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无人驾驶,还有多远

引言:2021年1月,百度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平台型公司,宣布正式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

  # 百度 “车内无人”路测  

前段时间,百度CEO李彦宏在SNS上发布了一条动态,“终于可以不用安全员了,责任重大...”。 如果大家试乘过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对于这里提到的安全员,应该不会陌生。

一路随行的出租车司机,就是这个身份,大部分时候他们不用操控车辆,只需危险时刻及时接管,为后座的乘客保驾护航。

而去掉安全员,把驾驶全部交给机器,则是无人驾驶技术成熟的关键一步,也是检验自动驾驶玩家实力的重要指标。

所以,在正式投入运营之前,能否拿到全无人驾驶路测许可,往往成为对玩家们的严峻考验。 

从现实来看,国内还没有统一的相关法律法规,关于路测牌照的发放,各地政策并不互通,玩家们需要分别获得各地政府的授权。

并且,已经获得许可的大部分玩家,还处于必须“车内有人”的测试阶段,真正的无人驾驶等待被验证。 可见,不管是技术还是政策上,“车内无人”路测都相当具有难度。

而作为国内自动驾驶领头羊的百度,近日宣布Apollo率先获得了北京5张无人化路测通知书,意味着离商业落地又更近了一步,连李彦宏也没按捺住自己的激动。

  AutoX的无人车队 

但说来也巧,几乎同时,另一家自动驾驶公司AutoX,派出了一支由25台全无人驾驶车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行驶在深圳的公开道路上。 比起家喻户晓的百度,这家初创公司年纪尚小,实力却不可小觑。

AutoX,是美国加州全无人驾驶载人牌照的第二个获得者,而该牌照被公认为全球技术难度最大、权威性最高,至今仅有4家公司持有,AutoX是唯一一家中国公司。

至于其他3家,比如Alphabet旗下的Waymo于2018年获得第一张,亚马逊旗下的Zoox以及通用旗下的Cruise,今年也先后获得该牌照。 

据最新报道,Cruise已经开始了全无人驾驶路测,与其他公司不同的是,Cruise的车辆可以行驶至旧金山任何街道,道路情况复杂了几十倍。 

而带着国外经验回到国内的AutoX,经过几年的试验和打磨,已积累了丰富的路测数据,从这次全无人驾驶车队上路的安排,就能看出AutoX对自家技术和安全方面的足够自信。 

AutoX认为,想要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稳定可靠的AI驾驶能力是必须的,而不是依赖具有一定风险的远程遥控。

针对这一研发方向,AutoX倾力打造的AutoX XCU,已经可以为无人驾驶AI提供强大的计算平台了。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百度重点推广的5G云代驾,就运用了被AutoX质疑的远程遥控技术,而前段时间,百度的Robotaxi被吐槽只能定点上下车时,AutoX已支持任意点停车了。

从这似乎可以感受到自动驾驶领域竞争对手之间的暗暗较量。

  Robotaxi赛道火热 

不止这两家公司,2020年,成为行业热点的Robotaxi赛道,众多玩家相继开始了路测和试运营。

北京、广州、长沙、上海......多地市民都参与到这项新服务的体验中,甚至把它当作网红打卡项目。 

文远知行,作为国内首家推出Robotaxi全对外开放服务的自动驾驶公司,早在2019年11月底,已在广州上线运营,首批投放车辆达40台,覆盖了黄浦区、开发区中心等区域。 

据文远知行最新披露,过去一年里,Robotaxi完成出行总次数近15万,服务乘客总数量超过6万,这也是国内首份Robotaxi乘客调研的相关报告。

这份报告显示,乘坐文远知行Robotaxi的用户,以中青年群体为主,近三成是每周使用的忠实用户,目的主要是日常通勤和新奇体验。

整体上来看,用户的满意度较高,但在出行覆盖范围、等待时间、上下车点便利性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全球处于L2阶段 

确实,出租车服务作为自动驾驶可切实落地的商业场景,被大家广泛看好。

除此之外,物流运输、配送服务、城市作业等,也因可预期的盈利前景,吸引了一大批玩家先后入局,包括整车厂商,以及兴起的互联网企业。 

依据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制定的分级标准,也是目前全球主流的通用规则,按照对汽车操控的接管程度、驾驶范围,自动驾驶可分为6个级别,L0是完全人类驾驶,L5是完全自动驾驶。

当前,全球整体处于L2阶段,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作为自动驾驶的基础,得到了快速发展。

ADAS目前已具备了自适应导航、碰撞预警、紧急制动等辅助功能,但由于成本较高,该系统的装配在国内还不多见。 而这些整车厂商和互联网企业,在切入自动驾驶研发时,选择的阶段各不相同。

前者更倾向按部就班,从低级别一步步向高级别迈进,保证技术落地的安全性,而后者则倾向跳过低级别,从L3甚至L4开展研究,发挥自身技术的研发优势。 

  资本降温 

众所周知,新技术十分烧钱,自动驾驶也是如此,不管是用来感知环境的传感器、模拟大脑决策的计算中心,还是执行命令的控制器,软硬件层面皆需投入巨大的成本。

过去十年,自动驾驶深受资本市场的青睐,投资金额不断被刷新,Waymo的估值甚至一度超过1000亿美金。 

但随着近年商业化的放缓,以及L3\L4级别落地时间表的延后,资本对自动驾驶的态度,变得越发谨慎和理性。

比如Waymo的最新市场估值,已经缩水至300亿美元,而最近Uber为了回血售卖自动驾驶业务的举动,也说明了这点。 

作为时代的趋势,自动驾驶一直被寄予厚望,大家都期待着它来提高驾驶安全性和降低驾驶人力成本。

但现实前提是,其技术的高成熟度、生产的大规模化,显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未来、我们 

这一路上,技术的演进和完善,都离不开与人类的磨合,伤害和代价不可避免。

过去,有些伤害已经发生,比如,近两年自动驾驶造成的伤亡事故,一上头条,马上就能引起社会的巨大讨论。

自动驾驶到底安不安全?值不值得完全信赖?事故出现时应该追究哪方的责任? 

而在未来,有些代价也让人不安,比如,困扰人类社会几千年的伦理两难问题。

发生在自动驾驶时,机器会如何抉择?是选择救左侧的5人,还是救右侧的1人? 

总之,自动驾驶带来社会效益也好,社会危机也罢,普通人的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真切地去理解和接纳它,其实更为实在。

不过度吹捧,也不无情打击,也许,可以从购入一台L2新车开始。

-End-

原创 | “恒源云”品牌旗下一站式AI知识平台【AI酱油君】,未经许可禁止转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53977063/article/details/112986636