形成了一个单向链表。

再插入数据1234,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插入数据2345后,中间元素1000向上分裂,同时也会出现在叶子节点中,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上就是B+Tree的演变过程,叶子结点会形成一个单向链表,非叶子节点只是起到一个索引数据的作用。

☆Hash索引

MySQL中除了支持B+Tree索引,还支持Hash索引。
哈希索引就是采用一定的hash算法,将键值换算成新的hash值,映射到对应的槽位上,然后存储在hash表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橙色部分是一行的哈希值。
如果两个(或多个)键值,映射到一个相同的槽位上,他们就产生了hash冲突(也称为hash碰撞),可以通过链表来解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特点:

· Hash索引只能用于对等比较(=,in),不支持范围查询(between,>,< ,…);
· 无法利用索引完成排序操作;
· 查询效率高,通常(不存在hash冲突的情况)只需要一次检索就可以了,效率通常要高于B+tree索引。

在MySQL中,支持hash索引的是Memory存储引擎。 而InnoDB中具有自适应hash功能(指的是MYSQL会根据我们的查询条件在指定的条件下会自动的将B+Tree索引构建为hash索引),hash索引是InnoDB存储引擎根据B+Tree索引在指定条件下自动构建的。

为什么InnoDB存储引擎选择使用B+tree索引结构?
A. 相对于二叉树,层级更少,搜索效率高;
B. 对于B-tree,无论是叶子节点还是非叶子节点,都会保存数据,这样导致一页中存储的键值减少,指针跟着减少,要同样保存大量数据,只能增加树的高度,导致性能降低;
C. 相对Hash索引,B+tree支持范围匹配及排序操作;

③索引分类

在MySQL数据库,将索引的具体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主键索引、唯一索引、常规索引、全文索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④聚集索引&二级索引

而在InnoDB存储引擎中,根据索引的存储形式,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聚集索引二级索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聚集索引选取规则:
· 如果存在主键,主键索引就是聚集索引;
· 如果不存在主键,将使用第一个唯一(UNIQUE)索引作为聚集索引。
· 如果表没有主键,或没有合适的唯一索引,则InnoDB会自动生成一个rowid作为隐藏的聚集索引。

聚集索引和二级索引的具体结构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聚集索引(B+Tree结构)的叶子结点上挂的是这一行的数据,二级索引的叶子结点上挂的是该字段对应的主键值

当我们执行如下的SQL语句时,具体的查找过程是这样的:
假设要执行语句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ame='Arm';
为name字段建立的是一个二级索引,从Lee开始索引: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4f6B9Jgj-1679636490586)(C:\Users\20376\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30315133226682.png)]
因为Arm的A是在L之前,所以指针继续向下定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A依然在G之前,继续向下定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找到了Arm,并拿到其记录对应的ID值,继续到聚集索引中去寻找这一行的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由于是根据name字段进行查询,所以先根据name='Arm’到name字段的二级索引中进行匹配查找。但是在二级索引中只能查找到 Arm 对应的主键值 10。
(2) 由于查询返回的数据是*,所以此时,还需要根据主键值10,到聚集索引中查找10对应的记录,最终找到10对应的行row。
(3) 最终拿到这一行的数据,直接返回即可。

回表查询: 这种先到二级索引中查找数据,找到主键值,然后再到聚集索引中根据主键值,获取数据的方式,就称之为回表查询。

语句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 = 10 ;的执行效率要高于语句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ame = 'Arm' ;因为前者直接走聚集索引,直接返回数据。 而后者需要先查询name字段的二级索引,然后再查询聚集索引,也就是需要进行回表查询。

那么InnoDB主键索引的B+tree高度为多高呢?
假设:一行数据大小为1k,一页中可以存储16行这样的数据。InnoDB的指针占用6个字节的空间,主键即使为bigint,占用字节数为8。
设n为当前根节点存放的key的数量。
若高度为2:
n * 8 + (n + 1) * 6 = 16* 1024 , 算出n约为 1170,则有1171个指针
1171* 16(一个指针指向的节点有16行数据) = 18736
也就是说,如果树的高度为2,则可以存储 18000 多条记录。

若高度为3:
1171 * 1171 * 16 = 21939856(根结点下面有1171个子节点,而每个子节点下面又有1171个子节点)
也就是说,如果树的高度为3,则可以存储 2200w 左右的记录。

⑤索引语法

1)创建索引
CREATE [ UNIQUE | FULLTEXT ] INDEX index_name ON table_name (index_col_name,... ) ;
(一个索引是可以关联多个字段的,如果一个索引只关联一个字段,称之为单列索引。如果一个索引关联多个字段,称之为联合索引或组合索引)

2)查看索引
SHOW INDEX FROM table_name ;

3)删除索引
DROP INDEX index_name ON table_name ;

示例:在test2数据库中建立如下索引(这里面是我创建的数据库test2,读者们也可以自己创建一个数据库实践一下):
A. name字段为姓名字段,该字段的值可能会重复,为该字段创建索引。
CREATE INDEX idx_user_name ON tb_user(name);

B. phone手机号字段的值,是非空,且唯一的,为该字段创建唯一索引。
CREATE UNIQUE INDEX idx_user_phone ON tb_user(phone);

C. 为profession、age、status创建联合索引。
CREATE INDEX idx_user_pro_age_sta ON tb_user(profession,age,status);

D. 为email建立合适的索引来提升查询效率。
CREATE INDEX idx_email ON tb_user(email);

完成上述的需求之后,可以查看tb_user表的所有的索引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⑥SQL性能分析

对于SQL优化来说,主要优化的是查询语句。而在优化查询语句的时候,索引的优化占主导地位。

☆SQL执行频率

MySQL 客户端连接成功后,通过 show [session|global] status 命令可以提供服务器状态信息。通过如下指令,可以查看当前数据库的INSERT、UPDATE、DELETE、SELECT的访问频次:

-- session 是查看当前会话 ;
-- global 是查询全局数据 ;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Com_______';

查看访问频次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上述指令,我们可以查看到当前数据库到底是以查询为主,还是以增删改为主,从而为数据库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如果是以增删改为主,我们可以考虑不对其进行索引的优化。 如果是以查询为主,那么就要考虑对数据库的索引进行优化了。

假如说是以查询为主,该如何定位针对于那些查询语句进行优化呢? 此时可以借助于慢查询日志

☆慢查询日志

慢查询日志记录了所有执行时间超过指定参数(long_query_time,单位:秒,默认10秒)的所有SQL语句的日志。
MySQL的慢查询日志默认没有开启,我们可以查看一下系统变量 slow_query_log。

在慢查询日志中,只会记录执行时间超多我们预设时间(2s)的SQL,执行较快的SQL是不会记录的。通过慢查询日志,就可以定位出执行效率比较低的SQL,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优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rofile详情

如果说超过2s就是慢查询,那么对于1.95s的SQL查询语句,相对来说也是效率较低的,但是此时慢查询解决不了SQL优化的问题,就需要profile。

show profiles 能够在做SQL优化时帮助我们了解时间都耗费到哪里去了。通过have_profiling参数,能够看到当前MySQL是否支持profile操作:
执行语句SELECT @@have_profiling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语句SELECT @@profiling ;来查看profile开关是否开启,如果为0,执行语句SET profiling = 1;开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开关已经打开了,接下来,我们所执行的SQL语句,都会被MySQL记录,并记录执行时间消耗到哪儿去了。 我们直接执行如下的SQL语句:

select * from tb_user;
select * from tb_user where id = 1;
select * from tb_user where name = '白起';
select count(*) from tb_sku;

执行一系列的业务SQL的操作,然后通过如下指令查看指令的执行耗时:

-- 查看每一条SQL的耗时基本情况
show profiles;

-- 查看指定query_id的SQL语句各个阶段的耗时情况
show profile for query query_id;

-- 查看指定query_id的SQL语句CPU的使用情况
show profile cpu for query query_id;

在执行show Profiles;语句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每一条语句的执行状态和花费的时间。

☆explain

EXPLAIN 或者 DESC命令获取 MySQL 如何执行 SELECT 语句的信息,包括在 SELECT 语句执行过程中表如何连接和连接的顺序。(执行过程当中到底是否真正用到了索引)

在语句前加上explain 或者desc就可以看到语句的执行情况:
执行语句explain select * from tb_user where id = 1;后,可以看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paartitions是分区,type是连接类型,possible_keys是可能用到的索引,keys是实际用到的索引,key_lens是索引的长度,rows是扫描的记录数,extra是额外的信息。

在多表查询中:
情况一:在test2数据库中,执行语句select s.*,c.* from student s,course c,student_course sc where s.id=sc.studentid and c.id=sc.courseid;来查询学生选课信息。

然后执行explain select s.*,c.* from student s,course c,student_course sc where s.id=sc.studentid and c.id=sc.courseid;观察这条语句的执行计划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表的执行顺序是s表,sc表,c表。

情况二:查询选修了Mysql课程的学生;(子查询)
若不用子查询,查询语句如下:

select id from course c where c.name='MySQL';
select studentid from student_course where courseid=3;
select * from student s where s.id in (1,2);

执行语句select * from student s where s.id in (select studentid from student_course where courseid=(select id from course c where c.name='MySQL'));

在前面加上explain,可以看到这条语句的执行计划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explain的查询结果中,id值不同的情况下,id越大,执行的优先级就越高。如果id值相同,执行顺序为从上到下,其中subquery表示子查询。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CNfcgmi4-1679636490595)(C:\Users\20376\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30316101202443.png)]
select_type表示查询的类型,type代表的是访问的类型,在优化SQL语句时,尽量往前面进行优化。NULL的性能是最好的,但对于业务系统中的SQL来说,一般不太可能用到NULL,因为当查询的时候不访问任何表,才会出现NULL,当我们通过主键或者唯一索引时就会出现const,如果使用非唯一索引,就会出现ref,index代表用了索引,但是也会对索引进行扫描遍历整个索引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⑦索引使用

执行语句select * from tb_sku where id = 1; 后可以看到,即使sku表中有上万条数据,但通过主键索引速度还是很快的,因为id是有聚集索引的。

执行语句SELECT * FROM tb_sku WHERE sn = '100000003145001'; ,我们可以看到根据sn字段进行查询,查询返回了一条数据,结果耗时 3s,就是因为sn没有索引,要进行全表扫描,而造成查询效率很低。

那么我们可以针对于sn字段,建立一个索引,create index idx_sku_sn on tb_sku(sn) ; 建立了索引之后,我们再次根据sn进行查询,再来看一下查询耗时情况。

然后再次执行相同的SQL语句,再次查看SQL的耗时,耗时0.0012s,明显会看到,sn字段建立了索引之后,查询性能大大提升。建立索引前后,查询耗时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最左前缀法则

如果索引了多列(联合索引),要遵守最左前缀法则。**最左前缀法则指的是查询从索引的最左列开始,并且不跳过索引中的列。**如果跳跃某一列,索引将会部分失效(后面的字段索引失效)。

执行语句show index from tb_user;查看tb_user表的索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idx_user_pro_age_sta是一个联合索引,这个联合索引涉及到三个字段,顺序分别为:profession,age,status。对于最左前缀法则指的是,查询时,最左边的列,也就是profession必须存在,否则索引全部失效。而且中间不能跳过某一列,否则该列后面的字段索引将失效。

执行语句explain select * from tb_user where profession = '软件工程' and age = 31 and status= '0';查看具体的执行计划: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这时候的联合索引长度是42,再执行语句explain select * from tb_user where profession = '软件工程' and age = 31; 查看去掉一列之后的执行计划: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再执行语句explain select * from tb_user where profession = '软件工程'; ,查看执行计划: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经过这三组测试数据,我们发现只要联合索引最左边的字段 profession存在,索引就会生效,只不过索引的长度不同。 而且由以上三组测试,我们也可以推测出profession字段索引长度为36、age字段索引长度为2(38-36=2)、status字段索引长度为4(42-38=4)。

执行语句`explain select * from tb_user where age = 31 and status = ‘0’;和explain select * from tb_user where status = '0';可以看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索引并未生效,原因是因为不满足最左前缀法则,联合索引最左边的列profession不存在。

执行语句explain select * from tb_user where profession = '软件工程' and status = '0';可以看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述的SQL查询时,存在profession字段,最左边的列是存在的,索引满足最左前缀法则的基本条件。但是查询时,跳过了age这个列,所以后面的列索引是不会使用的,也就是索引部分生效,所以索引的长度就是36。

注:执行SQL语句explain select * from tb_user where age = 31 and status = '0' and profession = '软件工程'; 时是完全满足最左前缀法则的,索引长度42,联合索引是生效的。所以最左前缀法则中指的最左边的列,是指在查询时,联合索引的最左边的字段(即是第一个字段)必须存在,与我们编写SQL时,条件编写的先后顺序无关。

☆范围查询

联合索引中,若出现范围查询(>,<),范围查询右侧的列索引失效。

例如,执行语句explain select * from tb_user where profession = '软件工程' and age > 30 and status= '0';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当范围查询使用> 或 < 时,走联合索引了,但是索引的长度为38,就说明范围查询右边的status字段是没有走索引的。

执行语句explain select * from tb_user where profession = '软件工程' and age >= 30 and status = '0';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范围查询使用>= 或 <= 时,走联合索引了,但是索引的长度为42,就说明所有的字段都是走索引的。

所以,在业务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使用类似于 >= 或 <= 这类的范围查询,而避免使用 > 或 <。

☆索引失效情况

(1).索引列运算
**不要在索引列上进行运算操作, 索引将失效。**例如:

①当根据phone字段进行等值匹配查询时, 索引生效:
执行语句explain select * from tb_user where phone = '17799990015'; 查看执行计划: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索引是生效的。

②当根据phone字段进行函数运算操作之后,索引失效。
执行语句explain select * from tb_user where substring(phone,10,2) = '15';查看执行计划: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key为0,索引失效。

(2)字符串不加引号
字符串类型字段使用时,不加引号,索引将失效。**例如:

执行语句explain select * from tb_user where profession = '软件工程' and age = 31 and status= 0;查看执行计划: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索引长度为38,只走了profession这一个字段的索引,后两个字段的索引失效,但是查询结果是对的。
如果字符串不加单引号,对于查询结果,没什么影响,但是数据库存在隐式类型转换,索引将失效。

(3)模糊查询

如果仅仅是尾部模糊匹配,索引不会失效。如果是头部模糊匹配,索引失效。

由于下面查询语句中,都是根据profession字段查询,符合最左前缀法则,联合索引是可以生效的,我们主要看一下,模糊查询时,%加在关键字之前,和加在关键字之后的影响:

explain select * from tb_user where profession like '软件%';
explain select * from tb_user where profession like '%工程';
explain select * from tb_user where profession like '%工%';

执行后两句的结果key都为NULL。在like模糊查询中,在关键字后面加%,索引可以生效。而如果在关键字前面加了%,索引将会失效。

(4)or连接条件

用or分割开的条件, 如果or前的条件中的列有索引,而后面的列中没有索引,那么涉及的索引都不会被用到。

执行语句:

explain select * from tb_user where id = 10 or age = 23;
explain select * from tb_user where phone = '17799990017' or age = 23;

执行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于age没有索引,所以即使id、phone有索引,索引也会失效。所以需要针对于age也要建立索引。

此时,可以对age字段建立索引:执行语句create index idx_user_age on tb_user(age);
查看执行后的变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终可以发现,当or连接的条件左右两侧字段都有索引时,索引才会生效。

(5)数据分布影响

如果MySQL评估使用索引比全表更慢,则不使用索引。

例如:执行语句explain select * from tb_user where phone >= '17799990005';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执行语句explain select * from tb_user where phone >= '17799990015';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发现,相同的SQL语句,只是传入的字段值不同,最终的执行计划也完全不一样,这是为因为MySQL在查询时,会评估使用索引的效率与走全表扫描的效率,如果走全表扫描更快,则放弃索引,走全表扫描。 因为索引是用来索引少量数据的,如果通过索引查询返回大批量的数据,则还不如走全表扫描来的快,此时索引就会失效。

执行下面两条语句:

explain select * from tb_user where profession is null;
explain select * from tb_user where profession is not null;

第一条语句执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二条语句执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profession字段值全部更新为null:
执行语句update tb_user set profession=null;后哉执行上述两条语句,观察执行计划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模一样的SQL语句,先后执行了两次,结果查询计划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是和数据库的数据分布有关系。查询时MySQL会评估,走索引快,还是全表扫描快,如果全表扫描更快,则放弃索引走全表扫描。 因此,is null 、is not null是否走索引,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不是固定的。

☆SQL提示

在我本地数据库test2的tb_user表中,查看索引情况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把上述的 idx_user_age, idx_email 这两个之前测试使用过的索引直接删除。

drop index idx_user_age on tb_user;
drop index idx_email on tb_user;

执行语句explain select * from tb_user where profession = '软件工程';查询到走了联合索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创建profession的单列索引:create index idx_user_pro on tb_user(profession);再执行上述语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看到,possible_keys中 idx_user_pro_age_sta,idx_user_pro 这两个索引都可能用到,最终MySQL选择了idx_user_pro_age_sta索引。这是MySQL自动选择的结果。那么,我们能不能在查询的时候,自己来指定使用哪个索引呢? 答案是肯定的,此时就可以借助于MySQL的SQL提示来完成。

SQL提示,是优化数据库的一个重要手段,简单来说,就是在SQL语句中加入一些人为的提示来达到优化操作的目的
1). use index : 建议MySQL使用哪一个索引完成此次查询(仅仅是建议,mysql内部还会再次进行评估)。
explain select * from tb_user use index(idx_user_pro) where profession = '软件工程';

2). ignore index : 忽略指定的索引。
explain select * from tb_user ignore index(idx_user_pro) where profession = '软件工程';

3). force index : 强制使用索引。
explain select * from tb_user force index(idx_user_pro) where profession = '软件工程';

☆覆盖索引

覆盖索引是指 查询使用了索引,并且需要返回的列,在该索引中已经全部能够找到 。减少select *:

explain select id, profession from tb_user where profession = '软件工程' and age =31 and status = '0' ;
explain select id, profession from tb_user where profession = '软件工程' and age =31 and status = '0' ;
explain select id,profession,age, status from tb_user where profession = '软件工程'and age = 31 and status = '0' ;

上面三条指令的执行结果都是一样的,除了extra中的内容。

extra中的内容出现using where或using index表示查询性能高,出现了using index condition/null性能会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为,在tb_user表中有一个联合索引 idx_user_pro_age_sta,该索引关联了三个字段profession、age、status,而这个索引也是一个二级索引,所以叶子节点下面挂的是这一行的主键id。 所以当我们查询返回的数据在 id、profession、age、status 之中,则直接走二级索引直接返回数据了。 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就需要拿到主键id,再去扫描聚集索引,再获取额外的数据了,这个过程就是回表。 而我们如果一直使用select * 查询返回所有字段值,很容易就会造成回表查询(除非是根据主键查询,此时只会扫描聚集索引)。

示例:一张表, 有四个字段(id, username, password, status), 由于数据量大, 需要对以下SQL语句进行优化:
select id,username,password from tb_user where username ='itcast';
针对于 username, password建立联合索引, sql为: create index idx_user_name_pass on tb_user(username,password);
这样可以避免上述的SQL语句在查询的过程中出现回表查询,是最优的解决方案,

☆前缀索引

当字段类型为字符串(varchar,text,longtext等)时,有时候需要索引很长的字符串,这会让索引变得很大,查询时,浪费大量的磁盘IO, 影响查询效率。**此时可以只将字符串的一部分前缀,建立索引,**这样可以大大节约索引空间,从而提高索引效率。

(1)语法
create index idx_xxxx on table_name(column(n)) ;

(2)前缀长度
可以根据索引的选择性来决定,而选择性是指不重复的索引值(基数)和数据表的记录总数的比值,(比值越大)索引选择性越高则查询效率越高, 唯一索引的选择性是1,这是最好的索引选择性,性能也是最好的。

执行语句select count(distinct email) from tb_user ;查询tb_user中email值不重复的记录个数;
执行语句select count(distinct email) / count(*) from tb_user ;查询email这个字段的选择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择性为1的性能是最好的,也是最高的。

执行语句select count(distinct substring(email,1,10)) / count(*) from tb_user ;后发现选择性依然是1,若截取前9个,就不是1 了。最后发现,截取前5个的结果和截取前9个是一样的,这时候为了存储空间考虑,就选择截取前五个了。

于是为tb_user表的email字段,建立长度为5的前缀索引:
create index idx_email_5 on tb_user(email(5));
接下来执行语句explain select * from tb_user where email='[email protected]'; 查看执行计划。

☆单列索引和联合索引

单列索引:即一个索引只包含单个列。
联合索引:即一个索引包含了多个列。

执行语句explain select id,phone,name from tb_user where phone='17799990010' and name='韩信';查看其执行计划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上述执行计划我们可以看出来,在and连接的两个字段 phone、name上都是有单列索引的,但是最终mysql只会选择一个索引,也就是说,只能走一个字段的索引,此时是会回表查询的。

紧接着,再来创建一个phone和name字段的联合索引来查询一下执行计划:

create unique index idx_user_phone_name on tb_user(phone,nam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就走了联合索引,而在联合索引中包含 phone、name的信息,在叶子节点下挂的是对应的主键id,所以查询是无需回表查询的。
在业务场景中,如果存在多个查询条件,考虑针对于查询字段建立索引时,建议建立联合索引,而非单列索引。

☆索引设计原则

1). 针对于数据量较大(超过100多w),且查询比较频繁的表建立索引。
2). 针对于常作为查询条件(where)、排序(order by)、分组(group by)操作的字段建立索引。
3). 尽量选择区分度高的列作为索引,尽量建立唯一索引,区分度越高,使用索引的效率越高。
4). 如果是字符串类型的字段,字段的长度较长,可以针对于字段的特点,建立前缀索引。
5). 尽量使用联合索引,减少单列索引,查询时,联合索引很多时候可以覆盖索引,节省存储空间,避免回表,提高查询效率。
6). 要控制索引的数量,索引并不是多多益善,索引越多,维护索引结构的代价也就越大,会影响增删改的效率。
7). 如果索引列不能存储NULL值,请在创建表时使用NOT NULL约束它。当优化器知道每列是否包含NULL值时,它可以更好地确定哪个索引最有效地用于查询。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45764888/article/details/12974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